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在新課程改革的沖擊下,聾校的語文課堂教學也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引導聾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愉快的合作。
眾所周知,我們面對的是一群聽力殘疾的聾童,由于聾童在學習活動中主要是以目代耳,其視覺很容易出現疲勞現象。因此,聾童在課堂上,很容易離開教師所講的內容,而將注意力轉向別的刺激物上去。那么,在聾校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保持聾生的注意力,讓聾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識呢?
一、在聾校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是字詞教學
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學字讀詞,不充分運用授課技巧,就很難吸引聾生的注意力,使其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沒有任何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低年級聾生受年齡和語言的限制,認識水平很低,只是對一些新奇的、刺激性強烈的、對比強烈、運動變化的事物產生興趣的特點,充分利用多種因素,創造條件,借助多媒體教學,讓聾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幫助聾生克服感知的片面性、理解的局限性和記憶的刻板性。讓聾生運用自己的感官投入感知活動,從多角度去感知知識和語言的材料,提高感知的準確度。學生通過各種感受器官,透過多媒體的作用與知識、詞語概念建立準確的認識。比如,一些實物可以讓聾生摸一摸,運用觸覺讓聾生懂得軟與硬;親自嘗一嘗,運用味覺來區分味道;運用嗅覺來聞一聞,學懂“香”和“臭”;戴上助聽器聽一聽,分辨一下聲音的“強”和“弱”;利用圖片和實物,看一看,分辨一下“紅”“黃”“黑”等等。這樣,多種媒體交錯運用,充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可以吸引聾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使教與學的積極性完善地結合。
二、聾校中高年級的講讀課文,重點是幫助聾生理解語句的意思,讀懂課文內容,分析課文脈絡結構
如果老師不能巧妙地引入課題,并巧妙地將課文內容引入一定的情境中,就難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難以保持聾生注意力的穩定和集中。在這種情況下,授課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并善于創設容易激起聾童注意的情境,以充分利用不隨意注意的有利方面,激起學生“情之所至,興趣盎然”的學習心態。比如,教材中有許多情節生動、故事性很強的文章,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具有好表現及模仿的天性,讓他們模仿課文中的角色演一演,幫助他們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在課時后期,學生疲勞了,情緒低落、興趣淡薄、注意力很難集中時,讓他們個人表演或分角色表演,不僅能使他們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穩定注意力,鞏固學習內容,而且可以達到領悟課文思想意義的目的。而且,課堂上笑聲、掌聲不斷,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使學習成為一種藝術享受。
總之,聾校語文教學,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根據聾生的身心發展及學習特點,多想辦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培養他們動腦動手的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