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新聯
摘 要: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如何對學生各方面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是每個語文教師所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多元化;具體化;內驅力
新課標指出:“閱讀的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關注其閱讀興趣與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習慣,也要關注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評價?!毙抡n標的出臺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我們的追求目標。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行,然而語文教學評價卻仍是課程改革的瓶領。有些教師為順應教學改革,在評價上也花樣翻新,但往往也流于形式,有作秀之嫌。從事多年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進而認識到要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語文教師在評價時要切忌“假、大、空”,力求“真、善、美”。評價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學生學習語文的現狀
有這樣一句口號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睂W生空余時間都用來做數學、科學。學習語文的時間少得可憐。學生閱讀名著及其他課外讀物的時間一點也沒有。教師更郁悶,教師興致勃勃地去上課,上課時學生總是無精打采,有的學生在聽,有的學生心不在焉,盡管教師認真地講,學生總是不理不睬。學生怕課堂上發言,怕回答的問題不夠精彩、怕教師批評,同學嘲笑。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很少發言,學生發言也相對集中在幾個優等生身上??偸悄菐讉€學生發言。上完一堂課教師也不知道什么滋味,學生學習語文也沒有內驅力。學習語文十分被動,學生背書應付了事。寫日記有的學生寫得很短,有的學生選材十分陳舊。有的學生寫的文章語言十分乏味,沒有真情實感。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如何對學生上課發言、作業、背誦、默寫、閱讀名著、隨筆等一系列項目進行評價,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需要教師長期摸索,探索評價的新路子。
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評價的內容不應只局限于一張試卷得分和一個問題的解答的對錯,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培養目標制訂切實的評價內
容。在注重知識、技能評價的同時。加強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內容的評價。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將作業完成情況、作業情況、作業正確率、作業字跡、技能掌握、上課聽講的態度、發言積極性、合作學習態度、學習心情等作為評價內容。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有助于學生從多個側面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明確學習的著力點,促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品質的養成。教師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和調整評價的內容。有的學生讀名著閱讀應付了事,不好好地閱讀,有的學生只看名著導讀,不看原著,對閱讀名著教師很難評價。將這一項評價可以交給同組學生互評,并可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復述小說的故事情節。通過一個月的及時反饋,學生閱讀名著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很多學生利用晚自習、下課等空余時間進行閱讀,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將教師的評價交給學生自己,同桌、組長、甚至全班同學,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避免教師評價的狹隘。如,語文的“口語交際”“聽寫、背誦與默寫”,聽寫可以由小組長聽寫,學生互批互改,這樣學生之間互相競爭,小組與小組互相競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由小組長一個人改,有時教師為了了解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讓學生重視字詞聽寫,教師把聽寫本收上來自己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有助于學生從多角度了解自己,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提高。
四、課堂評價語言的運用
課堂評價語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真正發揮其獨特的魅力,課堂上的評價語應不拘于一種形式,做到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具體地說,首先評價語言要準確得體,因根據學生的回答客觀、準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既對學生表現出色之處給予肯定,同時又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醒與糾正。其次,評價語言要生動巧妙。教師生動的評價語言會使學生激動不已、情緒高漲,同時課堂氣氛異?;钴S。即使學生的回答出現問題,只要教師運用巧妙的評價語言加以引導、幫助,不僅能糾正學習中的錯誤,避免學生的尷尬,還維護了他們的自尊。最后評價語言要講究機智有趣,以機智有趣的評價語言,活躍課堂,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捷和靈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評價方法的具體化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她人的贊賞,這是之所以有別于動物的地方?!睂W生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的成年人一樣,更想得到別人的賞識。上課時,無論老師嘶聲竭力地講,學生總是無動于衷,教師有時真的很無奈,自從實行新課程課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班級分成六組。每組取一個組名有“春花秋月”“紅色猩猩”等,六個小組開展競爭,每一節課把小組格畫在黑板上,然后進行記分,哪個小組學生發言,就給哪個小組加分,加分要根據學生回答問題是否流利,回答問題是否有自己的見解,如果是按參考書答案分數記少一點。自從開展小組評價以來,上課的氣氛變得活躍,沉悶的課堂蕩起漣漪,上課時紛紛舉手發言。如,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文中“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符,因為并非每夜都能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有的學生說;“這與作者心境有關,比較簡單的回答就記0.5分,有的小組有獨特的見解:這句話是說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也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處處可見,只要自己心胸開闊。這樣有見解答案就記一分。但有的小組學生發言會相當集中,有的學生也從來不發言,有的學生經常發言。老師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六、利用金、銀、銅卡積分評價
我們語文組組長設計了金卡、銀卡和銅卡,制成精致的卡片,金卡是金黃色的,銀卡是銀色的,銅卡是銅色的。采取積分的辦法換取三卡,如,上課發言、作業完成情況、背誦與默寫,隨筆等。每次及時完成作業并字跡清楚,正確率高的計2分,按要求背誦計2分,默寫準確無誤計2分。上課舉手發言一節課最高計2分,并根據發言的情況酌情扣分。隨筆記兩分,共計十分。一星期小記一次,得十分可得一張銅卡,得二十分換取一張銀卡,得三十分的可換取一張金卡。一個月公布一次,如得金卡的學生適當的物質獎勵?;颡劷o學生一本喜歡的書,用這樣的評價機制,課堂原來是一潭死水,氣氛是那樣的沉悶,學生是那樣無動于衷,教師提出的問題和他們好像沒有關系似的。現在課堂上漾起漣漪,整個課堂充滿歡樂的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讓學生主宰課堂,駕馭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親其師,信其道?!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習語文的一把金鑰匙,用激勵機制評價學生,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由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樣既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把課堂的主陣地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
教學是一門藝術,完善評價機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凸顯學生的個性,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又可以使老師從作業中解放出來,減輕老師的負擔。
參考文獻:
彭天翼.語文素質教育要激發學生的內驅力[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02).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