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53-02
孔子有弟子三千,或如顏回般地安貧樂道,或如子路般地直率勇猛,又或如子夏般地文采斐然。種種性格,種種專長,種種處境,孔子總能隨遇而安,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激活每一個學生的興趣與創造力。他跟學生那種“沂水春風”般地平等和諧,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著實讓人向往。在這里,課堂是老師的課堂,還是學生的課堂?已經顯而易見了。蔣薇美老師曾經倡導:“教育的使命是讓每一只鳥都歌唱,讓每一朵花都開放。”鳥兒歌唱,花朵綻放,那是因為沐浴著春風與陽光,有了樂趣與激情。我們的課堂如何才能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呢?用教師的機智來激活課堂,調動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模仿性的吟誦
模仿性的吟誦,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應該是讓讓文章回歸原汁原味,并摻雜個人個性的哪怕是夸張性的吟誦,貌似演課。它與小品、相聲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于這二類。因為它在把藝術搬進課堂的同時,又是有針對性的,脫離某些節目俗氣的那種吟誦。以文言文為例。傳統教學中“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經”,機械、刻板、陳舊,已經異化為令學生頭痛的緊箍咒了,更別說讓文本回歸本色了。
二、個性化的重塑
老祖宗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這里的“千曲”“千劍”更多的應該是指有繼承,有發展,有創新的解讀。要有創新的解讀,必需充分調動老師的思想、情感、個性以及各種生活經驗,對文本進行重塑,化難為易,把一個立體的多面的文本呈現給學生,助他們達到“立體的懂”的境界。
屈原的《離騷》,語言晦澀,時代久遠,學生難以理解。對于此類文,我們進入文本的起點一定要低,才能激發他們閱讀的欲望。任何文章,自有它的經絡,我們可以將此文進行分解:1.出身如何?2.降生如何?3.名字如何?4.才能如何?5.潛修如何?6.發展如何?7.行動如何?8.自然如何?9.心情如何?10.主張如何?11.壯志如何?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結合課文注釋,可用一兩個詞回答“如何”二字。答無定論,只要合情即可。因為有了脈絡,學生就有了方向感,不致于撞得頭破血流。等文本熟悉之后,此文就可以改編成一個現代應聘版的《離騷》。這是一個楚王招聘賢臣的現場見面會。屈原憑借自己的實力去應聘。自然他先陳述自己已有的優勢,然后介紹自己現在的心態與所為,即爭分奪秒,不斷地進修,力求完善,接著發表自己對楚國現狀的見解與認識,最后提出自己改良的建議,并說出自己發自內心的期望,希望自己能有一個施展的舞臺。我發覺,學生的潛能很大,還能對具體情節加以情景式的描繪呢!
三、活潑的聯想
在文學里,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相溶相依。其實,每一個人,都是生活著的藝術家,我們的學生也是,只是需要一個契機助其激發。在課堂點撥這一環節,這就需要我們緊扣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在兼顧內容和形式的同時,向貼近學生的生活傾斜,軟化由于知識積累的缺乏而直接導致的學生對作品解讀的困難。此時,我們語文老師的靈性就很重要了。
四、藝術性的加工
時代在發展,藝術也多元化,平民化,大眾化了。正在成長期的學生,對于這些都是充滿好奇與探究欲的。如果我們能把一些藝術元素植入課堂,諸如地理老師運用小蘋果歌曲進行教學,英語老師運用《爸爸去哪兒》的模式安排課堂,歷史老師運用穿越劇的形式組織學生識記知識點一樣,我們語文老師運用起這些手段來應該是有著更加得天獨厚的優勢。
《林黛玉進賈府》一課中王熙鳳的形象,家喻戶曉,所以很難駕馭。如何讓學生覺得有汁可吮,有味可嚼呢?在課堂導入部分,我則運用了一首自己改編的歌曲《鳳辣子》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激起了他們的興趣。歌曲是這樣的:“鳳辣子辣鳳辣子辣/鳳辣子鳳辣子辣辣辣/鳳辣子有個好娘家/鳳辣子向來氣魄大/鳳辣子嫁人敢當家/玩一遭賈府靠腦瓜/鳳辣子說話潑辣辣/鳳辣子做事火辣辣/鳳辣子一來誰都怕/鳳辣子生性不怕啥/鳳辣子出手怕不辣/抓一把銀子說鬼話……辣在聲來聲也辣呀聲也辣/辣在形來形也辣呀形也辣/辣在心來心也辣呀心也辣/辣在手來手也辣手也辣?!本瓦@樣,我們火火地走進了鳳辣子的世界。
同樣,《季氏將伐顓臾》可以舉辦成一場辯論賽,《阿房宮賦》可以改寫成《一個帝王的悔過書》,《山羊茲拉特》可以拍成微電影,《雨霖鈴》可以改寫成一封情書……我們的同學可以做導演,做演員,做制片人,做解說員,做辯論賽手,做裁判等等。形式不拘一格,課堂自然搖曳多姿。
現代的教學方式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主動性和體驗性是它最明顯的特征。讓每一只鳥都歌唱并不是強行撬開它們的嘴,讓每一朵花都開放也并不是強行掰開它們的花瓣。教師運用各種機智激活課堂正是居于這一點,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再配以教師適當的指導,便會使整個語文課堂達到“沂水春風”的境界。
回歸教育的自然與本性吧!給學生的心靈一個游曳的空間,讓其呼吸得暢快與自由。沂水春風,舞雩歌詠,要想讓思想在綠洲升騰,非解下金箍與符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