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新
作為一名教師,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教師在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沒有學習熱情,加之小學生活潑好動,約束力差,他們很容易分散精力。可是,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愛上數學課。
一、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嚴重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貪玩好動,對游戲有強烈的興趣,如果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應該能改變這一現狀。因此,在學習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將游戲與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我采用了“抽簽”的方式,首先我把準備好的題目事先寫在紙條上,然后讓每一排派一個代表抽取試題,這個學生抽到什么樣的題目,這一排的學生就做什么樣的題目,完成后,再以此類推。學生正是在游戲中產生了學習興趣,他們的學習熱情異常高漲。
二、游戲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新世紀是全球一體化的世紀,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和身邊的社會、團隊、同伴共同合作,可是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已經習慣了唯“我”獨尊,在生活中缺乏團結互助的品質,沒有集體榮譽感。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和合作意識,可是目前我們數學教學中的致命弱點是過于注重傳授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如果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則能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我這樣安排:全班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完成這樣的任務,一名學生表演起床、刷牙、上課、吃飯、看電視等動作,一名學生拿著鐘表撥時間,一名學生報時間、一名學生記錄,看哪個小組用的時間最短,做的最準確,哪個小組就是優勝組。這樣的游戲學生不合作是完不成的,因此說,游戲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游戲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踐出真知,知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得來的,今天我們學的知識就是前人實踐的結果,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是,現在的學生嬌生慣養,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自己動手,如果運用游戲教學法則能改變這一現狀。例如,在學習《找規律》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圖形讓他們找規律,學生要想完成這個任務,就必須動手操作,把有規律的東西放在一塊,這樣就很好地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運用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研究游戲教學法,讓小學數學課堂因游戲的加入而更加精彩。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