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鳳
【內容摘要】本研究主要針對現階段農村美術教學中怎樣對學生設計與應用能力進行培養提出幾點個人簡介,重點闡述如何營造平和、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主體,以此激發學生美術設計與應用能力。
【關鍵詞】美術 ?設計與應用思維 ?設計 ?應用
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設計與應用意識是其主要任務之一也是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勤于動腦、獨立思考以及德智全面發展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作為一門藝術性、豐富性的學科,其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多樣,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直覺思維、想象力和靈感等,是培養學生設計與應用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美術教育在這方面的優勢,有意識地塑造、培養學生的設計與應用思維。
一、呵護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
處于身心發展時期的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好奇心比較強,對世間萬物充滿了好奇。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這種好奇心和想象力,積極發揮學生獨特性思維方式,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決不能禁錮學生思維,抹殺學生想象力。比如曾經有一位教師在講課時問學生:“雪融化過后是什么?”一位學生回答說是春天,這時教師應該表揚這位學生的豐富想象力,但是事實卻是教師批評這位學生思維方式有問題,大大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且抹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這種嚴重帶有禁錮思想的教育方式在美術教育中是最忌諱的。其實每個人的設計與應用意識是與生俱來的,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只有在適宜的環境才能萌發。好奇心在青少年學生發展中的表現較為明顯,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進而產生無數的疑問,這種好奇心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中學生的設計與應用意識也會得以發揮,進而培養學生的設計與應用能力。
二、注重擴散思維的融入
發散性思維是根據現實中已經存在的事物和信息,人們在此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對其進行思考,用不同的方式得出不同的答案,它是一種發散性思維,也被稱為求異思維。這種擴散性思維是創造能力所必須的條件,美術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設計與應用思維,首先必須積極培養學生的擴散性思維。要把這種擴散性思維融入到美術教育中,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依據不同階段學生所具備的特點不同,教學方式上也應該有所不同,比如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在美術課上往往表現的無拘無束,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多多鼓勵,對于學生的不同答案和表達方式給予大力支持。具體上課時教師可以拿學生以前的作品表揚學生畫的很好、很有想象力等類似鼓勵的話,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然后教師緩慢的引入今天的上課內容,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問學生會想到什么,把所想到的東西畫下來。這時學生會積極發散思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通過這樣的一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
三、創設有利于培養學生設計與應用思維的課堂環境
受到年齡、閱歷等的限制,學生對外界認識水平不高,仍然處于感性階段,他們認識外界通過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大自然和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所以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注重營造外部環境,激發學生設計與應用意識。比如多進行一些課外活動,帶學生回歸大自然,帶學生去植物園、動物園等充滿大自然氣息的地方,與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引導學生利用感官去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千變萬化形態,在學生接觸了一年四季的大自然變化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動選擇自己喜歡的素材描繪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景象,同時課可以利用各種美術工具捏造大自然中各種景象,教師鼓勵學生多接觸、多嘗試,豐富學生感性經驗,和素材閱歷、激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設計與應用思維。
四、合理評價學生作品
在當前多元化時代下,學生個性比較強,喜歡爭強好勝,積極性比較高,但是這種積極型也非常容易被打擊。所以在美術課上教師不應該否定學生,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對于學生的作品,教師在評價時要注意語言的合理性。評價時盡量不要出現諸如像不像、對不對等這些有依據樣板的話語進行評價,否則在標準的約束下,只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學生永遠只會依葫蘆畫瓢,這樣教師就把學生的設計與應用思維扼殺在了搖籃里。教師在評價時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對于不同的答案應該給予不同的鼓勵性回答,盡管學生的答案是錯的,也要委婉的鼓勵性指出,多給學生創造的機會,培養學生想象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大膽設計與應用。
結語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而視覺藝術建立在對現實形體的感知和把握中,在具體實物的基礎上產生主觀的意象,意象就是人們對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認真的觀察、記憶、分析、概括后產生的類似原型又異于原型的事物,很多藝術是借助人們創造性思維進行發揮和描述出來的,所以說美術教育有利于學生設計與應用意象的生成,創造性思維有促進美術的發展。所以美術教師要把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注重學生設計與應用性思維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異于他人的作品,從而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設計與應用思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迪. 小學美術課程中設計意識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2011:12-13.
[2] 管紅增. 美在創造中——初中美術“設計·應用”領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J]. 浙江教育科學,2012 (3):38-40.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下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