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56-01
課堂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校教育核心的核心,任何一所學校,都必然是立足于教學之上的,自2014年以來,膠州教研室在基礎年級全面啟動“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翻轉,就是顛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課下探究,自主學習、了解、發現問題,課上通過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去解決問題。而作為全方位備戰高考的高三年級,也在嘗試著打破傳統的三輪復習模式,將學校“翻轉課堂”的課改理念滲透到當前的三輪復習中。深入了解了我們的學生和傳統的復習模式,就讓我們想到一種對高三課堂的新的追求——快樂、自信而高效的課堂。其中,高三生物學科嘗試探索了“構建神奇的智慧樹”的三輪靜悟模式,來實踐師生們的快樂課堂,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在知識方面,三輪處于靜悟階段,傳統的靜悟模式是以教師喋喋不休的先入之見去誘導學生作機械的被動的理解、記憶,其結果多半食而不化、事倍功半,課堂效率也大打折扣。由于生物學科知識點比較瑣碎,我們應該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傳統的靜悟提綱,回歸本源,把時間還給學生,以一棵大樹為載體,布置任務讓學生嘗試著將高中階段三本必修和一本選修中涉及的知識點和實驗,做到由分子到細胞,由細胞到組織、由組織到器官再到個體,做到從微觀到宏觀上將相關知識點揉入到一棵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大樹中,比如說將植物分為地上和地下兩大部分,以根為例可以融入的知識點有:細胞的分子組成,根尖的結構、各部分的特點及作用,在該部位的相關植物激素、根部礦質元素與水分的吸收、細胞的結構、細胞呼吸、有絲分裂的實驗、質壁分離實驗等等。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利用一切資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一周的時間以大樹為載體,盡可能多的將所學知識點整合。幾天后學生的成果匯報(如右圖片所示),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學生的繪畫能力、想象力、思維品質和表達能力在本次學習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神奇的細胞、奇幻魔術等等,更有很用心的同學為方便理解與記憶把各專題的知識點概括歸納成自傳小詩、編成情景劇,令人嘆為觀止,學生展示完之后教師做詳細的批閱,以便及時糾正學生知識上的錯點,讓學生進一步梳理、歸納。由此,在面臨巨大的高考壓力下,學生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始終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快樂地記憶、思考、合作,在快樂中運用知識,在自信中完成目標,在嘗試中提高能力。高三的生物課堂瞬間萬紫千紅、生機盎然。
其次,在能力鞏固提升方面,除每周統一檢測外,我們又大膽的放棄頻繁的訓練題目,把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作為命題專家,以構建的知識樹的某一部分為載體,設置了“命題達人”的環節,針對高考的四個必修考點、一個選修考點,根據老師課前提供以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信息來自主命題,小組合作嘗試每天自己命制一道題目,限制所設計問題的數量以保證題的質量,在課下會產生大量生成性的問題,經過老師的批閱、改正,學生重新修訂,來提高學生知識的把握與運用能力,課前老師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小組利用電子白板展示分享,讓學生去說、去講,講出題意圖、解題思路、答案的制定依據等,學生有問有答,在課堂上閃爍的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而課堂上教師的作用是用心關注每位學生的表現,融入學生中間,適時點撥、糾正,給他們力量,這樣我們的大腦和學生一起高速運轉,一起收獲知識和提升能力,一起體驗快樂的高三課堂。 “命題達人”環節,讓學生站在出題人的高度上,真正的觸摸高考,備戰高考,而這種模式也真正實現了傳統高三課堂的翻轉。
課堂改革永無止境,通過高三三輪課堂模式改革,高三級部各個學科的教研熱情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形成了人人參入、人人受益的局面。一種濃厚的教研氛圍在一中形成,翻轉課堂在各高中已形成了一種長盛不衰的局面,目前高三的生物課堂又將“神奇的智慧樹”劃分成植物篇、動物篇和微生物篇,我們欣喜的看到,高三課堂生動而有生命了,學生積極而有自信了。“神奇的智慧樹”“命題達人”是一種載體、一種手段、一種策略。它和“死記硬背”有著本質的不同,這一教學思想既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遺忘規律,又能比較客觀公正地理解深化各個知識點的重要含義。作為教師,“用心”才能使自己從嘶啞、汗水、忙碌中解脫出來,“用腦”才能使學生以主體的身份融入課堂,快樂而自信的學習。我們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不要讓自己的膽怯絆住你前進的腳步,不停地努力,勇敢地成長,歷經一次次蛻變,我們終會破繭而出! “神奇的智慧樹”“命題達人”漸漸形成一種具有一種特色的教學模式,相信在這種模式的助力下,未來的生物課堂改革會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