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若愚 李青青
摘 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著政府政策引導與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但是教育、學習、資金和環境的局限,阻礙了大學生創業的腳步,資源較分散,創業教育活動形式單一等等問題都是困擾大學生創業的難題。通過對寧波大學生創業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了解在校大學生在創業方面的優勢和劣勢,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最后提出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創業;大學生現狀;意見
一、寧波市大學生創業環境存在的問題
1.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發展緩慢
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偏重理論探討和闡釋,缺少與社會的聯系和必要的創業活動設計,缺少鮮活的本土案例,實踐性和應用性明顯不足。創業教育的師資匱乏,高校現有教師大多缺少創業經驗和相關研究,很少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方向明確、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創業指導。創業教育投入不足,目前寧波只有少數高校為學生創業提供場地、設備、手續辦理、創業咨詢等配套服務。僅以創業教育開展得比較好的寧波地區高校調查統計數據來看,就可見一斑。
表 在甬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情況調查
2.創業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
(1)多頭管理,缺乏系統性
寧波市扶持政策文件的頒布部門較多,既有市級層面的,也有縣(市)區層面的;既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銀行、教育、工商局聯合發文,也有各部門自行發文。導致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政策措施散見于政府部門的通知、決定、意見等文件中,缺少系統性和規范性。這些政策措施的具體內容在不同的文件中也存在重疊和偏差,給管理實施人員和查閱使用人員造成不便。
(2)政府支持資金投入不足
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作為擴大就業的一項基本政策措施,政府應保證必要的資金投入。而目前出臺的一系列措施中專項資金支持不足、工作費用開支不足,影響政策的實施效果。據寧波市就業管理服務局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寧波市促進就業所發放的政策性貸款總額為2059萬元,其中創業大學生申請貸款數量是380萬元,僅占18.5%。就世界發達國家情況看,各國財政促進就業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左右,而寧波市卻不到0.4‰(2010年寧波GDP為5125.8億元),創業支出占就業支出比例更是少之又少。
3.寧波市創業園區存在的問題
(1)創業孵化場地比較緊缺
寧波市雖然建有大小13個創業孵化園區,但其孵化目標多為高新技術創業企業。絕大多數大學生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條件,他們所選擇的項目一般為投資少、見效快的現代服務類。囿于場地條件的限制,園區不得不提高入園條件,只有少數大學生創業企業才能夠入駐,達不到“廣種薄收”的目的。即使入駐了,但其不是所謂的“優質項目”,只能擠在狹小的空間內。這一點在“寧波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和“浙大科技園”表現得十分明顯。
(2)創業園區的生活服務條件需要進一步完善
從走訪的鎮海創業園、高新區創業園和鄞州創業園的運行情況看,發展的勢頭良好,吸收和孵化了一批成功的創業企業,但三個創業園區(特別是鎮海創業園區)在位置上較為偏僻,創業者的居住、出行和生活上均不是很便利,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對大學生創業者的吸引力。
二、針對寧波高校大學生創業現狀和問題分析的結論和建議
1.結論
我們發現導致寧波高校大學生創業艱難的原因有很多。從主觀方面來看,創業者本身在創業初以及創業過程中存在眾多困惑,主要是思想觀念、知識經驗、價值取向等方面的障礙,比如缺少行業知識和經驗、缺少資金和人才、找不到好的項目和合作伙伴、擔心投資風險、家人不支持等等。而從客觀方面來看,我們研究調查發現寧波高校大學生的創業環境不容樂觀,其主要包括創業資金、環境政策、高校培訓、法律環境等方面的障礙。我們發現在高校大學生創業中,又存在諸多問題:創業扶持政策多頭管理缺乏系統性、政府支持資金投入不足、大學生創業融資體系不健全、市場環境不夠完善、過于自信、缺乏自信、個人經驗不足、社會交際能力較差、缺乏實踐經驗等等。其中資金缺乏是最大的問題之一,大學生有了創業的激情與理想,也有一定的創業技能,但缺乏資金就使得大學生基本上處于“敢想”而“不敢干”的境地,亦或是在創業的過程中放棄。從而導致了寧波高校大學生生自主創業意愿增強,創業激情高漲,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希望加入創業隊伍,但是真正加入創業隊伍的人是少數,走上成功之路的更是鳳毛麟角的局面。
調查結果表明,寧波市的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知能存在嚴重的不足,需要改正與完善。作為我們寧波高校大學生也要用利用各種優勢,克服存在的問題,發揮自身的潛能,走上成功創業之路。
2.建議
在對寧波高校大學生創業現狀和問題作了詳細的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我們初步給出以下建議:
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創業教育, 寧波各高校應設立大學生創業的必修課。與國外相比,中國的青年的創業教育還處在初級階段。創業教育應該不同程度地滲透在小學、中學和大學每個階段,并且要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一些國家還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比較好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以美國斯坦福大學為例,有關創業的課程共有17門, 而那里90%的學生至少上過一門創業方面的課程。其課程已經涵蓋了建設一個企業的方方面面。
資金問題是制約學生創業的瓶頸。寧波政府應該支持大學生創業,給予經濟的優惠,出臺免稅政策,給予大學生最優惠的政策,各級政府發放小額的貸款或者貼息貸款,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增加大學生的創業信心。
學校可以開設創業園區,鼓勵大學生在校園里創業,開辦公司,也可以開設學生創業一條街,提前適應創業環境,為以后打下基礎。例如:寧波大學青年創業街。
參考文獻:
[1]顧劍秀,方鵬.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問題及有效途徑——基于江蘇省十所高校的調查數據.煤炭高等教育,2012,03(3).
[2]張世杰.關于大學生創業狀況的調查與分析.神州,2012.
作者簡介:曹若愚(1993- ),女,漢族,就讀于寧波大學,會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