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高見
摘 要:為了使一線的復式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新模式,蘭州大學的孫冬梅教授編寫了《復式教學支持策略》一書,為復式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提供了理論依據。“同動同靜”新模式的教學方法既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又將小組學習的合力發揮出來,同時又體現了“以大幫小”“以小仿大”的學習動態,它對復式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復式教學;策略;探索
下面就我對復式教學支持策略談一點粗淺的認識,望各位同
仁提出批評指正。
一、教學支持的含義
教學支持本質上是指校長支持教師的教學工作,通過教師的學習達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學支持的含義應該是校長和教師一起探討、分析并找出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質量和阻礙教師職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共同尋找改進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為教學提供最優化服務與盡可能的幫助。這里包含四層意思:(1)校長和教師共同探討教學活動;(2)找出問題;(3)解決問題;(4)提供服務與幫助。
教學支持是一項系統工程,可以分為學校內的教學支持和學
校外的教學支持。學校內的教學支持主要是校長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支持,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而來自學校外的教學支持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進行的政策與軟硬件方面的支持,如先進的教學理念、設備等。
二、復式教師的專業發展
由于參與復式教學的學校相對交通閉塞,規模小,所以復式教師既要承擔多課教學,又充當學生的生活教師,有一些還要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他們的工作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壓力負重如山,付出與回報的差距甚大。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復式教師專業發展的動機,是我們首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呼吁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關注邊遠山區孩子的教育,倡導他們將資金適當傾斜,改善復式教師的生活、教學條件。
2.學區要將復式教學納入年度教學常規管理中,成立以學區教研副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訂年度復式教學培訓計劃,在培訓中培訓內容要結合當地教師專業發展實際,先調查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選擇培訓內容,以提高復式教師的教學技巧和管理水平,力求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三、積極營造愛生校園環境
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潛伏著教育的力量,等待我們去發掘。我認為要營造復式班級的學習環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復式班集體的培養。在班級學生之間,教師可以鼓勵班級中能力較強的學生與需要幫助的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建立互助、關愛的小伙伴關系,幫助他們在課外開展各種活動,成立活動小組,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幫助他人。同時班干部的選擇與培養要注意高低年級互相搭配,合理分配職務。
2.要注重復式班班級文化的培養。班級文化既是班級師生精神風貌和學習風氣的體現,又在自身的不斷發展中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制定本班的規章制度和班級名片制作及其他活動,創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
四、指導復式教師進行教學研究與方法的創新
開展復式教學研究,對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提高各地區小學復式教學的整體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復式教學的突出問題是教師仍然在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觀指導下進行教學,方法陳舊;仍然采用動靜結合的教學方法,干擾嚴重,甚至有一個年級動到底或靜到底的現象,教學效率低下,多數復式班教育教學質量比單式班差。
作為校長或者教研員必須深入研究復式教學,首先是聽課、評課。在聽課前要有充分準備;組織教師聽好課;做好課后調查與評課,交流教學經驗,探討新的教法,提高教師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
復式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創新。
1.要善于使用“小助手”。教師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多培養幾名小助手,或者根據具體情況輪流做小助手,這樣,小助手既幫助教師檢查學生作業、復習情況,又能不斷提高自己。
2.為了節省時間,可以使用小黑板和小學具。如,在黑板上提前書寫要教學的生字、拼音、練習題等,靈巧輕便的數學小學具使難題被輕易解決。
總之,復式教學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但這又是一個機遇和挑戰,積極探索能夠適宜本鄉本校的復式教學之路,盡快適應“同動同靜”模式,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為新課改下的復式教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李劍峰.淺議農村復式教學[J].考試周刊,2013(08).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