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朝
新課程改革要求音樂教學要回歸音樂教育的本性。但由于初中生相對于小學生已經(jīng)形成較為獨立的思維能力和理性情感,再加之其他文化課學習任務的加重和學生、家長對于音樂藝術教育的認識問題,導致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不盡如人意。
一、學生目前的狀況
1.學習興趣
大部分學生活潑開朗、天真爛漫,與城里的孩子相比,這一點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他們與音樂的接觸卻十分少。城里的孩子上各種各樣藝術興趣班,有的學舞蹈、有的學鋼琴等等。而據(jù)我了解,我們的學生卻沒有一個。所以,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得不是很自信,這一點七年級的學生表現(xiàn)尤其明顯。我也做過一個小的調(diào)查,我問過一個班級的學生,他們是不是喜歡音樂課,結(jié)果約有75%的學生都表示喜歡,當然也有說不喜歡的。還有的學生認為音樂是“非統(tǒng)考科目”不重要,只要學好語數(shù)外就好了。這些問題都說明:學生上音樂課的興趣是有的,只是學生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不夠,看法不對。帶來的后果就是課堂上學生不夠?qū)P模瑢τ诮處煵贾玫娜蝿詹蝗シe極大膽地參與完成。
2.學生基礎
學生的音樂基礎普遍很差。在七年級中能識簡譜的約占15%,能視唱簡譜的約為4%,能唱準音的幾乎沒有,能掌握課本中出現(xiàn)的樂理知識的學生約占10%,這些數(shù)字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目前我們學生的一些現(xiàn)狀。
二、課堂教學現(xiàn)狀與反思
1.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音樂課堂中音樂的學科特點還不夠突出
“音樂是情感藝術。”《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應滲透在各個不同的教學領域中。”這就要求音樂教學要以情入手,以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為核心來開展教學活動。但事實上,在平時教學中,我往往忽略了這方面的目標,只是為了簡單的教唱歌曲,或是完成自己的教學設計,把課上成簡單的唱歌課。所以,就造成音樂游離于學生心靈世界之外,無法讓學生在學習中與音樂產(chǎn)生共鳴,當然這樣的音樂課也就失去了音樂課的意義。
(2)音樂課堂教學不夠細膩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或我發(fā)現(xiàn)問題時不能很好地去解決,總是草草了事,表面看上去我是點到了問題,可其實學生并沒有很好地掌握。例如,在教學中學生遇到音高不到位,音不準時,有經(jīng)驗的教師可能會用手勢或圖示幫助學生理解,直到學生唱準。而我往往就是說一下:“這一句音不準,我們再來一次。”等之類的話。唱一遍后也不管問題是否解決又匆匆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當意識到這一點時,我也試著在課堂上這樣做:我用動作、表情甚至舞蹈去幫助學生理解,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的細節(jié),爭取做得更好。
2.針對存在問題的反思
其實我知道,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或多或少都與教師本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讓自己的音樂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我能實現(xiàn)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音樂課!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我的音樂課堂上去完成音樂課應該完成的使命。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