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茹
【摘 要】素質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培養新型的社會所需人才,他們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因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學要緊緊地圍繞著創新精神和能力來進行教學。小學語文學科屬于基礎學科,它的能力培養影響到其他學生的能力培養,決定著其他學科的發展,我們充分利用好語文學科就會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更能有利于其他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們要認真研究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充分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潛能,給學生營造最佳的學習情境和氛圍,讓他們的主觀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方法探究
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素質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培養新型的社會所需人才,他們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因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學要緊緊地圍繞著創新精神和能力來進行教學。小學語文學科屬于基礎學科,它的能力培養影響到其他學生的能力培養,決定著其他學科的發展,我們充分利用好語文學科就會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更能有利于其他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們要認真研究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充分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潛能,給學生營造最佳的學習情境和氛圍,讓他們的主觀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和提高。下面就結合自己所從事的教學談談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一、激發創新興趣
學生能夠具有創新的精神。興趣就是要在教學中使學生和老師都處于極其興奮的狀態之中,老師非常喜歡講課,學生非常喜歡聽課,整個課堂教學沉浸在歡快、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他們會激發自己的興趣點,使自己的情感。態度都能和教師相互融合,形成一種師生共鳴感。首先要使他們能夠對知識感興趣,當他們有了興趣之后就會努力鉆研這個東西,就會對此探究深化,或者是有各種的想法。所以,我們作為教師的要激發學生的創新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真正地展開想象。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只要大家認識思考、探究,一定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比如我在執教如《畫秋天》一課之后,就領著孩子們道野外去找秋天,讓他們拾落葉,然后用拾到的落葉根據文章的句式寫一段話。孩子們通過到真的大自然中去了,他們看到了文章里所說的“菊花開了”景物,以及秋天的那些景物,像草兒凋謝了,樹葉黃了,玉米成熟了,等等。孩子們通過拾落葉,認識了各種樹葉的形狀。于是他們用落葉拼湊出了各種圖案,比如小貓、小狗、小鳥,還有小房子、書本等等,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于是造句子也很順利地造出來了,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非常感興趣,也體現著學習的主體性。
二、質疑啟思
小學生的特點是喜歡“問為什么”。這就是他們的天性,我們作為教師的不要因為這個厭煩學生,更不要不屑一顧、置之不理,這樣就會打擊學生的創新思維。質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一把鑰匙。只有通過它才能啟發孩子們的智慧之窗。因此,我們要多創設一些孩子們喜歡問問題的教學情境,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進而培養他們善用思考的良好習慣。我們要按照孩子們已有的知識和教學目標來設置一些相關的問題,使他們能夠既感到可思,又能夠不為難,由此激發他們對問題的興趣感,促發他們的探究意識和欲望。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來設置問題的情境,比如采用知識生活化,演示的比較,故事誘思、圖片操作、競賽或游戲等方式,使孩子們喜聞樂見,深感興趣。當然我們還不能忘記對學生要尊重、信任,要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以微笑、誠意、友好的神態和感觸。多多去鼓勵孩子們勇于發問,對那些學習差生不能嘲笑和諷刺,要給予他們希望和鼓勵。
三、提升評價的效能
有個教育家曾經說過,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其實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每個人都有比較大的內在動力,當他們能夠遇到外界的刺激后,或許就會迸發出一種超級的能量,就會有著質的飛躍,思維的潛能就會得到開發,創新精神也會出現。反之,我們若是對一個人進行諷刺打擊,就會使這個人情緒低落,會出現消極不求前進,也不會有創新的精神。所以,我們教師要把握住對學生的正確評價,要改變傳統的那種教師一統天下的評價習慣,不能有一棒子打死學生的回答,要以賞識的教育風格去對待每個學生,要對他們進行積極地鼓勵和表揚,通過自己的評價使學生有一種榮譽感,迸發出進取上勁的意識,學生就會去積極想象,創新思維就會涌動,創新精神就會激發。因此,我們要多給學生陽光的評價,使他們處于一種興奮進取的狀態,讓他們充滿信息和勇氣,學生就會能夠達到創新的程度。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主旋律,我們在教學中決不能忽視這個重要問題,它涉及到我們的中華民族能否振興騰飛,能否培養出來合格的有用人才。我們作為教師要更新觀念,提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去捕捉學生的創新火花。在語文教學中要利用各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創新教學之中,更好地造就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