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位于鄂渝陜三省市交界的秦巴山區。到2014年底,該縣尚有貧困戶3.3萬戶、11.1萬人,占全縣農業人口的35%。
竹溪縣把現有的精準扶貧政策和金融扶貧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撬動銀行資金參與扶貧開發。
上下聯動抓推進
2014年8月,竹溪縣堅持探索創新、政府引導、精準扶貧、風險共擔的原則,出臺《竹溪縣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金融扶貧工作機制的意見》,規范金融扶貧相關制度,確保金融扶貧工作健康運行。
該縣從財政資金中安排2000萬元作為扶貧貸款風險基金,并根據實際需求逐年持續增資。認定銀行按貧困戶1:5、企業1:10的倍數發放扶貧貸款,貧困戶貸款采取3戶聯保或自然人保證的擔保方式,無需質押。對共同認定的不良損失扶貧貸款,政府風險基金承擔50%、銀行承擔50%。同時,從2014年扶貧資金中安排800萬元作為扶貧貼息資金,對扶貧貸款進行貼息。
為降低風險,確保金融扶貧工作穩步推進,竹溪縣完善了集中會審一票否決、金融扶貧輔導、扶貧保險補貼、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多項保障機制,不斷提高農戶和經濟主體的信用意識,營造良好農村信用環境。
2014年12月2日,該縣舉行“金融扶貧困,政府擔風險”啟動儀式,與郵儲銀行竹溪縣支行簽訂“互惠貸”、“助農貸”、“扶貧貸”業務合作協議。
在推進金融扶貧工作中,該縣進一步明確金融扶貧對象和范圍。金融扶貧對象主要是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輻射其他較貧困農戶,兼顧能帶動貧困戶脫貧的產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金融扶貧的范圍主要是在縣域內從事種植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致富產業。
針對不同層次的需求,竹溪縣擇優選取了郵儲銀行、農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4家銀行作為金融扶貧業務操作銀行,授權縣擔保中心與4家銀行簽訂擔保風險基金管理使用協議,開設了專門賬戶。各個銀行根據自身特點和扶貧對象,分別推出金融扶貧產品。
在配套扶持政策上,該縣根據不同對象制定不同扶持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金融扶貧貸款,貧困戶扶貧貸款額度每戶不超過10萬元,扶貧貼息年限為3年,第一年全額貼息、第二年貼息90%、第三年貼息80%。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金融扶貧貸款,每個合作社 (大戶)扶貧貸款額度不超過50萬元,扶貧貼息年限為2年,每年貼息50%。帶動貧困戶占比達到50%或年帶動貧困戶脫貧達到10戶以上,給予全額貼息。對縣域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金融扶貧貸款,每個企業扶貧貸款額度不超過500萬元,扶貧貼息年限為1年,貼息50%。
惠農富民顯成效
開展金融扶貧工作以來,竹溪縣很多貧困群眾得到了實惠。
匯灣鎮小河口村原是經濟落后的貧困村,去年該村在用好貼息貸款政策的同時,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扶貧互助社,1000多名群眾成為會員,實行 “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群眾的腰包鼓了起來。
金融機構為龍壩鎮紅廟村20多戶貧困戶辦理扶貧貸款147萬元,真正解決了農戶發展缺資金的難題。同時,扶持該村兩個專業合作社獲得扶貧貸款各50萬元,帶動貧困戶發展藥材種植、養豬、養雞產業,真正實現穩定增收。
金融扶貧取得成效,堅定了竹溪縣走金融扶貧之路的信心。今年,竹溪縣將進一步加大金融扶貧工作力度,計劃把扶貧貸款風險基金增加到3000萬元,幫扶5000戶2萬貧困人口發展致富項目,實現致富夢想。
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10日,竹溪縣已發放金融扶貧貸款1.7億多元,惠及貧困群眾1644戶,合作社、家庭農場119家,龍頭企業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