周麗娜
(銀川能源學院 寧夏 銀川 750105)
鋼琴曲《彩云追月》的演奏技巧分析
周麗娜
(銀川能源學院 寧夏 銀川 750105)
本文主要對鋼琴曲《彩云追月》的音樂概況進行分析,并結合音樂創作背景和音樂藝術表達內涵,對其演奏技巧進行分析,深入研究其精湛演奏技巧和音樂藝術的魅力。
鋼琴曲;《彩云追月》;鋼琴演奏技巧
(一)音樂背景分析。鋼琴曲《彩云追月》受到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在音樂創作中雖然沒有富含深奧的玄機和哲理,但是卻能夠在富含變化的音樂旋律和指法當中,感受到《彩云追月》背后的濃重情感內涵,表現出一定的思想境界。以“月”為主題,在或動或靜的音樂旋律當中,展現出彩云與月的和諧之美[1]。
(二)音樂風格分析。《彩云追月》是中國傳統民族樂曲之一,鋼琴曲的音樂風格不可避免地帶上了濃重的民族色彩。樂曲自由且富含變化,流露著民族主義情調[2]。鋼琴曲《彩云追月》在創作中融入了拉丁美洲音樂的探戈節奏,使音樂更加富含藝術感染力。
鋼琴曲《彩云追月》豐富的音樂內涵需要借助精湛的鋼琴演奏技巧予以表現,才能夠真正傳達出《彩云追月》的音樂藝術以及情感背景。
(一)輕柔的呈示段部分。呈示段部分為樂曲的引子部分,能夠營造出良好的情景,為樂曲情景的展現和音樂內涵對比表達創建良好的條件。呈示段部分節奏以弱奏為主,運用升A小調和較慢的2/2拍子演繹而出。鋼琴曲《彩云追月》的呈示段部分風格較為輕柔,使人能夠隨著音樂踏入輕盈的云端,展現著朦朧而舒緩的感覺[3]。在對呈示段部分進行鋼琴演奏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在演奏中保持輕緩﹑柔和的演奏方式。
首先,是顫音的運用。《彩云追月》一開始便通過探戈式的旋律及富含民族色彩的五聲音階作為裝飾音。采用顫音能夠更好地演繹出這首樂曲,顫音音樂保持清澈﹑平衡,指尖集中發力,下鍵果斷而直接。
其次,為連奏技巧的運用。鋼琴曲《彩云追月》很多部分都需要使用連奏技巧來完成。以樂曲第3-4小節為例,這個部分出現15連音,則可以借助連奏完成,帶來音樂的震撼感受[4]。
(二)輕快的中段部分。鋼琴曲《彩云追月》中段部分節奏較為輕快,采用降D大調和3/4拍子進行演奏,在對這個部分進行彈奏的過程當中,要注意使用輕快的演奏技巧[5]。
首先是琵音技巧的應用。在鋼琴曲《彩云追月》中段第37小節,可以在左右手交替中使用琵音技巧。彈奏時,左手要用大臂結合重量,運用重心轉移,連貫而迅速地彈出琶音;右手則為連續琶音跑動,手腕保持放松狀態,可略微抬高手位,注意把位﹑穿指﹑跨指及觸鍵的準確性。
其次為和弦技巧的應用。在中段第45小節,則可以在連接句中通過右手使用柱式和弦來增強旋律音程。
(三)激昂的再現段部分。這個部分音程較高,節奏較快,使用升C大調和快速行進的3/3拍子,將整首樂曲推向高潮,對這部分的鋼琴演奏技巧要求較高。
首先是八度技巧的應用。在再現段前5小節都是呈示段的變化再現,可以用左手把握好八度音,同時手腕和手臂配合加強彈奏力度,展現出云月相逐的美好﹑靈動畫面。
其次為大跳技巧的應用。以53小節為例,演奏時手指不能距離琴鍵太遠,在演奏ff力度時,加強手腕力度,留意琴譜當中所標記的指法轉換部分,展現出云月停留于湖面的場景,為人們帶來意猶未盡的感覺。
《彩云追月》作為我國民族樂曲當中的優秀歌曲之一,通過嫻熟的鋼琴技巧進行演繹,能夠為《彩云追月》增添更多的美感和藝術特點,將中國的優秀民族文化與西方音樂藝術表達方式相結合,為人們帶來更多的音樂藝術視聽感受,促進我國鋼琴藝術和音樂事業的發展。
[1]李東靜.人與自然的和諧——鋼琴曲《彩云追月》藝術特征和演奏技巧分析[J].音樂創作,2014,14(12):145-146.
[2]師毅苗.中國民族韻味在鋼琴藝術中的升華——王建中三首鋼琴改編曲的藝術特征[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1,(04):167-169.
[3]王瑩.樂曲《彩云追月》的文化學思考——淺析中國鋼琴改編曲《彩云追月》對傳統樂曲的“繼承”與“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8):104-107.
[4]梁敏和.對民族音樂文化意境的追尋——鋼琴曲《彩云追月》品鑒[J].音樂大觀,2014,12(09):145-146.
[5]韓佩君.“風、雅、韻”——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教學和演奏中的主要問題研究(之一)[J].中國音樂,2011,16(10):127-129.
J647.41
A
1007-0125(2015)05-0071-01
周麗娜(1986-),女,寧夏銀川人,本科,銀川能源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