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姣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本人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小組合作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二是小組合作學習要為學生主體能動性的激發提供保障;三是小組合作學習要為學生主體性發展提供動力源泉;四是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五是構建有效合理的學習小組。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高效語文教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67-01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1.小組合作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
美國心理學家格拉塞通過調查指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了這種場所和機會,使之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真正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使之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愿望。
2.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主體能動性的激發提供了保障
小組的分組原則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即每一個小組是根據性別、成績、個性特點、家庭、社會背景、守紀狀況等方面的差異合理建立的相對穩定的集體,以保證組內各成員的主動參與和互助合作;各組的總體水平要基本一致,從而保證各小組之間公平競爭。
3.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主體性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
小組學習模式變個人之間的競爭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小組成員有著共同的期望和目標定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極大地消除了對于競爭失敗的恐懼,增強了“利益共同體”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樂于學習的動力。
二、合作小組的組建策略
1.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般來說,較簡單的學習內容,只需要個人獨立學習或開展全班教學,而較為復雜的、綜合的、多向度的學習內容,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把學生領進“最近發展區”,內容的難易度在學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層面上。
2.構建有效合理的學習小組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合理的分組,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小組的優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格特點、性別差異進行綜合考慮,并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各小組的搭配力求均衡,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便于組間的公平競爭。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
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困難,很容易使課堂教學產生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這就是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規,并通過訓練使之形成習慣。
4.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1)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教師也應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沒有一定的時間,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揮。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成效。
5.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方式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