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冬林
摘 要:“孝心、愛心、責任心”的美德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認為將“三心”美德教育寓于各種各類的活動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可以在班集體活動和家校合作活動中開展。
關鍵詞:“三心”美德教育;班集體活動;家校合作活動
“孝心、愛心、責任心”,這“三心”是人們立足于社會必備的美德之一。美德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我認為將“三心”美德教育寓于各類的活動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身為一線教師我也做了這方面的嘗試實踐,并且收到一定的實效。
一、小學“三心”美德教育的活動規劃
“孝心、愛心、責任心”的培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長期過程,因為不同的成長年齡,因為不同的環境因素,因為不同的知識結構等等眾多多變的因素,這“三心”美德教育所挖掘的內涵也會有細微變化,抑或是更加豐富,更加深刻,更加理性。而一種美德的培養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做好長遠的規劃,作為小學一線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更要有這樣的全盤意識,有實行教育的長遠規劃。關于“三心”美德教育的活動開展,我做了這樣的規劃。
■
二、“三心”美德教育之班集體活動
班集體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孩子參與活動的主心區,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陣地,“三心”美德教育是以班級為主要教育陣地的,而以班集體為依托實施的教育也是更加行之有效。“孝心、愛心、責任心”的美德教育滲透在班集體教育的方方面面,從形式來說可以有競賽、班隊活動、游戲、演講等形式,從內容上來說,“三心”美德教育既可以是獨立的主題式活動,又可以是相互交融的組合活動。
1.“三心”美德教育之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課是目前小學階段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作為班主任,主題班會課也是首選的德育方式。“三心”美德教育是目標很明確的德育內容,加上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就很有必要用主題班會課的形式來開展了。例如,圍繞“孝心”教育,在母親節和父親節到來之前,我組織過《悠悠寸草心,感恩父母情》的主題班會,班會課前,我在家長中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記錄“孩子最讓我感動的行為”在孩子之間交流,評選出班級“孝心”少年。班會課中我首先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引導孩子朗誦感恩父母的詩歌,觀看孝心少年的真實事例,尋找班級中的孝行美德,最后升華感情,暢談自己的感受,齊唱《感恩的心》。到了母親節和父親節這一天,又對應組織了班會課《媽媽,我愛您》和《我的爸爸》活動,邀請家長參加。活動中,我動之以情,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挖掘母親(父親)對自己的愛,學會表達對他們的愛。這樣一個巧借節日之機,組織的班隊活動課,特別有意義,孩子們的體驗也深刻。
2.“三心”美德教育之綜合性德育活動
綜合性德育活動的形式多,空間不受限制,內容設計可以直接滲透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綜合性德育活動內容可以來自社會、學校、孩子的生活。將“三心”美德教育滲透在這些活動中同樣可以起到教育的良好效果。為了將“孝心”這個主題落實得更好,我在班集體中除了開展班隊活動課之外,還開展感恩系列詩文摘抄和朗誦評比活動,一個學期下來,這樣的系列活動令學生印象深刻,也讓學生的心靈受到美好品德的洗禮,效果特別顯著。“愛心”美德教育的主題活動,我就將其成為常態化的活動。每一個學年學校都有“慈善一日捐”的活動,我在日常就教育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零花錢,其中一部分就要考慮用于一年一度的慈善活動中,而到那一天是不能伸手向父母要錢的。家長方面我則做好溝通,配合我共同教育和督促孩子獻“愛心”,先用自己的努力爭取獎勵到零花錢,再學會“理財”,留存出一部分“愛心”款,隨時備用。每一次的“愛心”活動我都以學校為依托,做足活動功夫。學校發起倡議,緊接著是班集體中的倡議,學生在班集體中參與莊嚴的獻愛心活動。若是“愛心”教育中獻愛心的儀式是一種結果的話,那么我對孩子日常“零花錢”管理的理念引導就是一個過程,我將其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這樣生活化的班集體活動學生也容易接受,自然地,美德教育也潛移默化在孩子們的班集體生活中了。
總之,“三心”美德教育以班集體為依托,開展形形色色的活動,是我們一線德育工作者實施教育行為的有效方法。
三、“三心”美德教育之家校合作活動
俗語道:“一人知識有限,眾人智慧無窮。”“三心”美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的,只有和家長通力合作才能達到目標。孩子除了在學校的時間,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就是家庭。綜上因素考慮,“三心”美德教育的開展必須要家校合作。就說“責任心”的培養,哪一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有責任心的孩子呢?因此,如果我們的教育順應家長的心理,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是不是事半功倍呢?低年級,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首先抓的是孩子們回家管理自己的能力,比如,吃飯穿衣、整理書包等瑣事,我都和家長溝通,并且教育孩子怎樣做才是規范,指導家長手把手地教,逐步逐項、不厭其煩地糾正、指導、表揚。就從簡簡單單的一個整理書包說起吧。新書本拿到名字寫哪里?16開書本和32開書本怎么擺,鉛筆削好沒有,怎么做上記號等我都交代細致,開學后的那兩個月中,我天天短信提醒家長督促孩子,慢慢地孩子習慣養成了。中年級,再依據孩子特長,設置班級崗位“競聘制”,通過演講競選活動,樹立孩子在班集體中的主人翁意識,同時在家庭中,也與家長合作鼓勵孩子進行家務認領活動,而認領的家務需要長期堅持做。這樣的方法從中年級開始施行,一直到孩子畢業,孩子漸漸養成了承擔“班事”和“家事”的好習慣,“責任心”美德教育活動也滲透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三心”美德教育只是德育內容的一小部分,但對它的解讀和思考,以及實踐告訴我,目前小學階段,將其深入到各種各樣的德育活動之中是有實效的。
參考文獻:
顧惠芳.育“三心”美德少年 創“和諧”校園文化[J].少先隊活動,2012(09).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