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強
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已有千年歷史,鎮內擁有白龍寺、地藏寺、十里長街、南大房等歷史人文資源,先后榮膺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百強鎮、中國花邊之鄉、中國花邊民間藝術之鄉等美稱,2008年蕭山區花邊被列入浙江省非遺名錄,是浙江省傳統節日保護地。蕭山花邊有設計精巧、構圖精致、繡制技藝精湛的特點,產品銷往海內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蕭山花邊制作一般分設計、刷配、挑繡、整燙四道工序,有20余個環節,一些大幅作品由成千上百人集體挑織而成,是獨特的工藝品、實用品乃至收藏品。1972年迎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蕭山花邊廠為杭州機場貴賓室繡制了大型西湖全景窗簾,高達6米,寬18米,用線12萬支,手工挑繡達3000多萬針,被基辛格博士稱為“世界花邊之冠”。蕭山花邊被列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及國外王室宮廷的專用裝飾品,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現場表演蕭山花邊繡制技藝。
蕭山花邊歷史悠久,早在20世紀初,因瓜瀝一帶婦女擅長植棉織布、養蠶繅絲,以聰敏、巧手著稱,上海商人徐方卿(1919年農歷8月16日)便在瓜瀝組織了首批24名挑花習藝者,在瓜瀝鎮開設了第一家花邊廠——喬治花邊廠。據《中國實業志》載:“民國十九年蕭山花邊廠幾達三十余家,織造女工至兩萬多人,廠址集中于紫山東鄉之龕山鎮”。1929年成立瓜瀝花邊同業公會,1954年5月在瓜瀝鎮建立蕭山基層供銷社聯合花邊辦事處。期間以葛寒貞(家住瓜瀝老街217號)為代表的瓜瀝挑花女工多次去其他地區傳授挑花技藝,發展之勢非常迅速,從瓜瀝鎮為中心擴散開去,很快,蕭山花邊便如春蠶之絲在整個蕭然大地上繡出了一張碩大無比的“蕭山花邊”。20世紀70年代,是蕭山花邊的鼎盛時期,挑花女達30余萬人。
近幾年來瓜瀝鎮政府對蕭山花邊和蕭山花邊文化十分重視,圍繞蕭山花邊打造一系列工程,把蕭山花邊打造成為瓜瀝鎮的一張文化金名片。無論從蕭山花邊的技藝傳承、產業發展、普及推廣、文化挖掘等等,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是花邊大展示大展覽,2011年起,瓜瀝鎮積極組織攝影家拍攝瓜瀝手工花邊,通過參與活動,走訪民間,紀實采風,拍攝了大量的珍貴的花邊照片,再通過政府多方收集,形成了反映蕭山花邊文化的系列圖片。
第二是傳承基地建設量質齊升。3年來,瓜瀝鎮通過積極營造氛圍,積極投入,建立了系列傳承基地,以瓜瀝成校為主體的蕭山花邊師資培訓基地,主要方向是作為杭州市文化創新產業培訓項目,常年開展面向群眾的普及培訓,面向有一定花邊技藝的對象開展花邊傳承師資培訓。以瓜瀝鎮光明小學為主體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主要方向為學生的培訓;以蕭山花邊收發站(位于瓜瀝老街69號)為主體的蕭山花邊實踐基地,主要為花邊學習者提供實踐機會。3年來,全鎮累計參加培訓人數達15000多人次,三大基地建設為傳承、推廣、發揚蕭山花邊作出了積極努力。
第三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促針法傳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錫祥積極加入杭州市政府的“工藝和民間藝術薪火傳承計劃”,面向全國招收入門弟子,最終有4人入選成為大師嫡傳弟子。幾年來,4位弟子在趙大師的親授下,針法掌握多,技藝提升快,為蕭山花邊繁多針法不失傳作出了貢獻。
第四是花邊技藝傳承與理論傳承并行推進。3年來,在政府主導下,好幾本反映蕭山花邊綜述、傳承的書籍出版成冊。2011年,在《蕭山手繡花邊》基礎上,由政府主導,光明小學撰寫的《花邊》教材正式成冊并投入使用,教材圖文并茂,注重實踐,為蕭山花邊的基礎針法傳承提供了有效的教學載體。2013年《花邊》教材又成功再版。《花邊》教材還被浙江省文化廳、教育廳評為優秀非遺校本教材一等獎。2013年瓜瀝鎮人民政府、蕭山區花邊文化研究會主編的《蕭山花邊》文集,經過多方嚴格編審,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蕭山花邊》文集詳盡的記錄了蕭山花邊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準確的描述了蕭山花邊的工藝特色,充分表達了蕭山人對蕭山花邊的艱辛付出和深深眷戀,文集為后來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是深層了解蕭山精神,解讀蕭山文化的一把鑰匙。
第五是蕭山花邊收發站(位于瓜瀝老街69號)一直擁有一支幾千人穩定的挑花從業隊伍,產品遠銷意大利、美國、德國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依舊做好蕭山花邊的唯一守望者,為蕭山花邊非遺傳承做著默默貢獻。

第六是各級展示交流活動。3年來,組織參加了遠赴新疆的“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浙江志愿團系列活動”,廣州市文化交流活動,浙江博物館的杭州都市經濟圈手工藝展示活動,蕭山區博物館,蕭山花邊藝術館等蕭山花邊精品展活動等國家級、市級、區級展示、展演、宣傳活動,廣受好評。
第七是建設運營好“中國蕭山花邊網”。該網站(www.zgxshb.com)由鎮政府在因特網上建立的宣傳蕭山花邊文化的網站,也是蕭山區花邊文化研究會及下屬花邊企業在網上發布信息、介紹產品的平臺。2012年3月20日“中國蕭山花邊網”試運營,2012年4月5日正式開通。
第八是瓜瀝鎮政府充分利用中國七夕文化節設立“蕭山花邊節”,積極組織開展蕭山花邊比賽、花邊技藝傳承培訓、“巧手人”評選等系列活動,為蕭山花邊的推廣、發展打造了很好的平臺。
第九是瓜瀝各行政村、社區、企事業單位,自發組建蕭山花邊挑花組,開展花邊培訓,紛紛用花邊替代書畫作品、裝飾工藝品,來裝扮美化單位環境。更為可喜的是瓜瀝鎮大多家庭都用花邊作品來裝點家園,饋贈親朋好友,有些五、六歲的小女孩也能像模像樣地手捏花邊進行繡制,則是蕭山花邊藝術的生機和希望。
第十是在瓜瀝工業園區興建了如瑞豐漢藝、杭州博紡花邊等從事蕭山花邊生產的企業,他們將研究手繡花邊工藝,繼承手繡花邊精髓,積極探索蕭山花邊手工與機繡相結合的創新發展之路。
第十一是鎮政府成功舉辦了六屆七夕文化節、三屆蕭山花邊節,期間開展杭州市蕭山花邊培訓班、蕭山區“我與蕭山花邊”征文大獎賽、蕭山區手繡花邊大獎賽、蕭山花邊千人大展示等系列活動。可以說,蕭山花邊在瓜瀝鎮具有廣泛、扎實的群眾基礎及專業隊伍,并且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煥發著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