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愛琴
【關鍵詞】 大班額;英語教學;問題;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2—0065—01
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和“教師編制不足”是產生“大班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小學的大班額的教學現象更為嚴重,這就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多問題,同時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本文針對目前大班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就如何有效提高大班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大班額”英語教學的成因
“大班額”是在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形成的必然產物。大班額的形成原因具體來說是多方面的,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城區規模不斷擴大,也推進了農村學生進城的步伐,城市人口集中,而城區優質學校容量有限,師資不足,又沒有新增校園。加之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人為的擇校擇班行為也會導致學校班額過大。
二、“大班額”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問題
同一個教學班內學生人數越多,他們在相同時間內接受的教學信息越來越少,得到的輔導和信息反饋也越來越少,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人數增多,更主要的是個體差異,班級管理更加復雜。如果用傳統的傳授式教學,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能力,也很難兼顧全體學生。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師生間平均交流的機會明顯減少,學生在課堂上表達的機會也會減少,尤其對后進生的關注便明顯變少,不利于教師及時把握每個學生的情況,很容易造成學生間的兩級分化,教師也不堪重負。理想的教學理念在大班額教學的制約下難以成為現實,全體學生的知識、能力及科學素養培養很難達到落實和提升,會造成課堂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教學質量就會回落甚至倒退。
對于這種現實存在的“大班額”教學的現狀,做為從事多年一線教學的小學英語教師來說,在無力改變現狀的情況下,只能去主動適應這種現狀,努力尋求有效的教學手段高質高效地完成大班額的教學。對于大班額環境下的利與弊,如何提高大班額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有益嘗試。
三、大班額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1. 嚴肅課堂紀律和師生互動環節之間的關系。好的紀律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良好的課堂管理指教師能緊湊而富有節奏地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師要根據小學英語課程的特點,建立課堂常規,為學生確立良好的行為標準,幫助他們形成自覺的紀律意識,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要有效地調控課堂教學,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課堂干擾,保證課堂進程的時效性。設計吸引學生,注意激發興趣的方法手段,防止學生疲勞,教師指令要清晰明確,信息的輸入要疏密有致。提高全員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才能真正將教學效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2.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①合理分組
課堂上的學習小組一般以每組4—6人為宜,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按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分組,這樣有利于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和小組內弱勢個體的發展,并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②掌握合作的方法
小學生的合作能力還不是很強,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幫助。開始進行“合作學習”時,小組里經常會出現“有的聽,有的看,有的什么也不干”的情況。這種“別人的發言與我何干”的意識在所難免。這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意義。為此,在組織“合作學習”之前,先讓學生將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在合作中邊聽別人的發言邊做記錄,同時準備自己的發言。
3. 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教師要為課堂學習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其中。豐富多彩的游戲最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也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降低了難度,把枯燥乏味的句型練習游戲化、趣味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語言,也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小組活動時教師也應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對于大班額教學,教師如果組織、管理不好,整個班級將會是一盤散沙,沒有一點凝聚力。現階段的小學英語課程對課堂教學的調控和組織能力要求更新、更高了。我們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反復實踐、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技巧和方法、靈活運用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并及時反思與總結,才能不斷發展與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成為與時俱進的合格教師。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