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江 董憲軍 李鵬 關永杰 孫海洋
黑龍江在經濟發展長長期處于落后水平,這導致黑龍江農村建設和農民發展工作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和落后的實際問題,綜合地看,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問題,一是,對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的宣傳出現力度不足,難于整合政府、社會、農民的力量,形成對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的支持。二是,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質量不高,當前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存在針對性不強、時間安排不當、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手段落后等實際問題,但與滿足農村培訓工作的實際需要。三是,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項目監管不到位,監管體系、項目資金存在較大的漏洞,不能滿足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的實際需要。而在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的實際層面上,培訓項目少、管理不嚴格導致培訓效果差的傳統問題依然存在,使農民對農村培訓工作的積極性不高,阻礙了農村培訓工作的開展和深化。
在黑龍江廣大的農村存在片面的政績觀導,這是導致農村培訓工作問題的主要政府方面的原因,在苛刻的GDP政績考核下,農村培訓工作因為見效慢而被政府所忽視,政府沒有對農村培訓工作問題的緊迫感,缺乏對農村培訓工作問題的責任感,影響了農村培訓工作的開展。在黑龍江,農村培訓工作沒有得到專項財政保障,導致基層機關對農村培訓工作沒有積極性,限制了農村培訓工作的深入發展。此外,在農村培訓工作中存在內容、方式不適應農村具體需要的問題,黑龍江一些地區開展的農村培訓工作甚至出現了對農村基本情況的忽略,不但失去農村培訓工作的規范性和完整性,導致農民對農村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出現農村培訓工作問題。
從農民的切實利益和發展的角度看,黑龍江部分區域存在農村培訓工作機會成本過高的實際問題,由于農民存在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識、新技術能力弱,培訓質量和效果受到一定影響,導致一些農民不想參加農村培訓,影響農村培訓工作功能和價值的發揮。當前農村培訓工作中還存在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導致培訓信息不通暢,有培訓需求的農民對培訓項目不了解,不知道政府有哪些適合自己、對自己有用的培訓項目。在歷史的農村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讓農民對農村培訓工作心有余悸,特別是在金融、工商、稅務、土地等多單位沒有對農村培訓工作問題沒有協調和整合,甚至農村培訓工作處處碰壁,這會大大挫傷了農民參與農村培訓工作的積極性,對農村培訓工作造成現實性的傷害。
要加強對新型農民培訓的宣傳投入,使新型農民培訓的監管納入到政府職能范圍,列入到社會法制化軌道,這樣有利于新型農民培訓的監督,同時也有利于對新型農民培訓的把握,還能夠實現政府對新型農民培訓投入的不斷提升。黑龍江建立起政府為投入主體的新型組織,通過政府的行政體系特色提高了新型農民培訓的效率,做到對新型農民培訓質量的保證。
要從新型農民培訓的上層級建設出發,建立起新型農民培訓的管理機制和監督體系,使新型農民培訓落實在政府和專門機關的監管體系之下,這有利于加強對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的領導,也有利于把握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的方向。黑龍江提出了引入第三方監督制度監管新型農民培訓的思考,通過會計師事務所展開對新型農民培訓工作資金的審計,同時引入新聞監督機制,做到了對新型農民培訓的有效監管。
新型農民培訓中要結合各地的特點和農民具體的需求不斷推出新型農民培訓模式,發揮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的組織和帶頭作用,形成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不同層面的新型農民培訓模式。例如:黑龍江地方政府為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的技能需求,展開餐飲、建筑、工程類的新型農民培訓工作,通過對新型農民培訓的模式創新,構筑出定單培訓的樣式,不但解決了農民的需要,同時也降低了農民走出農村的門檻與代價。

在新型農民培訓工作中應該告別傳統的行政區域和血緣關系平臺,要加快專業性農村合作組織的建設,建立起高度組織化、高度專業化的新型農民培訓結構,將農村和農民進行深層次地解構與組織,為新型農民培訓的效率和質量提供保障。要在新型農民培訓工作中引入大型農業企業和龍頭企業,構建適于農村和市場的新型農村組織模式,使培訓、生產有機地整合,形成農民與企業的新型關系,構筑利益、風險、價值的共同體,推進新型農民培訓向更深層次發展。
在新型農民培訓過程中要突出農村的主戰場和農民的主力軍作用,要注意發揮和培養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從農民的關注和農民的需要入手,將農民自我發展與新型農民培訓相互聯系,真正做到對農民和農村發展的保證。要在具體的新型農民培訓中突出對不同層次和不同水平農民的針對性培訓和教育,要優化新型農民培訓的內容、方式,從課程設置、崗位設立和培訓要點上出發,適應不同農民的不同需要,使所有農民得到新型農民培訓的有效發展。要針對農村具體實際需要展開新型農民培訓,提升新型農民培訓的實用性,使農民學習、生產、生活做到有效同時,激發農民參與新型農民培訓的熱情。在新型農民培訓中要注意到技術、市場的發展方向,要把握農民需要和培訓工作的脈搏,構建新型農民培訓機制,使農民的專業技能、經營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深層次地反映出新型農民培訓的綜合價值。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農村土地資源量大,農業人口眾多是黑龍江的基本特色,展開新型農民的教育、培訓工作是黑龍江建設新農村的基本途徑,是加速黑龍江經濟、社會、政治發展重要保障。當前黑龍江在農民培訓中存在各類問題與隱患,導致新型農民培訓難于更好地落實,對黑龍江農民深層次發展和農業全面進步的制約性日趨明顯。應該從黑龍江農民培訓問題深層次探究出發,探究新型農民培訓與黑龍江農村工作深層次地結合點,形成新型農民培訓的策略與方法,為深化新型農民培訓的創新,建立高效率、高質量新型農民培訓機制,為加速黑龍江農業與農村發展提供資源性、基礎性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