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波
【內容摘要】現在全國中小學都在進行課程改革,但是在應試教育下,很多學校還是分快慢班。語文教學中,很注重讓學生開口讀書,但是在普通班比較難做到全班讀書。其他科目也有類似情形。文章以語文教學為例,簡述中學生開口讀書的情形是怎樣的,是什么因素影響開口讀書,從心理學角度思考如何讓中學生開口讀書,讓他們“讀”起來。
【關鍵詞】開口讀書 ?影響因素 ?心理學 ?方法
古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對語文教學來說確實很重要。語文課上讀書很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開口讀書。開口讀書好處很多,可以培養良好的語感,識讀誦記字句詩文,理解課文,增加課堂學習氛圍等等。但是因為很多學校分快慢班,或者其他原因,即使新課改之風很盛行,同一個學校,開口讀書在不同的班級,情形也不同。如何讓不同層次的中學生都開口讀書,本文做一個小探討。
一、開口讀書的幾種情形
沉默型:顧名思義,這種情形就是全班的學生都不開口讀書,就算老師怎么叫,學生也無動于衷。獨唱型:一個班級人數至少有五六十人,但是讀書的學生不超過十個,并且都是女生開口讀書多。這個很像音樂里的女生獨唱,或者就是那么幾個勤奮一點的學生在那讀書,所以叫獨唱型。少數型:就是一個班級超過十個學生,但不到一半學生開口讀書。多數型:一個班級只有十幾個學生不開口讀書。這種情形對普通班來說是比較理想的了。合唱型:全班學生基本都開口讀書,全班讀書很投入很熱烈,像震撼人的大合唱。
二、開口讀書的影響因素
首先是班集體原因。快班的集體是有明確學習目標,積極向上的,所以很自然很愿意開口讀書。而普通班缺少學習目標,學風又較差,所以很難讓整體在任何時候都開口讀書。比如,在某些普通班班級,老師問學生,為什么叫你們讀書卻都不讀,很多學生一起回答:班主任都不能叫我們讀呢。言外之意,你其他任課老師更難叫了。
其次是學生個體原因。快班的學生注意力,意志,思維等都比普通班的學生好一些,并且愛學習,所以開口讀書比普通班的多,這是每個老師的共識。
第三是教師原因。教學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否開口讀書,教師的影響和引導方法很重要。比如,同在一個普通班級,語文老師去上課,讀書聲較多,但是其他科目的老師上課,讀書聲卻寥寥;或者領導和班主任上課,讀書聲音特別大,其他老師上課,讀書聲聽起來有氣無力。
第四是課程安排的原因。同一個班級的課,就算是同一個科目同一個老師上課,在不同的時段,讀書情形也不一樣,在早上第一節和下午第七節是最難讓普通班學生開口讀書的。
三、讓中學生開口讀書的方法
讓中學生開口讀書的方法應該很多,本文針對中學生開口讀書的影響因素,從心理學角度,分三大方面去考慮采用適當的方法。
首先是學生方面。方法一是激發學生開口讀書的動機。快班的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般很好,這些學生的讀書動機已經被激發出來了,只要繼續采用一些方法保持就可以了。而慢班的學生的讀書動機很多還處在潛在狀態,需要轉化為活動狀態。而激發學習動機的方法也比較多,比如:向學生提出具體而明確的讀書目標;課改中的分組競賽讀書;還有老師的評價、表揚和批評等。如在早晚讀的時候,讓學生讀課文,老師先設問,哪些課文需要背誦?等到學生回答后,就立刻讓他們翻到哪一頁,齊讀。如讀初一的《論語》選段,這么設問后,不管是快班還是普通班學生,都樂意讀,并且可以讀幾次。因為他們明確了要背誦的目標。課上分組競賽讀書,也有利于多數學生開口讀書。分角色讀書也可以讓大多數學生開口。如在教學初三的小說課文,可以讓老師,男生,女生分別飾讀小說里的角色,學生感到新奇,就會多數開口。
方法二是引起學生開口讀書的注意。注意分三類,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注意力有點區別。不管怎樣,要學生注意,都要先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課上要讓學生的注意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老師就要精心組織教學內容,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到了要學生開口讀書的時候,學生很自然的就開口讀。