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峰
摘 要:班風是指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它是經過長期細致的教育和嚴格的鍛煉,在全班逐漸形成的一種行為風氣。良好的班風將為全班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一種高效的動力和壓力,使班級里具有互助、和睦和親切的關系;文明禮貌、勤奮進取的氛圍,能使學生保持遵守班集體規范和維護班集體榮譽的優良精神狀態。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特別重視班級良好班風的培養。
關鍵詞:班主任;班風;著力點
一個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學生之間和諧相處的班級離不開良好的班風。眾所周知,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既復雜又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所以,作為班主任,在創建良好班風的管理工作中要找好著力點,力量使在刀刃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成正確的學生觀和班級集體觀
學生觀是指教育者對學生以及教育者與學生的關系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作為教師,要想取得教育教學的成功,首要的一條就是要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在教育活動中,我們往往過分看重學生統一的一面,忽視其個性的另一面,喜歡以統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學生,對有獨到見解和敢于標新立異的學生鼓勵不足。正確的學生觀能夠引導班主任正確分析學生的行為。班主任應該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學生,“學困生”的發展潛能不可低估。事實上,只要班級主流是好的,就應該肯定自己。任何一個先進集體,學生間都存在差異,總會存在個別學困生。所以,不能因為集體中有幾個學困生而否定自己集體的先進性。
二、將班風標準分解為具體的行為規范,強化認識,逐漸養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自覺性
班主任要和學生一塊將班風標準分解,將行為規范逐步提出,逐步實施。要求全班學生處處嚴格遵守,不允許有任何違反規范的行為。在全班學生了解了行為規范和班風標準的基礎上,將具體行為規范和班風標準張貼在教室的明顯位置,要求學生把它當作行為的標準,時時刻刻用它管束自己的行為,檢驗自己的言行,在全班形成遵守行為規范的氛圍和“每人爭當遵守班風標桿,人人維護班級集體榮譽”的良好輿論導向,并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三、慧眼識才,培養班風建設的骨干
選好“主角”是演好戲的關鍵。很多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希望得到班主任的重視。我在意向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有意擔任班內職務和承擔某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這些學生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勝任“主角”工作。如果輕易指定“主角”,一旦不能勝任時再更換,勢必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傷害,應慎之又慎。較好的辦法是先不指定班委,而是分配一些工作給重點“備選主角”。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選出幾個素質高、能力強、在學生中間有一定影響力的“備選主角”,讓他們進行競選,最后由全班學生選出自己的班委。“配角”的選擇由“主角”推薦加上班主任自己的觀察確定。因此,對班干部不是可以輕易任命和輕易撤換的,班干部的任命必須建立在自愿、觀測、評價的基礎上才行。
四、班風的形成和鞏固
通過以上基本工作的貫徹實施,已經轉入班風的形成期,即由開始少數學生和接受制度到多數學生接受,這時的班風要求已成為大部分學生的群體規范、群體凝聚力以及班級輿論的象征。因此,班風形成過程是關鍵時期,這時要使學生養成習慣使其成為自然。
總之,優秀的班風是無價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如能與學生共同樹立奮斗目標,在管理過程中,與學生民主、平等、和諧地相處,逐步形成教育的合力,使集體的成員緊緊地凝聚在一起。這樣,就一定能形成優秀的班風。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