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宜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的觸角伸向了社會各個領域,實現了信息的快速傳遞和資源共享,已成為我們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豐富的網絡資源對高校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形成產生了影響,并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師生角色定位等都提出了嚴峻挑戰,因此,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就顯得突出重要。
【關鍵詞】網絡資源 政治課堂 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73-01
教學資源是形成教學要素及實施教學活動的各種條件的總稱。主要包括教學過程中各種硬件及軟件。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教學活動中的一些落后的方式和做法正在受到現代教育的沖擊。如何更好地開發教學資源并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使之能更好地應用于教學之中,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服務,已成為學科急待解決的問題。。
在傳統教學中,政治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存在著對教學資源利用上的不足。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突破各種資源的時空限制,使得教學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成為可能。網絡的價值越來越被現代教育所看重,其中蘊含著價值無限的教學資源,內容包括理論學習,國內外大事及評論,多媒體課件交流及其他網上資源查詢等,網上資源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對其合理挖掘與整合將使政治課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利用網絡資源從事教學活動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極好的助手。在當前絕大部分教師熟悉網絡環境的前提下,現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網絡教學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一、網絡教學有利于教師集體備課,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互聯網上存儲著學校教學所需的各種數據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廣大教師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協同備課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可以選取網上的名師教案或課件進行教學,從而實現互聯網上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備課水平和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影響價格因素”時,我先從網上下載了這一課題的課件,并針對我校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刪補,優化了網上教學資源配置,真正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
二、網絡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拓寬學生視野
實效性是網絡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衡量一節課好壞的標準。網絡教學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內容于一體,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性、增加學生的主動性,又能體現因材施教原則。一些抽象、難懂、枯燥的理論變得具體、形象、生動,從而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給傳統的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增強了政治課教學的趣味性、實效性。
三、網絡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能力
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能力。思想政治課因其固有的特點即理論性、現實性、開放性更適合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從網絡的資源庫中獲取所需,針對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網上學習、討論、分析、解決,并撰寫小論文,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興趣、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目的。
四、網絡教學有利于創設新情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思想政治課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而傳統教學手段難以把大量鮮活的正在發生的現象呈現給學生,網絡教學則可利用互聯網優勢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網絡及時把一些熱點現實材料下載給學生或學生自己上網瀏覽,讓學生分析、討論,達到理論與現實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統一。既提高了政治課的時效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如震驚世界的查理周刊事件、中國反腐、APC會議等重大新聞通過互聯網及時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圍繞社會熱點盡量展開自己的思維,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有利有利于提高學生正確分析、評價、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當然,網絡教學不是“無所不能”,而是輔助教學的工具。因此,在運用網絡教學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網絡教學的適用性、科學性。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有使用多媒體或網絡課件教學的必要。同時,使用網絡教學要堅持適度、經濟、科學、高效原則,避免簡單地與運用網絡對學生進行“狂轟亂炸”,要留給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時間。
二是注意師生合作的靈活性、交互性。網絡教學使教學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始終都不能違反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要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不能心中只有網絡,而讓師生成為網絡的奴隸。
三是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滲透性。網絡教學作為現代教學手段之一,有其突出的特點,但傳統教學手段也有其自身的優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傳統教學手段的優點與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有機滲透。
實踐證明,現代網絡融入政治課堂,以其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等特點優化了教學課堂,更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拓寬視野,并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因此,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積極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使中學政治課堂教學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