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權峰 彥均
如今中國人的生活狀態比起改革開放之前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經濟飛速發展,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既充實又富裕。遙想一千多年前大唐盛世興起的煎茶,而后文雅的宋代把點茶發展到極致,明清時期已經進入泡飲階段,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都離不開茶。現如今,我們生活條件的富足程度早已不為喝茶而有經濟上的顧慮,特別是近些年,雖各種偏好不盡相同,但喜愛喝茶的受眾群體卻愈發壯大了起來。
首先是出租車司機,這一類具有代表性的人群由于工作方式的特殊性,終日穿梭于大街小巷,食無定時,想要用專門的茶具悠哉地品茗,根本就是奢望。喝茶對于他們來說更多是用來達到解渴、提神等目的。司機師傅們只能選擇用一只大杯泡上一杯茶,開車途中休息的時候喝上幾口,既能解渴又能提神。有的甚至自帶暖壺,用來隨時給茶杯里續上熱水。老年人也是喝茶大軍中的主力,閑來無事,晴好的天氣,拎一只板凳,帶一杯茶水,與聊得上來的老伙計們,邊聊邊喝,好不舒適。尤其是在那些盛產茶葉的地區,院子里或街道邊,幾人圍坐,一張小桌子雖不大,但擺放的茶具卻是應有盡有,說笑聲中便又是一天。另一類是偏愛在茶館或戲院中喝茶的茶客。茶館人聲鼎沸,還經常有說書、評彈等曲藝表演,戲院的演出更是熱鬧,在這種歡騰的氣氛下,熱氣騰騰的茶水既應景又可口。時不時放下茶杯叫聲好,鼓鼓掌,別有一番感覺。還有一種喝茶類型屬于商務需要,洽談業務時為了顯示品位的高雅而選擇了茶館,有些對茶道未必精通,只是單純為了促成業務和充充門面罷了。
還有一些人喝茶十分講究,不僅要挑茶的品質,而且對飲茶器具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某一把紫砂壺專門泡哪一種茶,什么樣的杯子要搭配什么茶。對環境就更為挑剔了,最好是選擇一進門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廳內假山隱隱,腳下清泉悠悠,身邊有花木搖曳著綠影,耳畔是高山流水的曲子在回旋,茶香徐來,典雅古樸的裝飾風格,使人陶醉不已。約三兩好友小聚,品茶、暢談,恬淡而又愜意。
“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第一種茶可滿足人們“養身”的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種茶則可以滿足人們“養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禮儀、悟道等。茶對人來說最大的價值是養心為主、養身為輔。尤其是中年人,為工作和生活而忙碌奔波,空閑下來,更應該給自己一點時間,耐心地泡一壺茶、品一品茶香與韻味。
飲茶之于現代中國人,是習俗,是養生,是休閑,是風雅,是心境。客來敬茶是中國傳統禮節,對客人的敬意蘊于其中。茶既可養生也是休閑之佳選。邀約好友,尋一靜謐之地,品一壺香茶,放慢生活節奏,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