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6日《醒獅國學》邀請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徐平教授為“山東大學國學大學堂”講授“《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徐平教授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由淺入深地剖析《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國學經典中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書。相傳是黃帝與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學的記述,但傳統上多認為此書成書于戰國到西漢。《黃帝內經》共十八卷,《靈樞》《素問》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內容包括攝生、陰陽、臟象、經絡和論治之道等。
《易經》是天之人道,主要強調志、健;《論語》是人之天道,主要強調修身齊家、以正治國;《孫子兵法》是人之人道,主要強調才智謀略、以奇用兵;《道德經》是人之地道,主要強調以道自然,以無事取天下;而《黃帝內經》則是地之人道,強調的是養、生,即生命通過養護等方法,達到最高水平。
課程主要分為“為什么要學習《黃帝內經》、理想的健康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天人相應養生觀、支撐生命的三種氣、五臟調和、百病全消”七大模塊。徐平教授講課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先簡單介紹了一下書籍作者、成書背景,隨后分重點解析《黃帝內經》內容,同時結合了適當的養生按摩手法。
對待《黃帝內經》應當做到五個字“誦、解、別、明、彰”,即從誦讀開始,慢慢理解、辨別書籍內容,最終達到明了《黃帝內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