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黎
隨著當代生活的多樣化,知識信息的廣泛化,審美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美育也成為時代的客觀要求。對現代化的教育而言,美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美育是通過現實美和藝術美打動學生感情,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心端正。”那么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怎樣才能讓美育教育滲透其中,使學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同時又保持著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呢?筆者就以下兩點粗淺地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讓學生感悟美
牛津英語教材所選的課文都是文質俱美的文章,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這些文章不但趣味性很強,而且有一定的思想性,這和現代英語教育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的要求剛好吻合。比如,牛津英語八年級課文中王華不顧生命危險在火中勇救孫奶奶的課文,讓學生在學習過去時的同時還理解了助人為樂的美;在“觀鳥”一課中提到的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激發學生熱愛和保護自然的欲望,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靠的是人類美好舉動的呵護。還有牛津英語九年級中有關星座的課文,神秘的星座知識滲透了西方文化,提高了學生對西方文化美的鑒賞力。
所以,教師從多方面充分發掘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啟發、引導學生去感受課文中蘊含的不同的美,這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和內容。
二、優化教學設計,展示教學環節的形象美
教師應在英語教學中把握住要點,充分展示教學內容所包含的美,積極地引導學生反復感受和品味美。另外,要抓住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采取各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這也是美育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優化課堂中,教師通過精心安排教學步驟,巧妙設計教學內容,恰當使用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得益彰,和諧融洽。因為優化課堂的內容比較豐富,在此筆者就只選取兩部分內容粗淺地談談:一是板書設計,二是課堂活動安排。
1.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課堂教學思路的高度濃縮,也是教師對教材的一種藝術再創造。所以,它是體現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方面。現在教學大多使用多媒體教學,但是這種教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作為教師我們不僅不能摒棄書寫板書,反而要利用好板書進行教學。板書設計醒目,并恰當運用彩色粉筆和巧妙應用各種字體、圖形、表格等,都有利于形象地傳授知識,引導思考,加強學生記憶,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審美情操。因此,筆者在設計九年級上冊關于顏色和情緒的板書時,就是將粉筆顏色和表示不同情緒的顏色匹配起來。這樣,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顏色和情緒的關系,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下面筆者還將英語中“提建議的表達方法”板書安排如下:
Making suggestions
(1)Shall we go with Tom?
(2)Lets go with Tom.
(3)Why not go with Tom?
(4)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Tom?
(5)What about going with Tom?
[注:(1)上列各句中的畫線,分別用淺色粉筆畫出。(2)1~4句中的動詞go全用黃色粉筆書寫。(3)第五句中的about用紅色粉筆書寫,而going則以斜體書寫。]
這樣板書,不但可以讓學生通過板書的直觀教學,對當堂課上所學的內容一目了然,達到加深印象、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還可讓學生從精練的語言、優美的字跡、和諧的色彩中得到賞心悅目的美感享受。
2.課堂活動安排
在初中課堂中,活動安排較小學少了許多,但我們也應當將活動的美體現到課堂中來。課前的一首美妙的英文歌,課中的課文朗讀,或是小型課本劇的表演,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參與課堂的快樂。筆者在教授牛津英語的welcome to the unit & comic strips時,總會讓孩子們表演漫畫中的內容。一個學期中,我們學科組也會安排英語課本劇的表演比賽。這些教學手段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美的鑒賞能力。
總之,作為傳授語言知識的英語教師應立足講臺,向學生傳播美的語言,灌輸美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當讓學生在學英語的同時,不斷提高思想修養,增強審美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得到感情的升華,創造一個更加完美的自我。
參考文獻:
胡燕.論外語教育的美育功能[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5).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