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章
摘 要:語文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在學習其他學科時,對教材內容和問題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把握,同時也要讓自己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應用;有效性
語文學習不僅需要學生自己下功夫,同時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使語文學習不能只是靠死記硬背,還要學會將語文知識靈活地運用。教師在平時教學時,也要注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使之與語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這樣,不僅會讓語文課堂變得多樣,也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期待。
一、有效教學情境的應用
語文學習不僅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應用,同時,更多的是要給人以心靈上的成長,尤其是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會讀到許多文章,不同的文章給人的感受是不盡相同的,或感動、或傷心、或歡欣等等,這也正是語文的魅力所在。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在教學中要適當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去學習,讓他們融入文章的情感中。
情境教學的創設,要注意使情境與教學內容相融合,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情境創設,初中階段,學生的閱歷不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以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情境導入,這樣也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能夠很快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社戲》時,因為作者描繪的內容距離學生的生活年代久遠,學生在之前沒有聽過或是見過,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中對文章中的內容并不能很好理解,尤其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這也造成了學生并不能很好地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時期,有哪些比較喜歡的游戲、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以及自己以前的好朋友等,引發學生的回憶,讓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這樣,對于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也就能夠感同身受了。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盡量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縮短學生與文章的心理距離,這樣學生就能很快融入教學情境之中。
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下的語文教學
語文是一門注重交流的科目,同樣的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閱讀,就會有不同的想法。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會讓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明顯,學生會從自己的角度去學習,學生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在不斷的自學中完善自己,這樣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協作式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鍛煉。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要考慮到教學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使相互之間的想法得到有效的溝通,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溝通,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以知道學生的討論情況,并對討論陷入僵局的小組提供幫助,在關鍵時刻,給學生適當的引導。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促進了學生的溝通,讓彼此之間有一個更為合適的溝通橋梁,相互幫助,相互進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如,《你一定會聽見的》是一篇非常有深意的課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是層層遞進的,文章的用詞也非常優美。在自主學習模式下,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首先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因為文章中涉及各種事物的聲音,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不同的音調,以人物對話的方式進行朗讀,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學生能感受到整篇文章的風格。然后再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文章的主題思想、語言特色以及自己最深的感悟等等。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是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
三、探究式學習方法的應用
探究式學習方式是一種比較積極有效的學習理念,它注重學生的個人成長,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自己的想法為出發點,進行問題探究,在探究過程中,使問題得到解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得到
培養。
在探究式學習模式下,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在不斷的練習中,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這一系列的過程探究。探究式學習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是受益終身的。
例如,在講《塞翁失馬》時,首先要讓學生通過課下注釋及討論自主學習,明白文章大意。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視頻,一段一段地播放,分別在塞翁不同的解釋前停下,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所看的視頻進行理解,最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文章寓意。這樣學生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就更加明了了。
總之,語文學習非常重要,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會讓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盧向陽.初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素質教育,2012(08).
[2]李會平.淺談對中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反思[J].學周刊,2010(06).
[3]杜俊峰.重視多元化教學培養多元化人才[J].成才之路,2013(2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