當然,要讓學生維持一節課的注意,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紀律教育,還要培養學生抗干擾的習慣,老師始終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不能自已一節課滿堂灌。比如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一開始,放有關這詩詞的歌曲,引起全班學生的注意,然后再聽范文朗誦,或者老師范讀,在疏通字詞后,讓全班學生朗讀。當然,要學生在一節課的最后的十分鐘左右還保持注意力,就要在前面讓學生理解詩歌的意思,并且聯系實際,把詩詞內容和實際的情景聯系起來。這樣,學生對這首詩詞就會形成有意后注意。之后,老師叫讀書,全班學生就很自然的會放聲讀。
方法三是培養學生愛好開口讀書的情感。情感有兩面性,有肯定的否定的,積極的消極的,強烈的微弱的,激動的平靜的等。如果一個班開口讀書是多數型和合唱型,那么這個班的學生基本就養成了愛好開口讀書的積極情感。如果是沉默型,獨唱型,少數型的情況,意味著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開口讀書情感。怎樣使學生養成積極的情感?本人認為關鍵在老師,首先老師可以在適當時候說說開口讀書的好處,其次是老師自己本身要有滿懷的積極情感,要關心學生,講解課文,或者叫學生讀書時要以情動人,使得學生樂意開口讀。
其次是教師方面。不管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老師,如果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做一位參與型的民主老師,那么不管什么時候,都可以讓學生開口讀書。如何樹立威信,很難說,不同時代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方法。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有良好的個性等。這是最基本的吧。
第三是班集體方面。建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是讓學生開口讀書的保障。在歸屬感強,凝聚力強,班風良好的班級,學生開口讀書情形是多數型和合唱型的。反之就會出現其他幾種情形。而當一個班都認同放聲讀書的同學時,或者支持放聲讀書的同學時,全班學生可能都是大聲讀書。比如在早晚讀,一個班的某一組的學生集體讀書了,老師及時表揚,這組同學繼續樂意的開口讀,那么其他組的同學,受到感染,或者想學習的也會跟著一起讀。最終由獨唱型變成多數型的讀書場面。但如果一個班很多人都認同擾亂課堂紀律,上課分心做其他事的同學,不僅支持違反紀律的同學,還嘲笑認真學習,大聲讀書的同學時,那么誰都難讓這個班全班開口讀書。這種情況是,本來是少數型的,會變為沉默型。那么一節課剩下的時間,不管老師怎么叫,也難讓全班開口讀了。除非老師強迫他們讀,如叫全班站起來,不然不能坐下。但這只能堅持一兩節課,并且會讓老師自己傷氣傷身。
同是普通班,初中和高中開口讀書情形,一般是高中的氣氛好。早晚讀,像高二、高三的班級,老師還不到,有些班級雖然不是全班開口讀,但是已經有朗朗書聲了。高一選有語文課代表的班級,當老師一到教室門口,課代表高聲的帶讀,也能讓多數學生跟著讀。某天早上,去到一個班級,課代表大聲讀:蜀道難……全班同學立刻響應,竟然背誦起來了。但是初中的普通班不行,重點班就可以。這就是班集體的力量,班集體不同的原因吧。所以,在中學,特別是初中,取消快慢班,對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是很重要的。當然,對老師讓學生開口讀書也很有幫助。
本文主要以語文學科為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怎樣讓學生開口讀書。當然,其他科目也要開口讀書,情況有些會相似。如果能夠讓全班多數學生都“讀”起來,甚至像合唱型一樣全部都“讀”起來,課堂氣氛活躍了,教學效果應該會有些提高,也能顯示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師范教材中心組編. 心理學(修訂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版.
(作者單位:廣西省岑溪市歸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