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
每到夏季,躲無可躲、避無可避的蚊蟲叮咬會沖破我們的層層防線,總是令人心煩無比,而風油精則稱得上是驅蚊止癢、居家旅行之必備佳品,是便宜又好用的安然度夏小伙伴。因為風油精隨手可得,又經常被使用,大部分人都沒有把它劃入“藥品”的隊伍中,不會特意翻閱使用說明書,覺得它和花露水差不多,哪兒癢了就點哪兒,而且對用量也沒有特別的概念。風油精的功能的確不少,對于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暈車不適、牙疼齲齒、祛風消腫都有不錯的療效,看上去幾乎是包治百病。但風油精的內含物究竟是什么?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口服風油精到底靠譜不靠譜?今天為您一一解答。
風油精的構成
風油精組方含有薄荷腦、水楊酸甲酯、樟腦、桉油、丁香酚等。輔料一般為液體石蠟。其中樟腦具有通關竅、利滯氣、辟穢濁、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等功效。薄荷腦是一味刺激藥,作用于皮膚或黏膜,有清涼止癢作用。水楊酸甲酯又叫做冬青油,無色至淡黃色液體,有藥草的特殊氣味,具有局部刺激作用,外用或局部涂擦可讓皮膚的表面發(fā)紅,產生皮膚血管擴張,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藥物的吸收。
適用人群有禁忌
北京兒童醫(yī)院就曾接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1歲大的寶寶,因為被蚊子咬了很多包,奶奶疼孫心切,為給孩子止癢、消腫,就涂抹了大量的風油精。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體發(fā)黃、口唇青紫、小便棕色、不吸奶、哭聲微弱、嗜睡,甚至出現(xiàn)了驚厥等癥狀,趕緊送到了醫(yī)院,就診方知原來是因為使用風油精過量所引發(fā)的急性黃疸發(fā)作。
你看,不是所有人群都能夠使用風油精。風油精作為一種藥品,含有樟腦、薄荷腦、水楊酸甲酯等具有毒副作用的成分,對于孕婦、新生兒等人群是禁用的。樟腦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興奮作用,中毒劑量能引起驚厥。樟腦主要通過肝臟代謝,而新生兒的肝臟并沒有發(fā)育完全,所以容易造成其體內樟腦蓄積無法代謝而中毒。而孕婦在使用含樟腦的藥物后,可透過胎盤導致胎兒發(fā)育異常。薄荷腦對人體的皮膚以及眼睛具有刺激作用,而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對這種刺激會比較敏感,長期刺激容易造成嬰兒虛脫。嬰兒透過皮膚吸收的水楊酸甲酯會比成人多,過多的水楊酸甲酯攝入會造成嬰兒的胃腸黏膜受損。
哪種風油精可以口服?
在人們的常識中,風油精都是用在皮膚上的,而風油精中所含的樟腦和液狀石蠟也都是不能吃的。那么,風油精究竟能不能口服呢?其實小劑量的樟腦進入我們健康成年人身體之后,很快會與葡萄糖磷酸脫氫酶結合,轉化為無毒物質排出體外。而液狀石蠟在不是大劑量或長期食用的情況下,對人體的損害也微乎其微。很多風油精的說明書上都有口服用法,每次4~6滴用于治療暈車、頭疼、頭暈等癥狀。但并不是所有種類的風油精都可以口服。
目前,市售的風油精有兩種:一種在外包裝上標有紅底白字的“外”字,這種風油精是不可以口服的;另一類,在包裝上只有綠色的OTC標識,沒有紅底白字的“外”字,是可以口服的。口服的風油精,有驅風作用以及輕微的祛痰作用。其中的丁香酚具有很強的殺菌力,作為局部鎮(zhèn)痛藥可用于減輕齲齒帶來的不適。
使用注意事項
1.口服風油精時要注意劑量,成年人一次只能服用4~6滴。不能超劑量使用。
2.風油精本身存在一定的刺激性,所以在使用部位上也需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下陰等敏感部位。
3.皮膚上有破損的部位應避免使用風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