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溪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在小學體育中實現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堂的教學效果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內容。本文通過對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教學實踐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利與弊。
【關鍵詞】多媒體 信息技術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00-01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教育的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一線力量,教師必須要重新認識教學過程。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與應用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學習工具。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學科特點相結合,實現體育教學的多元化與形象化,促進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一)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來源,但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對體育學習感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好奇”的天性使其對新穎、新奇對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實現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將體育教學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直接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創設逼真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通過學習氛圍的營造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通過全方位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各種內容。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之下,能夠促進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開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更加深入地了解與體會教學內容,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三)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師生交流溝通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實現教學實踐的縮短,從而將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能夠通過各種課堂活動來展現自己、發揮才能。教師應該依據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應變能力。此外,多媒體信息技術所具有的交互性特征也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增加了交流與互動,讓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好的實現教學內容的安排。
(四)強化了體育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能夠重點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課本中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提高教師的表達能力。通過多媒體教學中的信息再現等功能,能夠更加輕松地解決各種教學難點。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感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二、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弊端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雖然具有多種優點,但是在不斷普及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
(一)不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
多媒體課件都是教師提前設計好的,對教學的過程、內容、問題等都已經提前有所安排。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按照提前準備好的流程與內容進行機械的操作,實現教學步驟的完成。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只是引導學生按照已經設定好的課件軌跡進行推進,這種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學束縛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表現手法多樣化的特點,但是如果在實踐的過程中很好地把握使用的度,將會導致形式過于花哨,造成喧兵奪主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難以突出體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分散,學習效果較差。
(三)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質量較差的多媒體課件不僅不能夠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而且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此外,教師地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濫用,導致教師失去了對教學應有的控制地位,甚至有部分教師離開多媒體課件之后就無法進行教學。教師過多的依賴課件,會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性減弱,難以發揮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綜上所述,現代化技術必須與現代化思想相互適應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但是在應用的過程中也要與“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相互結合。實現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相互結合,揚長避短,通過科學性原則、思想性原則與適度性原則實現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合理、靈活運用,實現體育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用的最大化,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玉潔,張琳琳. 全方位的改變: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5(75):80-81.
[2]陳樓舉.試論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75)100.
[3]孫立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嘗試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1(6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