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巧虹
摘 要:口語教學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輸出能力的一種訓練,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與人交際的技巧,使自己的語言更具魅力,同時學會在交際過程中做到用心傾聽,讓自己的表現大方得體,從而給他人留下好印象,也為自己增強信心。
關鍵詞:小學口語;口語教學;有效方法
小學語文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基本語言能力的養成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甚至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影響。口語教學作為其中的一支,是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語言使用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實踐性強的特點。所以小學生的口語教學應被足夠重視,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打造出輕松易學的口語課堂。下面,我們淺談一下實現小學口語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已被大量運用于各種學科的課堂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也不例外。情境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具有較高的模擬性,很容易將學生帶入一種特定的環境中,給學生真實的體驗感,也就更容易激發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的熱情。以“我們能做點什么”這則口語交際題目為例,口語交際的主要內容是:“家鄉有哪些污染現象?”“談談它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我們能為保護家鄉的環境做點什么?”這是在鍛煉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使小學生將現實生活中對環境污染的看法轉化為正式口語交際中使用的語言。教師可根據此內容,收集家鄉未被污染前山清水秀的照片,然后將現在家鄉被污染的地方拍攝下來,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施將照片和視頻展現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描述對于未被污染的家鄉的感覺,以及對于當前家鄉環境污染的看法。教師還可以將那些環境被污染后又治理好的城市圖片展現給學生,通過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強烈對比,帶給學生以震撼,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決心,然后讓學生講述自己對于保護家鄉環境的看法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環境,使學生對口語交際的題目有所了解,否則學生只憑自己的想象,很難聯想到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性,也就沒辦法從心底里產生想要保護家鄉環境的真情實感,那么學生的口語交際課也就與現實生活脫軌,只能是紙上談兵,意義不大。
二、活躍課堂氛圍
口語教學尤其要注意打造出輕松的語言環境,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形成發散性思維,進而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暢所欲言,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可以全班參與的小活動,以活躍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緊張情緒。以“說說我自己”這則口語交際題目為例,教師可以先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性格特點、愛好等通過提取關鍵詞的形式寫成小標簽,然后打亂順序,再分別發給每個學生,然后讓學生依次向全班朗讀自己手上標簽的關鍵詞,進行全班競猜,若被人猜到標簽的主人,那么那個學生就要站起來向全班同學詳細地介紹自己,將標簽上的關鍵詞一一做出解釋。最后將沒被人猜出的標簽收集,找出標簽主人,讓其他同學說明標簽上的哪些詞語并不符合標簽主人的性格特點,然后讓標簽主人對同學們抱有爭議的關鍵詞進行解釋,或者由其他同學描述他們眼中的標簽主人,再解釋原因。這是一個全班都可以參與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不僅可以使課堂氛圍迅速活躍,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投入課堂討論,而且還可以使同學間更加了解,從而更加體諒每個同學。在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的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口語課的興趣,也為今后的交際之路鋪平了道路。
三、實現多維教學
口語教學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由于口語交際的情景千變萬化,所以為了追求真實感,教師要時常變換自己的教學方式,為每個口語環境打造出最適合的教學方式,以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以“描述人物外貌”這一課為例,為了避免小學生陷入描述人物外貌的思維定式,教師可以將這堂課命名為“你來描述我來猜”,為這堂課量身打造一款小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首先,教師將班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然后選出兩個小組對老師指定的人物進行描述,被描述的人物可以是班上的同學或者為多數人所熟知的明星,被描述的人物只能被兩個小組的描述者知曉,描述的語言必須是四字以內的詞語或成語。然后兩小組進行“競拍”,使用詞語最少的小組獲得描述資格,如果本小組成員未能根據描述猜到人物,則由下一組進行描述,以此類推,最終正確猜到人物的小組獲勝。成功小組繼續進行游戲,失敗小組則被淘汰。以記分方式,在游戲結束后選出優勝小組,給予獎勵。通過這種具有緊張感的小游戲,可以鍛煉學生對語言的錘煉能力,使自己的語言簡潔又有內涵,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容易獲得學生的青睞,也就易于得到學生的配合,打消學生認為口語交際課枯燥煩悶的固有看法,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
四、創建評判機制
很多語言沒有對錯之分,但不同的表達方法卻又確實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覺,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受,這也就是語言的魅力之處。口語交際的開設正是為了培養學生與人交際的技巧,提升學生語言的藝術性。所以,在口語交際課上,應該對于語言設置一個評判標準,以此來激勵學生努力錘煉自己的語言,掌握交際技巧。比如,可以將語言劃分為三個級別:表述信息級、令人欣然接受級和幽默趣味級。對于講話最基本的要求是說話者能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表述出來,并能被傾聽者理解;再高一點的要求,便是說話者能夠使用說話技巧,能夠讓傾聽者很容易地將自己的信息理解并能欣然接受自己的看法;最高層次,便是說話者能將尷尬的事或者令別人難以接受的事情通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人們對自己的看法付諸一笑。這是三個大致的語言表達級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量身創作幾個話題,然后根據學生的表現劃分級別,激勵學生對自己講話的不足之處進行提升。
口語交際的特點就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以教師要想讓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達到有效性的目標,教師就要在自己的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給學生打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寓教于樂,將課堂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從而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進行訓練,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谷開發.試論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