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 要:面對云計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高等院校圖書館也必將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平臺之一,將不斷提供個性化、數字化知識服務和深層次的信息素質教育,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就是要基于知識個性化,服務于高等職業規劃的信息素質教育,真正實現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的功能。
關鍵詞:高職院校 信息素質 內涵建設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b)-0187-01
信息素養是個人察覺所需信息的能力,對所需信息能夠及時查詢、評估、組織,最后有效的利用信息。作為當代高等教育,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獨立學習的基礎,然而目前國內的信息素養教育與國外仍存在差距,信息素要教育評估體系尚未建立,也沒有規范的教材和教學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協同創新,與社會企業和兄弟院校共同探尋信息素質教育的新思路、新做法。
1 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方面的特點
數字圖書館用戶是在圖書館傳統功能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近幾年的數字圖書館也產生了巨大大的影響。數字圖書館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數字資源的展示與共享,數字圖書館對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新時期數字圖書館的一大職能,它將集合圖書館的信息、技術等各方面資源,實現圖書館作為信息教育陣地的轉型,面向職業化、專業化的方向,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技術服務,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修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通過引進先進資源和技術,創新服務模式,使得高職院校圖書館成為信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1.1 發現信息和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當前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掌握信息成為一種生存技能。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對各種用戶提供諸多方面的信息服務,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整合信息數據,分門別類,拓展和延伸信息服務的空間,建立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多元化的信息服務體系,實現圖書館自身的服務功能和傳播服務方式。
1.2 掌握現代的數字檢索技術
在當今的數字化圖書館,高職學生除了獲取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信息外,還應該掌握數據庫的檢索功能,掌握圖書檢索和人工智能服務系統的使用技術。在圖書館管理系統中實現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可以實現不同類型的檢索實現,使得學生更加有效地利用圖書館,實現自身知識的更新和技術的進步。
1.3 信息利用、評價能力的提高
圖書館的用戶信息處理能力是有層次的,不同層次間存在著差異和遞進性,對一般用戶可以分三個層次:第一級別為初級能力,也就是用戶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掌握一般的互聯網技術,能夠利用互聯網獲取相應信息的能力;第二個級別層次為一般性能力,用戶在掌握初級能力基礎上,能夠知道如何檢索圖書文獻信息資源,對于檢索到的資源又能夠正確處理這些信息;第三個級別層次為掌握完備的信息能力,在前兩個層次級別基礎上,可以對檢索到的信息進行二次加工,對信息進行評價處理,處于信息處理的高層次要求。
2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的特殊性
高職院校體制改革逐步深入,新一輪的變革將淘汰一些高職院校,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應有利于高職院校的學科專業建設,能夠提高學校的層次,對各學科知識需求進行專業化、個性化、深層次的服務,讓高職院校圖書館成為一種新型的主體服務形式。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實現全民素質的提高,要實現這一歷史使命,除了教育硬件的提高,另外還要其他成熟的條件,需要嚴格教學管理,高職院校的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內容要切合高職院校的專業特點,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內容,突出高職院校特色與水平,切忌求高求全,避免成為空中樓閣,強調實踐性、要與社會生產相適應。另外還要體現高校的社會責任,具有開放性和一定的學術性,最終將受益面由學院學生擴大到社會。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個性化知識服務具有層次性、專業性、特色性。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性較強,應該擁有高質量的特色資源,因此必須實現學科服務個性化服務,形成一定的標準和規范,當然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情況和特色,做法也可能因館而異。“真正做到做好很難”,學科服務要正確定位,不要將學科服務“神秘化”“高端化”,圖書館做自己能做的事,是幫助科研人員,而不是代替他們。學科館員應該發揮其信息的獲取與研究者的強大優勢,幫助他們收集資料,分析,提供服務;為科學研究服務的學科化服務體系建設,根據學校的教師和學科設置,為相關學科館員服務,建立相應的聯系;對高校教師提供相應的主題信息、收集、分析等服務,對教師進行培訓和宣傳,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包括人文素養。它還應注意“紀律”的服務,為教師提供主題信息的學科化服務,提高服務的專業信息素養是學生主體服務。提供管理咨詢和分析的戰略決策,也是學科服務,學科化服務是主動服務,在了解師生需求的基礎上,利用專業知識為其服務,體現互動性。
3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的建議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制定職業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標準,進行以學生為中心、基于資源的學習與多層次專業知識嵌入,通過信息素質教育與專業課整合、教師與圖書館館員的合作教學,發展多樣化,有實效的信息素質教學方式,提升信息素質教育的覆蓋率,重視教學評價,以適應未來發展的信息素質教育規劃。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隨著信息環境的變化、其他媒介的介入、讀者閱讀習慣發生了較大變化,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也應該結合新媒體,引進大量數字資源,改進技術,讀者不進圖書館也能享受圖書館的服務,圖書館成了“隱形的翅膀”。建立豐富移動圖書館產品,移動圖書館的定位為圖書館移動門戶,是要保證讀者之前在圖書館門戶上獲得的服務在移動終端也能夠獲得。通過整合現有移動服務項目,并將這些移動服務與現有的其他服務進行整合,以及關注移動技術的發展,開發新功能。
4 國外高校圖書館先進信息素質教育案例
圖書館用戶教育不應該單獨由圖書館員實施,而應該與院系教師一起,將用戶教育融人到學校的整體教學工作中去。對這一深深影響了西方國家圖書館建設的遠見卓識,我們的圖書館應該充分重視。美國大學圖書館真正做得最好、最有效也是最值得借鑒的地方,并非在硬件方面,而是在于軟件方面,包括其分類定量化的管理、極為人性化的圖書館服務細節以及各種行之有效的服務策略。例如知名教授或學者的讀書心得交流會附設的咖啡和休息廳以及電子掃描服務乃至和藹的“微笑服務”等。這樣就能夠解釋為什么美國大學的圖書館如此令人樂此不疲地前往了。所有這些,都為中國高校圖書館提供了很有裨益的借鑒、學習與思考的經驗與成功范例。
參考文獻
[1] 喻文.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269-270.
[2] 花永春,禹貴銘.高校圖書館如何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質[J].科技經濟市場, 2006(7):215.
[3] 曾群,方統偉,鐘曉誠.網絡環境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合作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1(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