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婷
有一種愛,它是無言的,是嚴肅的,往往無法細致訴說,然而,在生活中卻越來越有體會,越來越有味道,一生一世無法忘卻,那就是父親的愛。母親的愛像水一樣溫柔、滋潤,而父親總是像山一樣存在,穩定而安全,他的愛也一樣,強大又有力量。
父愛靜水流深,父親也嚴肅深沉,很多時候不了解父親,讀不懂這座大山,也感受不到嚴厲背后的愛意。我們可以對母親很親密地說出“我愛你”,然而對父親,似乎總有些扭捏,不知如何表達我們的敬愛。今年的父親節是6月21日,我們可以從這個特殊的日子開始,更多地關愛父親的身心健康,了解和看到父親這個角色背后的艱難和壓力,將滿懷感恩的謝意,傳遞給我們倚靠的這座大山——父親。
新晉小爸爸
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被稱為80后的年輕人,逐漸步入婚姻,經營起家庭,自然而然地變成了爸爸媽媽。不過,對于年輕的新晉爸爸們,他們的內心并不平靜。
三個月前小軍榮升爸爸,寶貝的來臨讓他經歷了一番內心的風波。當然很開心,看著這個小生命的到來,有一種生命延續的感動。同時也很緊張,父親這個新的身份自己可以勝任嗎?小軍坦言,公司還有崗位說明,可是做爸爸卻沒有,“我這就是摸黑上崗啊。”
最初的一個月,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媽媽、岳母都圍著老婆孩子轉,自己好像成了透明人,沒人問小軍好不好。小寶寶那么一點點大,連觸摸都小心翼翼的,別提抱了。因為不敢幫忙給孩子洗澡還被媽媽罵,小軍也只好尷尬地笑笑。小軍說了一句話,我想說出了很多新晉爸爸們的心聲,他說:“我好愛好愛她,愛得不知道怎么愛了。”父親對孩子那份深深的疼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摯。
其實,成熟穩重、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大爸爸們也是從年輕的小爸爸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新生命的降臨,帶來了喜悅,也帶來了很多不同。新晉媽媽們,在身體上會有更直接的變化,而且她們經歷了漫長的孕期,心理上對寶寶的到來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準備。而小爸爸們真正有感觸的卻是孩子出生以后,突然他們開始了爸爸角色的扮演,他們的內心難免緊張和慌亂。這個時候家庭的重心都在產婦和嬰兒身上,爸爸們的需求很難被看到并給予關懷。他們也需要一個心理過渡期,來逐漸適應父親的角色,這個時候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最好的助力。
很多80后成為父親后會突然覺得壓力暴增,擔心自己的經濟實力,能不能給這個寶貝最好的條件;擔心自己的精力,能平衡好工作又照顧好一家老小嗎?他們的角色從孩子到丈夫再到父親,每一次的變化都會有新的社會身份要求增加,很不容易。但也要看到,小爸爸們在不斷地努力嘗試,調整自己,帶著辛苦前進,而這些,都是因為父親內心深處對孩子的愛。
父親、男人、中年危機
男人在從而立到不惑的年齡,是一次成年后的危機階段,這不僅僅是男人的中年危機,也對父親的角色產生影響。
老王是一位出租車司機,每天辛苦地奔波在這個城市里。剛過了40歲的生日,老王突然覺得好像那是一個坎,什么都變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身體發福了,眼袋也很嚴重,甚至鬢角有了白發,他感覺自己老了。更大的沖擊是,他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什么,怎么就老了呢,心理上會有莫名的失落。
這個時候正好是兒子的青春期,每天都跟自己對著干,不讓他干什么他就偏要干,老王一邊氣著一邊困惑。他有時候也琢磨,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跟不上時代了,怎么以前那么崇拜自己的兒子都覺得自己不行了呢?聽著老王的嘆息,有些心酸。
在中年危機的時候,父親角色在家庭和孩子心目中的反應,對中年的父親們來說,是給他們堅定生活意義的支柱。中年的父親有更多的責任和擔當,無形之中在不斷為家庭付出,為子女奔波。中年危機是他們人生中經歷的低谷時期,某些時候不能夠去承載更多。自我調適和家庭成員的關注會更好地幫助中年父親們度過這個階段。
對于父親來說,要逐漸去適應和接受身體上的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也許體力不如從前了,可以適當為自己增加一些運動,減少一些重活累活;多關注身心健康,發展除了工作之外的興趣愛好,幫助自己找到個人生活的樂趣。對子女的管教也可以適當地放松,一方面是孩子在這個時候慢慢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父親可以嘗試著放手一點,聽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和相信孩子,這也是父親的榜樣力量。
