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和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為方便快捷輕松的生活方式。其中交通的快捷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今汽車對于人們可謂是一種最快捷的交通方式,而承載汽車的道路更是成為了國家的重點發現對象,國家和社會漸漸的將目光轉向到了道路工程上來,而本文章則是主要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道路工程一線施工人員的心理溝通方法。只有施工人員擁有良好的心態,正常的工作,才會為國家和社會建造更為優質的道路。
關鍵詞:交通;道路工程;施工人員;思想;心理溝通;方法探究
一、當前道路施工人員面臨的思想心理問題
在當今這個生活速度高速運轉的社會,人們的壓力也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而變得非常大,把人們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人們就無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從而造成一定的問題和麻煩。而對于公路工程的一線工作人員來說,由于社會各界的紛紛輿論和相應部門對于公路工程的管理不夠嚴謹,因此導致了一些問題的出現,其中比較嚴重就是一線施工人員的思想心理收到嚴重的破壞,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公路工程一線施工人員的思想心理的變化出現的問題。
(一)施工人員工作壓力大
由于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無休止的追求生活上的快捷,因此,導致了公路一線施工人員的工作量非常大,可謂是“一人兼數職”,同時,再加上國家和社會上的催促和輿論,對于施工人員就完成了身體上和心理上強大的壓力,而對于施工工作完成了一定的困難和問題,就會導致工作效果不佳,延長工程結束時期,而一旦這樣,政府和社會又會催促,再一次給一線施工人員造成壓力……如此造成惡性循環,對于公路工程造成麻煩。
(二)施工人員待遇低,發展空間小
對于公路工程工作而言,由于該項工作是國家和一些當地政府負責主持建造的,因此,相對而言,工資待遇相對就會比較低,休假也會非常少,再加上工作量大,甚至可以說無休假。同時,在公路工程中工作,發展的空間也會比較小,與其它崗位的從事人員會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在思想和心理上對一線施工人員造成一定的落差感。
(三)管理部門注重效益,輕視施工人員思想
國家和政府有時會一味的重視公路工程工作的效果,注重項目造成的日期,一味的追求項目進度,而忽視了公路工程一線施工人員的思想和心理上的變化和問題,從而導致了一些工作無法及時完成,一些工作的落實不到位,在公路工程項目中總是出現一些小問題。從而對工程項目完成一定的困難,導致延期。
二、一線施工人員思想心理溝通方法探究
一線施工人員對于公路工程工作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他們直接關系著公路工程是否能按照約定期限完成,同時,他們也直接關系著公路工程完成后的質量問題,也就間接與人們的生命財產有些一定的聯系。而思想心理是支配一個人只為的主要因素,因此,幫助公路工程一線施工人員培養健康的思想和心理是至關重要的,而對于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質最為簡便同時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溝通,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該如何與一線施工人員進行溝通。
(一)培養情感,贏得信任
贏得他人的信任是發展一項工作最為重要的,只有你贏得別人的信任,別人才會為你、為你的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只有你贏得別人的信任,別人才會一直跟著你,不會背叛你。因此,要想與一線施工人員溝通最初就要贏得他們信任,我們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盡力去照顧他們,在閑暇時也他們交流,給他們營造一個家感覺,讓他們感覺到溫暖,從而在此過程中,為贏得他們的信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與施工人員共同進退
要想和公路工程施工人員交流溝通,幫助他能培養良好的思想和心理,首先就要和他們融合到一起,而融合到一起的最好辦法就是和他們時時刻刻生活在一起(包括吃飯和住宿),要讓他們感覺到管理人員和他們是一樣的,要讓他們感覺到親切感,不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卑感和,要誠心誠意的關注、關心他們,從內心上接受他們,愛護他們。
(三)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俗話說“無制度不成方圓”,因此,對于公路工程一線施工人員的管理也要遵循一定的制度,但是,對于這個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員要與施工人員共同遵守,以一種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要讓一線施工人員感覺到自己和別人一樣,并不低人一等,從而在心理上擺正心態,在思想上變得積極。同時,制度的建立也要充分考慮一線施工人員的具體狀況,采取具體的措施建立特定的制度。
三、總結語
作為道路基礎設施而言,公路工程是一項規模比較大、工程時期比較長工作工程。因此,公路工程的一線施工人員的思想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健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施工人員有些良好的心理素質,才可能更好的為公路工程服務,因此,相應的管理人員要經常的與一線施工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思想心理狀況。
參考文獻:
[1]楊楓.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 建筑安全, 2012(01) :54-55.
[2]徐海紅.揭秘溝通管理[J]. 施工企業管理, 2009(08):12-13.
[3]吳能全,陳麗明.企業跨部門溝通的障礙與對策[J].現代管理科學,2008(06):61-62.
作者簡介:呂維棟(1976-),男,漢族,山東臨清人,研究生,碩士學位,畢業于聊城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為公路職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