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韻 周玉清
摘 要:本文介紹了ERP的相關概念和管理思想,分析了ERP在實施過程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闡述了采用ERP管理方式給企業和社會帶來的效益,提出了一些建議來促進ERP在生產企業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ERP;生產企業;實現方法;企業管理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是整合了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于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其宗旨是對企業的人、財物、信息、時間和空間等綜合資源進行綜合平衡和優化管理,協調企業各管理部門,圍繞市場開展活動,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全方位地發揮足夠的能力,從而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ERP管理系統的目的就是實現企業內外的資源充分調配和平衡,達到人、財、物、產、供、銷全面結合與全面控制,實施反饋,動態協調,以銷定產,以產求供,效益最佳,成本最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經歷著深刻而全面的轉型,企業只有不斷創業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ERP系統集中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它對于促進企業改善業務流程、提高經濟效益以及管理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ERP系統的管理思想
ERP系統強調的是對產業鏈的管理,把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原材料供應商、加工部門、制造工廠、分銷渠道、客戶終端視為一個產業鏈,盡量減少庫存,增大流動資金。同時,敏感應對市場變化,預知市場,聯合產業鏈中的供應商和銷售商,形成新的產業鏈,組織生產銷售,占領市場,做到計劃生產與動態控制的統一。
二、ERP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ERP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出現的。世界500強企業無一例外地把ERP系統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并從中獲得收益。從90年代開始,以SAP、Oracle為代表的國際著名ERP產品進入中國,并迅速擴展。目前,國內應用較廣泛的有用友、金蝶、博科ERP等。在我國像上海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廈工集團三明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在采用ERP管理模式之后,都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是,也有一些企業雖然引進了ERP產品,但在與企業本身的融合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使ERP項目處于停滯、半停滯的狀態。例如西安某電信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就引進了ERP項目,由于二次開發的不徹底、不完善,該項目至今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
這些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一把手對項目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約束企業和職工來積極配合項目的順利實施,這是ERP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
2.客戶方項目組的人員經常變動,客戶操作人員的培訓不完善,項目推進緩慢。
3.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有大量的基礎數據整理工作,客戶操作人員嫌工作量大,進度沒有把握。
三、ERP實施方法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在推廣ERP項目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得到企業一把手的認可與支持
人們常說,實施ERP是一把手工程。因此在推廣ERP項目的過程中,項目經理要激發企業一把手的責任感,更新他的理念,使企業一把手認識到,為了實現企業的愿景目標,在兩化融合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是企業的必由之路。
在項目前期階段,要充分了解企業情況,明確ERP各個模塊的界定。明確告知企業一把手,該項目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價值增長點。要具體到相應的具體部門、作業流程上,細化到每一個可以執行的層面,只有目標明確,才能取得企業一把手的認可和支持,并且以后實施才會得心應手,為下一步項目實施做好準備。只有得到企業一把手重視和支持,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遇到的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困難才能有效協商解決。
2.ERP軟件系統的選型
ERP軟件系統的選型就是企業根據自身的經營規模和發展趨勢選擇最適合企業的ERP軟件系統,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力求簡潔實用,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在選型的過程中,企業要高度重視,成立項目小組,廣泛進行市場調研,就企業的需求和軟件的性能充分的交流,知已知彼、有的放矢。把企業的實際需求和ERP的標準邏輯相結合,來考察軟件的功能,在系統的開放性、使用上是否友好、性價比以及軟件供應商的經濟實力、技術實力、服務實力等方面做出評審考核,選擇一個“適用”的軟件產品,而不是選擇一個“最好”的軟件產品,最好選擇有成功用戶先例的軟件產品,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長,一般需要6個月的時間,有的甚至1-2年,不要操之過急。
3.ERP的實施原則
在ERP實施和應用過程中,企業高層領導的作用是十分重要,這關系到項目投資、企業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改變、項目的進展,對項目的成功負最終的責任。
在ERP實施應用過程中的因素關鍵有三,首先是人,是決定因素,涉及到高層領導和廣大員工。其次是數據,記錄各種物料清單、生產計劃、工藝流程等。再次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好的選型是ERP實施的保障。
4.實施計劃
實施ERP必須有一份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結合近40年來國外和國內實施ERP的經驗,構成了如下圖的實施計劃方案。
5.明確項目組織和責任
組建二級機構:實施指導委員會和項目實施組。實施指導委員會由總裁或總經理為首組成,指導委員會的委員由副總經理和項目經理(實施組組長)組成;項目實施組由各個部門經理和各部門的業務骨干組成。
指導委員會至少每月召開一次會議,聘請了具有實現A級ERP經驗的顧問,每月或每兩月到現場進行指導1-2。項目小組制定了完成ERP項目實施的詳細計劃,按天或周表示,明確職責并指定承擔人。項目小組要在至少每周一次的會議上根據指導委員會的意見修訂項目詳細計劃。
6.教育和培訓
教育和培訓在整個ERP的實施和運行中要貫穿始終。制定好相應的外部和內部課程學習內容。指導委員會和項目實施組的全體成員都要參加外部課程教育的學習,掌握和了解全局。內部教育學習面向操作人員和廣大員工,從而造就一批企業內部專家。
7.工作準則和數據
我們這里所說的工作準則是指關于生產規劃準則的書面文件、生產計劃準則的書面文件、物料需求計劃準則的書面文件、過程變更準則的書面文件。在制定這些工作準則的時候要做到科學規范,盡量細致。同時分解業務流程并不斷優化,使企業的管理從原來面向部門轉變為面向流程,按流程辦事,規范業務模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在處理數據時,涉及到的庫存數據、物料清單準確度要求要在98%以上。整個企業所用的物料清單格式統一,結構良好。工藝路線的準確度在98%以上。做到物料項目數據完整、合理,工作中心數據完整、合理。
ERP系統最紛繁復雜的莫過于數據的初次收集處理,企業一把手一定要下定決心,做好宣傳組織工作,督促相關部門整理基礎數據,做到詳實準確。
8.項目經理
作為ERP的項目經理應當對企業的人、事、物了如指掌,最好具有在公司多年的工作經驗,有先進管理理念和國際化視野,善于交流,德高望重。
四、ERP實施成功實例
在世界500強中,有85%的企業都在采用ERP的管理模式進行企業管理。在中國,更有90%的大中型企業使用ERP,成功案例舉不勝舉。諸如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等。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實施,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精簡了工作的流程,減少了流動資金的壓力,給企業帶來了顯著的效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企業要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管理工具。不能把實施ERP系統看作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是企業轉變經營機制的有效工具。同時ERP也不是目的地,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無止境的,因而ERP也是無止境的。我們只有從過去的實踐中吸取教訓,才會比前人看的更遠,做的更好。
參考文獻: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f0d00100bxdm.html
[2]http://www.firstacc.org/index.php?doc-view-865.html
[3]周玉清.ERP理論、方法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4]閃四清.ERP系統原理和實施(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5]周玉清.解讀ERP[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師韻(1968.07- ),陜西人,主要研究方向:軟件服務與管理,西京學院;周玉清(1943.03- ),天津人,主要研究方向:ERP、CIMS和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