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寓心 李曉東



作者簡介:鄧寓心(1990- ),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大學旅游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李曉東(1964- ),男,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
【摘要】對新疆旅游業投資環境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從旅游業市場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服務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五個方面選取26個指標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均方差決策法對所搜集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和數據計算,最終分析和評價新疆旅游業投資環境。通過對比新疆所轄十五個地州市的綜合評價值和各子系統的評價值,對新疆旅游業投資環境進行差異性分析,為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新疆;旅游業;投資環境;均方差決策法
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起便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一帶一路”的推進將會給旅游業帶來更廣泛的投資機會,使旅游業繼續蓬勃發展。對某一區域的旅游業投資環境進行分析,文章結合實際分析新疆旅游投資狀況,以期可以促進旅游業未來的發展,給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一、新疆旅游業投資環境與現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域遼闊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光、熱、水、土、礦產、生物、旅游等資源豐富,鮮明的地域差異與復雜優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通過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使經濟水平長足發展,社會財富和經濟實力穩步增長,生產布局與產業結構逐步完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日趨擴大,需求相對旺盛,市場穩定,前景廣闊,經濟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創造了一個越來越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和國際慣例的投資經營環境[ ]。新疆近幾年的經濟總量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截止2014年底,新疆實現生產總值9264億元。與全國對比,新疆經濟增速達到了10%,居于全國第四位,創1990年以來的新高。毗鄰中西南亞八國的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沿邊自治區,獨特的區域位置決定了新疆必將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通道,“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使得新疆面臨著重大的歷史機遇,發揮著重大作用,有力的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形成和繁榮。
二、構建旅游業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投資環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諸多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又包含許許多多的子因素,各子因素的狀況又可用不同的指標來反應,因此投資環境評價應是一種多因素多層次的綜合評價[ ]。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應當具備反映功能(反映經濟、社會、政治、旅游等各方面的水平和狀況,具有較強的選擇性、濃縮性)和監測功能(監測系統自行運行情況和政策、計劃執行情況)[ ]。對于旅游投資環境的分析和評價,評價指標的選擇與指標體系的構建直接影響評價結論的科學性、客觀性、準確性與可靠性[ ]。本文基于全面性、科學性、差異性、系統性、簡單性、可比性、綜合性和可量化的原則[ ]對新疆旅游投資環境的各個影響因子進行分類、排列、刪減,選取了經濟環境、旅游業市場環境、自然環境、社會文化服務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五個方面共26個指標構建新疆旅游投資環境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三、均方差決策法
均方差決策法反應隨機變量離散程度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指標是該隨機變量的均方差[ ]。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以各評價指標為隨機變量,各方案在指標層下的無量鋼化的屬性值為該隨機變量的取值,首先求出這些隨機變量的均方差,然后將這些均方差歸一化,其結果即為各指標的權重系數[ ]。然后計算所選的指標的綜合評價值和各子系統的評價值。具體步驟如下:
(一)評價指標的標準化處理
在分析之前,由于收集到的屬性數據一般具有自身的量綱和分布區間,無法自接進行比較和各種加和運算,因此必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通常采用的具體方法是級差標準化[ ]。即:設有m類指標,其中第j( j=1, 2,...,m;m為指標類型數量),類指標樣本為xij( i=1,2,...,n;n為樣本的個數),該類指標的極大值為:a=max(xij),極小值為:b=min(xij),對xij實行級差標準化轉換,有:
(二)基于均方差確定權重
1.求隨機變量的均值
2.求G的均方差
3.求指標Gi的權重
(三)算出多指標的綜合評價值
四、新疆旅游業投資環境評價
(一)原始數據獲取
以新疆現有的二十個地州市中的十五個作為分析樣本,反映新疆旅游投資環境的26個量化指標的原始數據取自《新疆統計年鑒(2014)》[ ]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年鑒(2014)》[ ]中2013年的數據。
(二)評價結果
搜集獲取了原始數據后,根據已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將各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并運用均方差決策法,得到新疆十五個地州的綜合評價值、排名和各子系統的評價值(表2)以及各級指標的權重(表1)。
(三)各地州市投資評價分析
烏魯木齊是中亞地區最大、最繁華的中心城市。作為新疆的首府城市,烏魯木齊在交通、醫療衛生、科技文化、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都較為完善。烏魯木齊市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居第一位,其中經濟環境、旅游業市場環境和社會文化服務環境遠遠高于其它地區名列第一位。
