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芹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構建積極向上的教學環境,塑造活潑生動的課堂內容,在愉快的氛圍中展開語文學習課程,借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高效性。
一、進入情境,攻克疑難點
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就是要學生攻克疑點、難點,真正掌握、理解課文主題內容。要使學生攻克疑難點本就不易,加之要熟練掌握全部內容,更是難上加難,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顯示其情景內容,強化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情感上掀起高潮,徹底解決疑難點,使學習更上一層樓。例如,《月亮上的足跡》這一篇課文,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插上本國國旗、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將紀念碑樹立在月球上及在月球上行走等場景是本文的重點,也是疑難點。教師在這一堂課上,可以利用多媒體,在適當的時候播放視頻,使當時的情景再現,教師從旁輔助解釋,學生在眼見為實的基礎上,更容易理解宇航員的行為和登上月球的重大意義,明白了這一突破是整個人類的巨大飛躍。教師借助多媒體提高學生聽、讀、理解、觀察和想象等全方位的綜合素質。
二、營造氛圍,感染學生熱情
以往的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普遍讓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但由于方言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學生不能都讀出感情,引起情感共鳴,朗讀教學模式往往不盡如人意。在制作多媒體學習軟件時,朗讀部分交給專業人員或利用網絡下載完成,普通話的標準、聲調的抑揚頓挫可以準確地傳達課文的情感基調,調動學生積極加入的主動性。此外,還要加入多媒體其他手段,比如音樂、聲音、圖片等,最大限度地渲染氣氛、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全文內容和含義。例如,在《安塞腰鼓》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支持,連續播放一群年青人擂鼓狂舞的豪放粗獷演出畫面,使學生真正體會火爆熱烈的腰鼓,感受黃土高原人旺盛的活力。教師引導學生傾聽那能震撼人心的鼓聲,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之情緒激動、興奮并迅速升溫,然后,再來朗讀此篇文章,必定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科技技術的主要成果,現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現代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有待繼續開發創新,展開更廣闊的天地。我堅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模式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遍布世界各地的教育教學領域,多媒體技術也會在不斷創新壯大的發展下,在人類的文明演變和教育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譜寫更美麗的詩篇。
參考文獻:
黃瑞作.淺談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及訓練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