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彩芬
小學畢業學業水平測試剛結束,我急匆匆地組織學生照畢業照,所有學生都興高采烈地準備著照相。這時,我突然覺得身后一股熱氣,猛一轉身,發現我班的小悅拳頭緊握,怯生生地望著我。我便喊了一聲:“小悅,快來準備照相,站在老師身后照不到你的。”
她伸出小手,一個紅色的小包裝袋便呈現在我眼前,她小聲說:“老師,這個東西送給您,你拿回家再看。”我莞爾一笑:“什么東西,還這么神秘!”她甩著馬尾辮興沖沖地跑了。
放學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這個神秘的小袋:一顆手工制作的紅心,一張用膠帶塑封的小紙條,一句用紅筆書寫的熟悉字體映入我的眼簾:“只要動手做、細心些,你的成績會更好!”
這不是我給小悅在一次數學作業中寫的評語嗎?一瞬間,記憶的閘門被打開,往事歷歷在目。小悅是一個活潑、大膽、愛讀書、不愛動手的胖女孩,我擔任她的數學老師,她給我的印象是上課聽課認真,回答問題有理有據,課后龍飛鳳舞地書寫老師布置的作業,做數學題從不用草稿紙,而用一個袖珍型的計算器完成。當計算器被我沒收后,她便口算做題,因而錯誤特多。她就這樣叛逆地、任務式地學習,成績平平。我的一次次談話,家長的好言相勸、物質獎勵,對她毫無作用,她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數學作業,我布置了幾道計算題,她只做對了一半。我仔細查看每道錯題,都錯一點點,究其原因,主要是沒動筆算。面對她的作業,我便在每道題目的錯誤處做了標注,并把正確的計算過程和結果寫在原題目旁邊。之后還在作業本上寫“只要動手做、細心些,你的成績會更好!”
這件事就在我一句簡短的評語中結束。以后的日子,我發現她開始動起來了,作業中出現錯誤時也能坐下來認真尋找原因,她的成績也一點點地提高,于是我便把大量的精力花費在其他幾個“學困生身”上,對她的關注也隨之減少。日子一晃她們就畢業了,在這畢業時刻,她把這個珍藏兩年之久的紙條做為一份心意送給我這個粗心大意的老師。
一句平淡地提醒卻讓這個孩子心田有所觸動,行動有所改變,成績有所提高。一顆心、一句話它聯系著我和她之間一段難忘的師生情,我將會珍惜這顆紅心,這張紙條,更會珍惜這個孩子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