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亦江+呂錦
摘 要:課堂教學評價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高效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依據我校推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既建立針對小組的評價,又要在小組中建立對組員的評價;既要有老師的評價,又要有組員的互評。要以對學生的課后互助學習評價、小組內作業檢查的評價等作為有效的補充,才能完善學生學習評價機制。
關鍵詞:課堂學習評價;表彰;激發;參與;互評
小組合作的課堂學習模式已經成為我校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并且開展得如火如荼。隨著合作學習推進的逐步深入,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顯得越來越重要,良好的評價機制能使小組合作學習錦上添花,而糟糕的評價方法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背離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用意。因而,針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的討論越來越激烈,各種意見令人莫衷一是,為此,根據我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情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問題進行了理性的反思,并得到了如下的思考和啟示,這些內容還不夠成熟,但畢竟來自教學實踐,在此與各位教育同仁一道交流分享,對目前正在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供一點有益的借鑒。
一、現代課堂教學展示的不是老師的教,而應該是學生的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引導、啟發、點撥、評價;而學生則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成員有效的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啟發、點撥下形成較好思維方式的自主學習;是在有效的評價機制下催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動力的學習。學生在充分自主的活動中呈現良好的動力機制、安全機制和價值機制。因而,課堂教學評價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高效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
二、課堂教學評價是建立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基礎上的,建立合理的小組是評價的前提,依靠小組合作進行學生間互助學習是評價的基本內容。
1.進行合理的分組,組隊的四名學生分為1、2、3、4號,1、2號學生成績相對較好,3、4號學生成績相對較差。分組時要注意兼顧學生各科的學習成績,各科根據實際情況排出1、2、3、4號。在選擇組長時,不僅注重學習成績,還要注意該生的威信及品質,選拔品學兼優、樂于助人、有擔當的學生擔任組長,能夠使小組今后的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建立小組登記表,確定“兵教兵”的對象,訂出期中目標和期末目標,建立相應的小組制度,最終根據目標完成情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總體評價。見下表。
■
2.推行問題課堂。教師的備課過程應注意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問題化;把知識的遷移——題目化;把利用知識能解決的題目——模塊化。在前置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提示、點撥,引導小組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并達成共識向教師提交,讓學生在自我學習、探究中初步掌握知識。這樣的學習過程既可以使小組的1、2號學生完全掌握,又能使3、4號學生在參與中提高自己。既鍛煉了學生間的合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實現不同程度學生的共同受益。小組提交的答案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后,在課堂上利用一定的時間1、2號學生教會3、4號。背的科目讓學生相互檢查,基本做到堂堂清。
三、依據現有的合作小組,既建立針對小組的評價,又要在小組中建立對組員的評價;既要有教師的評價,又要有組員的互評。
1.小組內部的評價,合理地進行小組內的評價可以很好地激發組員的熱情,使組員積極地參與到合作中去,為小組成績的提高打下基礎。
(1)小組中成員的互評。小組成員間的互評是最基本的評價,最能結合小組的實際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評價。可以每周做一次,最好每天小組內做一次互評。在評價過程中,依據學生參與的程度、對組內的貢獻進行打分,積極參與者得4分,次之3分,以此類推,這樣能很好地鞭策本組內的不善于參與討論的成員積極地投入到合作探究中去。同時組員對組長的評價也是對組長的認可或者是鞭策,會促使組長為進一步搞好本組的合作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
(2)小組中組長的評價。組長的評價可以體現組長在小組中的威望,同時,組長對組員的客觀評價是對組員的肯定與鞭策,評價中要注意公正、客觀,能準確地反映組員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能很好地照顧到組員的情緒。評價過程中對4號學生要以鼓勵為主,在得分時降低對他們的要求,適當地提高分值,這樣能有效地鼓勵4號學生進一步參與到學習中去。
2.教師對小組的評價。教師對小組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對小組整體的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解決的問題情況加以評價;對小組合作表現進行評價;對小組掌握情況尤其是3、4號學生的掌握情況加以評價。
(1)教師對小組提交的問題結果的評價。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對小組合作討論得到的結果進行展示并給予小組適當的分數,這樣有利于縝密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
(2)教師對小組合作過程中表現的評價。教師要全面觀察,整體掌握小組合作的情況,對表現積極的、合作有效的小組進行評價,并給予適當的分數以示鼓勵。尤其是對小組中“師傅”對“徒弟”的幫助的評價,對那些積極幫助“徒弟”的“師傅”要提出表揚并給予所在小組適當的分數。這樣既會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刺激其他小組的進步,促進學生間的互助學習,營造一種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
(3)教師對小組掌握情況的評價。對小組掌握情況的檢查,尤其是組內3、4號學生的掌握情況的檢查是課堂學習效果的體現。在評價過程中,為激勵3、4號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實行1號學生得1分,2號學生得2分,3號學生得3分,4號學生得4分的鼓勵政策,讓3、4號學生能積極參與、積極學習、積極回答。在檢查過程中,要為3、4號學生設置門檻較低的問題,以利于提高他們的信心,讓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逐步提高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評價辦法對學困生的轉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極大地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四、對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優秀小組要及時地進行表彰。
各班級對班內表現優秀的小組成員進行表彰,利用班會時間,對每周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班主任對本周內表現突出的組員、小組進行表揚,并給相應的小組適當加分予以鼓勵。這樣可以進一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
學校在期中、期末舉行兩次總結表彰,對積極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班級、學科和小組加以表彰,予以物質獎勵,并做典型發言,介紹小組合作的經驗;利用校內宣傳欄對受表彰的班級、小組及其經驗加以宣傳,從而在校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小組合作的背景下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是重要的評價之一,還要有對學生的課后互助學習評價、小組內作業檢查的評價等作為有效的補充,才能完善學生學習評價機制,逐步把學生的學困率降下來,達到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隨著小組合作課堂學習模式的逐步深入,有不少班級的課堂上不管是合作學習還是互助學習,學生都失去開始的熱情,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評價不能始終如一地執行,對學生、對小組的評價與激勵措施不到位,大大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因而對學生的評價在公平合理、客觀有效的基礎上,教師更要做到持之以恒,通過評價來激發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真正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并成為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郭思樂.從主要依靠教到主要依靠學:基礎教育的根本改革[J].教育研究,2007(12).
[2]馬蘭.讓合作學習真正走進課堂[J].教育科學研究,2005(0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