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鐘 輝
把握新三板機遇 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
文丨鐘 輝
通過有效引導貴州省企業全方位、多領域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滿足其日益擴張的融資需求,減輕廣大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進一步實現全省中小微企業規模擴張,已成為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有效途徑。
隨著貴州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全省企業對金融市場的需求日益凸顯,其融資方式逐漸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擴張、由單純融資向融資與融智并重轉型。
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由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兩部分構成。場內市場包括主板(含中小板,下同)、創業板;場外市場包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證券公司柜臺市場等。(見右圖)
近年來,貴州省企業參與主板、創業板市場積極性較高,但由于全省企業經濟總量總體較小,工業產值整體偏弱,上市公司數量和質量與發達省份仍存在較大差距。截至2014年底,滬、深交易所共有上市企業2600余家,貴州省僅占21家,遠低于79家的全國平均水平。
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準的,繼滬深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也是我國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于2013年1月正式揭牌運營, 2013年12月31日正式面向全國受理企業掛牌申請。一年來,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增長了3.4倍,總市值增長了7.3倍,投資者數量增長了5倍,發行次數為過去7年總量的2.9倍。
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圖
新三板等場外市場的啟動,給貴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拓展融資渠道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截至2014年末,全國新三板掛牌企業有1572家,其中貴州省企業13家,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位居第23位,未來還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成長型企業登陸新三板。
2014年1月,貴州股權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以下簡稱“貴州股交中心”)的正式運營,為場外市場建設增加了新的生機。其與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天津股權交易所一樣,同屬于區域性股權市場,是貴州省搭建的資本市場投融資平臺。其融資門檻比新三板更低、更靈活,更多樣化,當前定位為以發展一級市場融資功能為主、二級市場交易功能為輔,通過創新產品來解決中小企業抵押物不足和股權質押難的問題,同時按照互聯網金融的思路,實現與機構間私募產品市場、柜臺交易市場的互聯互通。貴州股交中心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一年的發展,已成功吸引280多家企業掛牌,成為我國區域股權交易市場中的重要一員。
新三板降低了資本市場的準入門檻。國務院2013年12月發布了《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新三板主要服務于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國務院對新三板的全新定位,使得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從以往的成長后期和成熟期前移到創業期和成長初期,有助于帶動社會資本對創新體系的支持和前移,促進中小微企業以較低成本進入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
對于中小微企業的掛牌上市要求,新三板不設財務指標,對企業經營及財務狀況不做實質性判斷,通過設立“發行豁免制度”(發行豁免制度指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后股東人數累計不超過200人的,豁免向證監會申請核準。)降低中小微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門檻,有效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目前,新三板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效應初步顯現。統計數據顯示,新三板中95%左右的公司是中小微企業;從股東人數看,掛牌企業平均股東人數27人,10名股東以內的公司占比52%左右;從財務狀況看,營業收入在5000萬元以下的公司占比54%,凈利潤在500萬元以下公司占比63%,整體呈現出小而多元的特征。
新三板拓展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新三板通過構建包括企業股權、債權、優先股等融資工具在內的直接融資體系,支持企業并購重組。對融資方式、融資時點、融資規模、融資過程、融資價格均不予干涉,由市場主體自主協商,充分體現了市場化特征。
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后信息披露更為充分、公司治理更加規范,有助于減小信息不對稱、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從而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并減小融資的風險溢價,提升掛牌企業的間接融資能力,降低了融資成本,促進了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有機融合。統計數據顯示,新三板企業掛牌一年后銀行貸款余額平均為1131萬元,較掛牌當年年末增加7成;掛牌一年后債務融資成本平均為7.2%,較掛牌當年下降13.1個百分點。
新三板有助于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新三板作為全國性資本市場的基石,已經逐漸成為地方特色企業向外展示的有力窗口。一些地方特色企業通過在新三板上市,提升了企業形象和認知度,拓寬了企業經營渠道,同時由于公司治理日益規范,品牌效應日漸顯現,對于原渠道維護、新渠道開發、引進高端人才等方面都有較好的影響。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新三板對于打造地方特色名牌,促進地方龍頭企業發展,推動地方產業升級轉型方面正發揮積極的作用。
新三板等場外市場有利于為貴州省企業贏得后發優勢。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至今,滬、深兩市企業總數只有2600余家,且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上市公司數量偏少,大量特色鮮明、成長性高、潛力較大的企業難以通過場內市場發展壯大。而正高速發展的新三板和貴州股交中心可以有效滿足全省大量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貴州省物產資源豐富,農特產品眾多,民族特色鮮明,存在大量具有獨特發展潛力的中小微企業,如食品加工、旅游商品、民族制藥等特色企業,現階段到主板和創業板上市的條件可能還不十分成熟。因而更適合到新三板和貴州股交中心掛牌融資,借助場外市場進行融資,既可以提高企業規范治理水平,又能夠提升貴州省特色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整體上推進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實現資本要素的優化配置,為全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強力支撐。
借助場外市場進行融資,既可以提高企業規范治理水平,又能夠提升貴州省特色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整體上推進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實現資本要素的優化配置,為全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強力支撐。
當前推動貴州省企業全面參與新三板和貴州股交中心等場外市場發展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引導各類擬上市企業規范發展。中小微企業要對接資本市場、獲得資本支持,就必須加強管理、誠信經營,通過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省各有關部門、各有關金融機構要深入企業,引導企業規范發展,建立健全資本市場誠信企業數據庫,為融資企業的規范發展做好服務。
加大新三板和貴州股交中心的宣傳力度。我國是先有場內市場后有場外市場。場外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各種制度優勢尚未完全展現,有必要加大新三板和貴州股交中心的宣傳力度。同時基于場外市場的功能和規則與場內市場有著重大區別,有必要做好交易規則等方面的市場培訓,為企業結合自身特點選擇上市板塊提供政策參考。
加強對新三板和貴州股交中心等場外市場的政策扶持。貴州省針對資本市場的扶持政策目前僅限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對新三板和貴州股交中心等場外市場的上市企業尚未有所考慮,建議有關部門從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出發,抓緊制訂相關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幫助企業解決歷史遺留等問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場外市場融資發展。
加強與新三板戰略合作。要抓緊與新三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力爭實現符合條件的融資企業“先審先發”,加快全省企業掛牌新三板的進度。
引導貴州股交中心創新發展。要引導貴州股交中心盡快與其他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推動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掛牌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研發適合掛牌企業專項金融產品。
(作者單位:貴州省政府金融辦資本市場處 責任編輯/任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