另一方面子女也要多體諒父親的心情。父親們特別擔心自己在子女眼里是沒用的,子女對父親的尊敬和信任是他們內心深處愛的源泉。在這個時期,盡量不要與父親正面頂撞,多關心他們的生活。當然,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要再讓父親操心,子女的生活順遂也是父親最大的成就。只有心理上的關懷和體貼,才能使深切的愛在父親和子女之間動態地流轉。
退休老爸的孤獨
陸爸今年58歲,因為公司一些調整提前退休了,本來是挺好的事情,可以拿著退休金,在家里悠悠閑閑地過晚年生活。可是退休不到一個月,陸爸越來越沉默,說話少了,吃東西都不如從前了。每天早上起來,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家里好像是老婆的地盤,什么都插不上手。小區里老太太的活動倒是不少,可是能一起活動的老頭太少了。
“逛公園也逛得沒意思了,女兒家總去也不好,去公司,哎,都退休了……”聽著陸爸一樁一樁地數來,能感覺到退休之后他很孤獨,覺得哪里都不需要自己,自己也不再歸屬于哪里,有些失落和沉悶的情緒飄蕩著,自然沒有生機和活力。
退休后的父親由于身體各種器官的衰老和社會地位的轉變,有一種脫離社會的感覺,感情上會變得敏感,形成所謂的“退休綜合征”。當父親年老后,父親在家里的支柱地位就會被取締,心理上很容易覺得自我價值感缺失。在心情上很容易出現煩躁、焦慮、消極等癥狀,不僅影響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讓周邊的親人和朋友不知所措。
如何幫助父親逐漸適應退休的生活,是子女要學習的一項新技能。比如,子女可以在退休來臨之前幫助父親做一些心理建設工作,逐漸引導他們面對和接受退休這個現實。此外,子女可以盡量抽時間陪伴父親,讓父親把背負整個家庭的重擔卸下來,轉到享清福的狀態。對于父親的情緒變化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父親的情緒通常比較內斂,不會直接表達負面情緒,子女要更細心地留意生活中的變化。此時第三代的成長也是很好的輔助,可以讓孩子們多去陪陪老人家,讓他們感受到天倫之樂,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價值和地位。當然,最值得一做的還是幫助父親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父親們會退休,可是他們對子女的愛卻永遠不會停歇,而子女們的關心和體貼也是他們內心最溫暖的力量。
單親爸爸的辛苦
強強爸去年離婚了,一個人帶著五歲的兒子,一方面要給孩子生活上的保障,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對孩子的照顧和陪伴。強強爸說,辛苦我可以承擔,但有時候真擔心啊,擔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雖然離婚了,但我和他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擔心自己心不細,不知道兒子在想什么,擔心自己偶爾脾氣不好嚇著他。有時候真是想打他,打完了又內疚。能聽得出強強爸很愛孩子,累一點,辛苦一點都可以,對強強健康成長的擔心卻是他心里最大的壓力。
單親爸爸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相較于完整家庭的爸爸來說,他們有更多的辛苦。不僅孩子在心理上要去適應單親家庭,父親在撫養的過程中也要承受更多。既當爹又當媽,既要賺錢養家,又要負責教育孩子。讓一個男人一力承擔孩子的飲食起居、成長教育,這做起來就沒有媽媽那么得心應手了。可是單親爸爸們在盡自己所能地努力著,也許有的時候表達愛的方式沒有那么恰當,但心里對孩子的愛意絲毫不少。
父親一個人來帶孩子的確很艱難和辛苦,有一些容易犯的錯誤可以作為對單親爸爸們的溫馨提醒。這些爸爸們會因為單親的狀態覺得愧對孩子而過度寵愛,反而容易導致孩子恃寵而驕。比如,離異的父親通常會覺得自己的選擇才帶給孩子不完整的家庭,因此對孩子有求必應,尤其在物質上過分給予寵愛,反而讓孩子脾氣嬌縱。由于需要工作賺錢,會將孩子隔代撫養,有時會疏于管教。隔代撫養本身可以幫助單親爸爸緩解一部分壓力,祖父母可以主要負責孩子生活起居,但教育和關愛方面父親不能缺席,父親的愛是隔代所不能替代的。
更多地了解父親,才發現他們的愛有多么深沉和厚重,多么含蓄和悠長。也許是一句叮囑,也許是一個背影,都是父親愛的表達。讓我們好好看看父親,他們白了頭發,皺紋爬上了臉頰,粗糙的手掌,微駝的背脊……但不論變得如何,他們看向孩子的眼神,依然是滿滿的愛意。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