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莎
孩子的身高增長除了受遺傳因素影響外,后天的營養和運動等環境因素對其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家長們在如何促進孩子身高增長的問題上仍是一知半解。有時候,一些錯誤做法甚至會導致孩子長不高。
孩子正常發育與否的衡量指標
兒童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形態和各部分比例變化很大。充分了解兒童各階段發育的規律、特點,正確評價兒童生長發育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予以適當的干預,對促進兒童的健康生長十分重要。最常用的評價兒童體格生長狀況的指標為體重、身長。
體重是體格生長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反映營養狀況最常用的指標。兒童的體重增長非等速增加,年齡越小,增長速度越快,其增長具有一定的規律性。1歲以內的嬰兒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正常足月嬰兒在生后前三個月體重增加速度最迅速,平均每月增加約1~1.2公斤,生后3個月的嬰兒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2倍;嬰兒3~6個月時每月體重增加約0.5~0.6公斤;6~9個月時每月平均體重增加0.25~0.3公斤;9~12月時,每月平均增加體重0.2~0.25公斤,至1歲時體重增加至出生時體重的3倍,2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體重的4倍;2歲至青春期前體重增加減慢,穩速生長,每年增加約2公斤;青春期開始后體重又猛增,年增長4~5公斤,持續2~3年,是人的一生中第二個生長高峰。
身長的增長規律與體重相似,年齡越小增長越快。出生身長平均為50厘米,生后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生后前3個月身長平均每月增長約4厘米,3~6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厘米,后半年每月增長約1厘米,1周歲達75厘米;第二年生長速率減慢,平均約11~12厘米,2周歲時身長約87厘米;2歲以后至青春期前每年長約5~7厘米。青春期再現生長高峰,男性1年身高約增加9厘米,女性約8厘米。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各項發育指標的監測非常重要,即孩子的身高、體重與同齡人相比,是不是在正常范圍?每年增長了多少?這些數據都很重要。建議家長們在孩子生長發育期間,務必要至少每半年為孩子準確測量一次身高、體重,并對照兒童生長規律,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了生長發育風險。如果發現孩子發育異常,應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
孩子比同齡人矮小的檢查及治療、調養方案
如果發現孩子生長緩慢或者個子比同性別同年齡的孩子矮小,務必要提高警惕,及早去專科就診,進行血生化、甲狀腺功能、染色體核型分析、生長激素和骨齡測定、腦垂體的影像學檢查等,尋找生長緩慢的原因,及早發現問題。在臨床上發現,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身高低于正常人時,誤認為孩子身高增長要到十七八歲,沒有必要過早干預,因此到了孩子十五六歲時才到醫院檢查。此時往往為時已晚,一旦骨骺線閉合,再權威的專家也無能為力。
預防孩子身材矮小,首先要注重營養,合理充足的營養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要注重科學喂養和各種營養素的合理搭配,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二是加強運動,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最有效的方法。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骨骼生長,肌纖維變粗,還可消耗多余的脂肪,預防肥胖。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來選擇運動項目,以彈跳、伸展運動為最佳,如跳高、跳繩、游泳等。三是保證充足的睡眠。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所以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長高。同時,還要注意觀察異常的生長情況。如骨齡落后或提前,性激素水平較高,發育前已偏矮,發育中又無身高突增者,要及時到專科就診。
孩子增高過快應觀察孩子第二性征是否過早出現
8個月的女嬰乳房開始發育、2歲的女孩出現外陰出血,這些讓人難以置信的癥狀,近年來在兒科內分泌門診屢見不鮮。原因何在?
其實,兒童性早熟發病的原因,除了神經、生物、內分泌激素分泌紊亂以外,環境因素更為重要。孩子們愛吃的的小零食、飲料、快餐等含有一些添加劑,甚至有些家長總擔心孩子營養不良,買一些保健品、補品給孩子補充,由此病從口入,不僅影響了孩子們的食欲,更為嚴重的是孩子攝入了大量的外源性性激素,加速了骨齡成熟,影響了正常的生長發育過程。
孩子的身高增長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在青春前期出現了身高突增,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征的出現。目前認為,女孩在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10歲前出現月經初潮;男孩9歲前有睪丸增大,陰莖增粗,12歲前出現遺精,即屬于性早熟。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發育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早診斷、早治療。
孩子過于肥胖對生長發育的影響和調節辦法
近年來我國兒童肥胖發生率猛增,與孩子們不良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有密切關系。如食用高脂快餐、飲料、甜點等“垃圾食品”;家長營養知識的缺乏,逼迫式勸食,重肉輕蔬、過度喂養;體育活動少,運動量小,以看電視、玩游戲等靜坐為主的生活方式增多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胖一點,營養好,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其實是不正確的。
兒童肥胖可以給生長發育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肥胖兒童體內蓄積的過量脂肪使腦垂體后葉脂肪化,阻礙促性腺激素和生長激素生成,從而危害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生殖發育和性發育成熟。女孩肥胖可出現青春期提前,過早乳腺發育及過早初潮,比普通孩子略提前1~2年,提前生長加速,骨齡加速成熟,影響最終身高。男孩肥胖易出現小睪丸、小陰莖,生殖器發育停留在兒童期。
正確處理飲食調整和體育活動的關系是控制體重的關鍵。運動是增加消耗、防止熱量在體內積累的有效途徑,但一定要持之以恒,保證足夠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合理地控制飲食,從平時的一日三餐做起,少吃甜食、快餐等高熱量、高脂肪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粗糧,要平衡膳食。家長應為孩子創造一個有規律的生活環境,注意飲食、睡眠、運動等各方面的調節,從而避免肥胖的出現。
孩子過于瘦弱可能是營養不良
孩子食欲不佳、身體瘦弱等亞健康狀況,也會影響體格的生長發育。建議要充分保證孩子身體營養物質供給,多樣化食物合理搭配,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水分,少吃零食和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不挑食、偏食,不強迫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孩子身體各器官正常發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身體吸收代謝各類營養素的能力。
重視兒童生長發育監測,早認識,早預防,全面了解孩子的生長狀況,調整日常的飲食、運動以及生活習慣的培養,孩子才會健康茁壯成長。千萬別因為我們的疏忽大意,給孩子造成莫大的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