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良
【關鍵詞】 初中寫作教學;關鍵;航標;
重點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0—0120—01
寫作教學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已愈來愈不適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其弊端已為共睹,如何能省時高效,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現代初中寫作教學不斷探索的課題。
傳統的寫作教學過程是教師先評上次作文中的長與短,再引導提出本次寫作的題意要求,讀范文,最后學生寫底稿、修改、抄寫,上交給老師批閱。這種教學過程費時費力,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無力,已不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這些年自己在學習借鑒常克穎老師的四步快速教學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有效教法。
一、五步作文教學法的實施
1..快速審題是關鍵。審題就是分析審思標題,簡言之,就是要我寫什么。只有標題抓得緊,切入點準,才會有的放矢,少說空話、廢話,扣準中心。這種方法應平時在課文閱讀教學中加強題解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這種方法,在作文課上一般用2分鐘完成。
2.快速構思是航標。構思就是在審題后去設想從哪些方面來寫,做到意在筆先,簡言之就是我要怎么寫。這一環節很重要,在構思中使學生明白了從何地出發,經過哪些途徑,到達何處,達到立綱于動筆之前,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寫出的作文有邏輯,有條理。初寫時可作提綱,以便有條不亂。這一環節一般用3分鐘左右完成。
3.快速行文是重點。行文就是將構思書面化,也就是我要寫什么。很好的構思只有書面化,才能大眾化、具體化,這是完成作文的主體部分,成為寫作過程中的主要環節。在行文過程中許多學生常常無話可寫,筆不達意,這就要積累在平時,指導在閱讀,訓練在寫作。這一環節要求學生根據構思一氣呵成,使行文一脈相承,前后貫通,一般用時30—40分鐘來寫完初稿。
4.快速議改是提高。具體是先由學生分組評議,評議后,每組推選出最好和最次的初稿各一篇,再將所選作品在班上朗讀,全班學生各抒己見,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見,最后由老師匯總指導,所選作品按照所提意見再修改,其他同學的初稿再分組依照此法要求交流議改,不斷完善提高,直到定稿,再寫到作文本上。此法就是將多人智慧融入一人作文,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這樣每次寫作后學生都有不同的提高,而且作文上出現的問題少,質量高,教師只做重點批閱即可。本次環節一般用時40分鐘左右完成。
5.快速小結是點睛。每次寫作完成后,來一個4—5分鐘的小結,使學生明白本次作文的目的、意義和所取得的收獲,重在鼓勵,發現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進步去表揚,激發起學生的寫作熱情,使之成為一次有意義的寫作教學活動。
二、新課程寫作理念是動力
教師應轉變觀念,走下“講壇”,放下“教案”,融入學生,教師應該進行角色轉變,由高高在上的教書者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管理者,并且在教學中學會學習,“教學相長”,寫作教學更應尊重學生的感情,教師要始終保持童趣,使自己在寫作教學中神游其中,而怡然自樂也。
學生應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和成果,學生感情得到了豐富,興趣得到了培養,個性得到了張揚,而作文教學本來就是感情的結晶,人性的共鳴。
三、 完善措施是保證
寫作教學活動還要講求數量。保證兩周一次大作文,一周兩次小作文(含一篇周記),大作文是學生的總結匯報,小作文是學生心靈的窗口,心聲的反映,更是為了加強練筆,所謂“業精于勤荒于嬉”。學生寫的周記是學生心靈的一種映照,而且周記使我和學生的心靠得更近,對學生了解也更深。
在保證數量的同時,重視質量的提高,特別注重對寫作水平低的學生進行培養,發現他們點滴進步及時表揚,使學生開闊視野,放眼課外,讀古論今,這對提高作文質量大有益處。
為了使作文質量快速提高,還要建立獎勵機制,除了口頭上的表揚外,我抓住初中生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定期把每次作文中質量最好的和提高最快的印成小冊子,人手下發一份,再讓全班學生去朗讀,去評議,這樣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帶動了其他學生。他們都想寫得最好,這無形中就是一種競爭。當然老師也要寫水平高的作文,給學生一種示范,一種力量。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