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澕
【摘要】博物館、紀念館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文化水平的象征。在我國文化不斷傳播的過程中,博物館、紀念館肩負著重要的使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博物館、紀念館當前存在的管理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來共同探討。
【關鍵詞】博物館 創新 問題 現狀 必要性
引言:隨著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政策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民眾進入各個地區的博物館、紀念館進行參觀,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隨著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之后,很多棘手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隨著參觀人數越來越多,博物館、紀念館的日常管理工作將會變得更為困難,文物的安全管理、參觀人員的安全管理、館內日常維護工作都需要不斷完善。
一、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必要性
博物館、紀念館現有的管理體系并不利于現有博物館的實際運行,加之免費開放政策實施之后,原有的管理體系會對博物館的發展造成影響?,F階段博物館、紀念館在資金管理、人員管理、文物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博物館、紀念館的管理創新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
二、當前博物館、紀念館管理現狀與問題
1.文物征集經費不足
博物館、紀念館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文化展覽上,其還有文物收藏的功能。倘若沒有藏品,那么中國的文化也不能展示出來,也就失去了價值。為了保證博物館、紀念館能正常地發揮自身的作用,保證藏品能夠最大限度展示出文化價值,隨著我國實施博物館免費政策之后,國家補助的免費開放專項資金除了維持運行的費用外,用于文物征集的費用有限,并要專項申請。由于博物館、紀念館在征集文物的操作方法上較為復雜、耗時較長,加之文物征集費用無法及時到位,文物征集工作較難展開。
2.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博物館、紀念館是較為特殊的游覽景點,這里有大量的貴重文物,需要對這些貴重文物進行保護。因此,博物館、紀念館需要完善現有的管理制度,在保證文物不受到破壞的同時向大眾展示文物的文化價值。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隨著博物館、紀念館免費參觀的政策實施以來,人數愈來愈多,不僅會增加文物被盜的風險,還會增加踩踏事件發生的幾率。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就要完善博物館、紀念館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博物館、紀念館的安全、基礎設施設置、后期維護等方面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同時,博物館、紀念館的管理中一些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低,是造成博物館、紀念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又一因素。
3. 數字化建設不足
為了方便參觀者更好地了解博物館中的文物以及藏品的文化價值,各個地區的博物館都建設數字化博物館。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網絡安全等原因限制,導致數字化博物館建設進程較慢。各個博物館數字化建設還沒有一個具體標準。例如,相關學者認為,一旦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好之后,參觀人員就會在網上進行參觀,就像網上超市一樣,人們去實體博物館參觀的次數會越來越少,這樣文化宣傳將會更難進行。數字化博物館建設還會涉及到文物產權的問題,加之我國在信息數字化、法律等方面的制度較不完善,這也阻礙了博物館數字化的進度。
4. 缺乏文博專業人才
上文提到博物館、紀念館的管理制度缺乏,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博物館、紀念館專業的管理人才不足。由于博物館、紀念館的工作所涉及的知識專業性較強,這對館內的管理人員有著較高的工作要求,同時還需要工作人員擁有較強的責任心。但是目前的情況仍是不容樂觀,很多博物館、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不強,研究人才缺乏。同時由于某些地區的博物館、紀念館位置不佳,給招聘工作人員提供的薪水不高,很難招收到專業化、高素質的工作管理人員,這樣限制了博物館、紀念館的進一步發展。
三、博物館、紀念館管理體制創新研究
1. 規范管理程序
我國的博物館、紀念館在管理工作上應該借鑒國外博物館先進經營管理經驗,制定規范統一的文物征集制度,重新規劃館內工作的管理程序。例如,館內文物的安全檢查工作,開館之前的準備工作,閉館之后的整理工作,日??偨Y工作等等,都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程序,館內工作人員應該按部就班地工作。
2. 重視文物的預防性保護
文物一旦損壞就需要很長時間進行修復,加強文物的預防性保護是很有必要的。預防性保護要結合文物損壞的類型,根據實際情況完善現有的保存環境,防止損壞發生。同時,還應科學編寫文物保護方案,根據文物種類編寫文物保護對策。在此過程可以引入更為科學的檢測手段,這樣的保護方案才更合理。
3.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博隊伍
21世紀需要的是人才,尤其是像博物館、紀念館這種日常工作管理較為復雜的地方,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館內工作也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吸引政策。例如,博物館應該完善現有的招聘制度,提高招聘的條件;同時還要保證招聘過程公正、公平,讓真正的高素質人才加入到管理隊伍中去。除此之外,館方還應該加強各崗位人員的專業培訓,讓工作人員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汲取新知識,保證博物館、紀念館的管理工作不斷發展。
4. 細化管理措施
根據免費開放后觀眾人數多、人員復雜的問題,構筑一個人防、技防、物防完備的安全規范體系。例如,參觀人數增多,館方應該善于總結經驗,不斷完善現有突發性事件的預案。為避免踩踏事件、盜竊事件的發生,可以控制進入館內參觀的人數,分時間段開放博物館。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館內工作人員培訓,讓每個工作人員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熟悉針對各種突發性事件所制定的安全預案,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按照預案集結人員到位組織實施,使各項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
5. 拓展多元化投資渠道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的物質生活已經基本達標,越來越多人都希望通過參觀博物館、紀念館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對本國歷史的了解。博物館、紀念館在提高國人素質和精神內涵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國家應該進一步加大博物館、紀念館建設工作的投資,以保障日常工作順利進行。博物館、紀念館日常運營所需要的資金大部分是由政府提供,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吸引民間的力量對博物館進行投資,以此提升整體實力。例如,研發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產品,吸引民間資源,征集流失在民間的文物藏品,以公益性無償捐贈形式或以企業文化引入到博物館、紀念館的服務上,能夠更好地開展館內各項工作。
6. 完善數字化管理體系
數字化博物館、紀念館建設是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數字博物館、紀念館是實體博物館功能的再延續。為了增強這種功能,應打造更為數字化的管理系統。例如,設置數字文物展示器、館內文物藏品展示軟件、利用微博公眾賬號宣傳博物館資訊展覽動態等。與此同時,還應該建立更為完善的博物館、紀念館網站,開發掌上博物館軟件,完善數字化管理,貼近人們生活,符合人們自由發展的需要,更好地實現博物館、紀念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結語:總而言之,博物館、紀念館在我國的文化傳播工作中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博物館、紀念館的地位將會更為重要。因此,在日后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更應該重視其精神文明工作的建設,這不僅僅是社會各界的期盼,也是博物館、紀念館發展的必然方向。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館內工作人員應該根據本館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內容的完善,為博物館、紀念館日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魏保信.免費開放后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拓展與延伸—以蘇州博物館為例[N].中國文物報,2010-01-27(7).
[2]陳波,耿達.博物館免費開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藝術百家,2013(02).
[3]常翠芳.探討新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J].祖國.建設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