克拉瑪依是我國重要的石油、石化生產、勘探基地,以魔鬼城、石油城等為主導旅游產品,定位為新疆西部特色旅游區。克拉瑪依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居第二位。它的顯著優勢在于經濟環境,由于其區位條件的影響,其突出的劣勢在于旅游業市場環境。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旅游以本地獨特的草原文化、絲路文化、玉石文化、大漠文化、湖濱文化、紅色文化等旅游文化為載體打造具有巴州特色的旅游文化產業。巴州的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居第三位,其優勢在于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均在十五個地州中名列第一。巴州毗鄰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空氣清新,氣候適宜,應當注意污水的處理,強力發展漁業、蘆葦等工農業產業,推進自然觀光及休閑度假旅游的發展。endprint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被稱為“塞外明珠”,如今已是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近幾年,伊犁州的旅游業發展迅速,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其中那拉提風景區、薰衣草基地、果子溝、唐布拉草原等景點引來許多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2014年,伊犁河谷旅游業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喀拉峻、庫爾德寧兩景區已成功獲批世界自然遺產地。伊犁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居第四位,旅游業市場環境排名較高,其余四大子系統的評價值都屬于均等偏上,沒有較明顯的弱勢。
石河子市是一個綠色的生態城市,是北疆天山經濟帶的一個區域性中心。工業旅游、紅色旅游、生態旅游都可以成為石河子今后的發展亮點。石河子市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居第五位,經濟環境、基礎設施環境和社會文化服務環境較好,但其劣勢在于旅游業市場環境不足,缺乏具有顯著吸引物的自然景觀。
昌吉州由于“烏昌一體化”經濟戰略的實施,帶動了昌吉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鐵、機場等規劃也在籌備當中。昌吉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于第六位,經濟、基礎設施和社會文化服務都相對較好,加上昌吉州的自然環境,昌吉的旅游投資環境具有相對優勢。
哈密地區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排第七位,自然環境相對較好,農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但是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服務還是處于一般水平。
阿勒泰地區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喀納斯景區、阿依海國際滑雪生態度假區、可可托海景區、地質三號礦、國家礦山公園等招攬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阿勒泰地區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居第八位,由于地理位置關系,阿勒泰地區的自然環境優美,旅游業市場環境優良,但其余三大子系統的評價值都相對較低。
阿克蘇地區有著“新疆旅游資源博物館”的美譽。龜茲故國佛教文化、峽谷、胡楊、沙漠等自然風光成為阿克蘇旅游資源的縮影。阿克蘇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于第九位,各子系統評價結果均等,無明顯強弱。
塔城地區以戍邊文化、口岸文化、包容文化、生態文化為主要規劃的方向,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于第十位,自然環境優越,位居第四,其他子系統的評價值均較低,尤其是基礎設施環境較差,位于最后一位。
喀什地區旅游局多措并舉,全力推進喀什噶爾古城景區和塔什庫爾干縣帕米爾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2015開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喀什旅游業投資環境位于第十一位,主要優勢表現在旅游業市場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方面。
吐魯番地區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于第十二位,旅游業市場環境較好。吐魯番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且質量較高,旅游業市場規模較大,進程較快。但由于受到干旱氣候的影響,基礎設施和社會文化服務環境的加強比較困難。吐魯番以撤地設市為發展契機,將吐魯番的風景、歷史文化等資源整合,吸引更多的游客。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圍繞“產業富民、口岸強州”的戰略部署,圍繞礦產資源開發、農副產品加工、礦石倉儲、進出口落地加工、旅游開發等新興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領域為重點項目進行推介。博州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于第十三位,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較差,基礎設施不足,自然環境較差。
和田地區的玉石、民俗風情、沙漠、維醫藥等旅游產品眾多,新疆絲綢之路文化和民俗風情旅游是和田地區接下來打造的重點。在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的同時,和田依托“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優化路網體系,逐步建成東連青海、南到西藏阿里、西出喀什、北通阿克蘇的物流樞紐中心[ ]。和田地區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于第十四位,處于相對劣勢。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旅游資源,旅游業發展迅速。克州旅游業投資環境在新疆各地州中位于第十五位,其中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旅游業市場環境均屬最末。
五、結束語
根據旅游業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新疆十五個地州市各評價指標參差不齊,差異性明顯,能夠給政府及投資者在進行建設和決策時提供有力的依據。總體上來說,新疆的旅游業發展迅速,北疆的旅游業投資環境要優于南疆和東疆[ ]。
在研究中的優化和不足:由于時間有限,本文僅選取了統計年鑒2013年一年的數據,可選取近五年的數據進行面板分析,得到新疆十五個地州市各項指標的動態發展情況;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可以運用因子分析法,并結合現實情況看是否和統計年鑒數據產生偏差;在運用指標進行評價分析時需要考慮到當地特殊的影響因素,如安全問題、政府支持情況等。
參考文獻:
[1]劉曉燕.新疆旅游業投資環境研究[D].新疆大學碩士論文.2008,5.
[2]張漢亞,張長春.投資環境研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1.
[3]郭敏.旅游投資環境評價研究——以湖北省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5.
[4]靳景玉,劉朝明.西部投資環境評價體系的構建[J].經濟師,2004(3):115-116.
[5]陳文成.縣域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及評價方法[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70-75.
[6]焦廣輝.新疆區域經濟與投資環境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104.
[7]王明濤.多指標綜合評價中權數確定的離差均方差決策方法.中國軟科學,1999,14(8):101-102.
[8]黃秋昊.江蘇省旅游投資環境的評價與政策建議[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4.
[9]新疆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10]國家統計局兵團調查總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11]張云海.和田日報[N].2015,3.
[12]劉曉燕,王愛輝.新疆十五地州市旅游業投資環境評價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9,vol23,129-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