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東北電力設計院,長春130021)
芻議火力發電廠運煤轉運系統粉塵治理措施
白露
(東北電力設計院,長春130021)
摘要:近幾年來,為積極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號召,水力發電作為一種相對環保的發電方式得到了大力發展,其他一些新興能源業開始逐步運用到電力市場。但是,受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和水力發電技術的影響,現階段,火力發電(thermalpowerthermoelectricitypowergeneration)在電力市場仍然占據不小的份額。火力發電主要是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材料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但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燒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嚴重污染環境,據不完全統計,裝機容量為2*600MW的燃煤電廠,每年消耗的煤炭總量高達300萬噸,燃燒的煤炭釋放的有害氣體多達10萬噸。因此,研究火力發電廠運煤轉運粉塵處理系統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對改善火力發電廠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火力發電廠;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不足;改善措施
現階段,火力發電是我國的主要發電方式,但是在火力發電系統中,運煤和儲煤量受煤粉塵土污染的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煤粉塵土污染越大,運煤和儲煤量越大,同時,當采用劣質煤進行發電時,煤炭消耗量會更大,產生的污染氣體量越多。由于發電用的原煤表面含水量較低,原煤在轉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當粉塵自重較輕或者在風力的作用下,會飄散到火力發電產運煤系統和產區的工作環境中,大大的影響了火力發電機組的工作效率和產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在火力發電產中雖然配備有機械除塵系統,但是,機械除塵系統只能夠減少粉塵的散發程度,不能夠多大多數的粉塵進行控制,因而其對粉塵的治理效果不甚理想。
本文將重點從火力發電廠運行管理,工程設計和相關的管制制度等方面分析火力發電廠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存在的問題。
1.1環保意識不足導致對運煤轉運系統粉塵污染問題的重視不足
雖然近幾年來國家不斷號召企業積極響應持續可發展戰略,并大力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但是,受傳統企業發展模式的影響,大多數火力發電產環境保護意識還比較薄弱,同時,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會盡可能的減少粉塵處理設備的裝置,減少建筑工程造價。另一方面,發電廠在建設初期的可行性研究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建設項目是否具有建設的必要性;在項目建設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工廠的正常發電;在建設項目正常運行階段的主要人物是實現建設項目的安全發電,這就達到,從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到項目投入運營階段的主要控制目標都沒有涉及產區的環境治理,導致火力發電廠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存在不足之處。
1.2對火力發電產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處在認識上的誤區
大多數火力發電廠人員認為只要在粉塵源頭配備適當的粉塵處理機械就能夠有效的控制煤炭轉運過程中的粉塵污染,其實不然。在火力發電廠中,由于運煤系統線長且面廣,運用的又大多是原煤,原煤的表面含水量較低,在轉運過程中,自重較輕或在風力作用下吹散到火力發電產運煤系統和產區的工作環境中。雖然運煤轉運系統中有機械除塵系統,但是機械除塵只能夠從某些塵源減少粉塵的發散程度,不能夠對擴散到工作區域的細小粉塵進行處理。
1.3火力發電產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系統設計和運行管理存在不足之處
火力發電產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系統設計和運行管理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除塵機械設備的形式選擇不當不同的廠區適用不同的處分機械設備和不同的機械除塵設備適用于不同的粉塵處理環境。如當燃煤所含揮發成分較多時,從安全使用的角度出發,不宜使用靜電除塵機械;
(2)先進機械設備的盲目引進和使用現階段,很多大型工廠都忽視了自身情況和機械設備的使用范圍,盲目的引進國外先進的除塵機械設備,其中表現尤為突出的就是忽視了某些國標形式的濕式粉塵處理機械只適合用作前置設備而將其作為單級收塵設備,導致不能夠滿足排放標準;
(3)對布袋除塵器的清理不到位,導致布袋除塵設備形同擺設;(4)除塵設備設計不合理,吸風口位置不滿足要求,運行期粉塵處理系統清洗和管理工作不到位,使系統的工作效率下降,導致有害氣體的排放量達不到標準。
粉塵控制目標:運煤系統建筑物室內空氣含塵濃度不超過10mg/ m3、室內空氣呼吸性粉塵濃度不超過3.5mg/m3、含塵氣體排放濃度不超過120mg/m3。[1]在總結以前經驗教訓和分析出的火力發電廠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存在問題的基礎之上,提出以下幾點解決措施:
(1)提高對運煤轉運系統中粉塵處理的重視程度。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管理的主要管理方式為“三管三控一協調”,其中“三控”之一就是環境控制。因此,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和施工管理階段,重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響應國家環保節能的號召,明確環境保護在工程項目全壽命管理其的重要性。同時可以采取適當的獎懲制度鼓勵重視粉塵處理的企業,嚴懲不夠重視粉塵處理的企業。
(2)對粉塵產生,發散和后期清理等采用適當的控制手段。如上所述,火力發電產廠運煤轉運系統中粉塵的發散,產生和后期處理都會對粉塵的處理效果產生重要影響,在各個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對降低粉塵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粉塵產生階段,可以適當采用表面含水量較高的煤炭或者是將煤炭在燃燒之前進行水洗,這樣不僅不可提高原煤表面的含水量還可以初步除去原煤表面的灰塵和自重較輕的粉塵;在粉塵發散階段,一方面可以適當減小火力發帶你廠運煤轉運線長度,縮小粉塵發散范圍,另一方面還可以運用適當的粉塵處理方式,對擴散到工作區域的細小粉塵進行處理;同時在粉塵的后期處理階段,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洗除塵機械和運煤轉運線,減少粉塵的積累量。
(3)規范粉塵處理機械的使用范圍和加強運行期的管理。明確每一種粉塵處理機械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標準,不亂用除塵機械,同時,規范粉塵處理機械的設計,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的設計吸風口位置,加強運行起粉塵處理機械的運行管理,提高機械的工作效率。
采取有效的措施處理火力發電產運煤轉運系統粉塵處理存在的問題,對改善火力發電產粉塵污染,改善工作人員工作環境,提高發電機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