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立勛等
近年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緊密圍繞立德樹人,結合新校區建設實施書院制,重新組合架構教育資源,學生管理與教學改革雙向互動,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化成才的機制和環境。具有北航特色的書院制正成為全面推進通識教育的有效支撐平臺,成為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有力杠桿,成為推動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抓手。
應運而生:以書院制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的“第三課堂”
北航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為先,把“教”與“育”有機結合,努力培養具有高度的國家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具備科學基礎、人文素養、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一流創新人才。近年來,學校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創新人才培養的“三個課堂”:第一課堂是知識的課堂,形成了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相結合、科技與人文相結合的課程體系,著力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第二課堂是實踐的課堂,工程實踐與社會實踐同步增強,著力加強學生解決問題和實踐的能力;第三課堂是文化的課堂,以書院及文化藝術教育場館、國際化交流為載體,著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2010年,北航沙河新校區辦學運行,全校一、二年級本科生入駐。新校區建設拓展了學校的辦學空間,滿足了教學科研的基本需要。優質的校園環境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硬件條件,但周邊配套文化設施不足,兩校區空間上的距離給師生之間、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溝通帶來了不利影響。北航精神和大學文化的傳承發揚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面臨著新的挑戰。
北航在新校區改變了單純由學院負主責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建成了知行、匯融、啟明、航天4個書院。各書院積極凝練辦學理念和書院文化,如知行書院確立了 “才德君子、中西古今”的人才培養理念,在人格上,注重學生“德行品性”和“大寫之人”的養成;在學識上,以“學貫中西,博通古今”為最高追求。
北航書院制實施周期為2年,每個書院對應2個~4個專業大類背景相關學院。學院以學科為本,作為教學單位,負責開設各種顯性課程,保證教學質量,選派導師。書院以學生為本,作為學生工作單位,負責發展輔導、心理輔導、組織社團活動等隱性課程。新生入學時不細分具體專業,由書院整體管理,一年后在與書院相關的學院范圍內自主選擇專業,兩年后選擇最終專業。例如:知行書院每個年級260余名學生入學一年后可選擇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7個專業學習。
應勢而動:依托書院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做法
1.課內外結合加強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主要目標是培養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各書院立足于自身特色和優勢,大力推進科技與人文有機結合的通識教育。目前,各書院開設通識教育課程52門,選課人數達5,600余人次。例如:知行書院開設了“中國文明文化史”“西方文明文化史”“中國古典研讀”(論語)“西方經典研讀”(理想國)“藝術史與現代藝術”等通識課程,教師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思想的啟迪和理性的引導。在納入培養計劃的通識課程以外,各書院積極舉辦博雅課堂,內容涵蓋哲學與邏輯、科學與技術、文化與審美、生命與環境等六個板塊,邀請了20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作報告,還舉辦了戲劇文化節、思想文化節、睿德讀書會等活動。學生們通過課內外的通識教育,不僅豐富了知識,培養了學習興趣,而且個性品格、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從通識教育資源中汲取了成長的養分和成才的力量。
2.師生交融互動推進“全員育人”
本科生導師是書院的“魂”,書院是學院選拔優秀生源的蓄水池。學生的專業自主選擇權,可以有效激發大類學科下2個~3個學院間的競爭,初步呈現了各學院圍繞著學生轉、教師主動投入的良好局面,構建了學院和教師投入教書育人的倒逼機制。以知行書院2014級學生為例,4個相關學院共同組建導師委員會,為學生們配備了134名導師,他們不僅是學院和專業品牌的講解員、示范員,而且真心投入與學生密切交流,用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指導學生順利度過大學適應期。在落實本科生導師制的基礎上,各書院還聘任了離退休教師擔任駐校導師,聘請了10余位讀書導師,開展了名師懇談、藝術家駐校等活動,并依托北航iHome網絡互動社區開設“名師工作坊”“風云人物群”等,組織師生全時、全方位溝通,思維碰撞,情感共鳴,構建了以情優教、以情優學、情知并茂的教學相長格局。在全國大學生學習性投入問卷調查中,知行書院學生的“生師互動”評分比同年級其他學院學生高5個百分點。
3.完善社區建設強化環境育人
書院社區是學生未來社會生活的“預演場”,是實現環境育人的載體。各書院在宿舍樓設計了20個體現自身特點和滿足學生需求的智能預約式活動室,建設了博苑、雅苑、星苑等多個室內外交流互動區。成立了書院樓管會等學生組織,加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推進學業輔導、生涯指導、心理咨詢等進社區,組織了社區學生領導力訓練營,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不同專業學生交叉住宿,分享學習生活收獲,共享學習生活資源,思想碰撞更活躍,交流辯論更理性,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價值觀念得到升華。在全國大學生學習性投入問卷調查中,知行書院學生的“校園環境支持度”評分明顯高于同年級其他學院學生。
4.自主引導并重發展學生社團
社團是以共同興趣和意愿為基礎的學生組織,是培養學生領導能力的有效途徑。各書院從辦學理念和書院文化出發,引導支持學生社團蓬勃發展。目前,學生自主成立的社團達120余個,書院學生參與度達70%以上。例如:有加強思想理論修養的南湖學社、縱橫史社等理論類社團;有強化學術基礎的法律學社、經濟學會、心理學會、管理學會以及倡導集體學習的學霸抱團社等專業教育類社團;有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英美文化交流協會、模擬聯合國協會等國際類社團;有提升學生文藝素養的商羽合唱團、動漫社等藝術類社團。書院為社團配備指導教師,引導社團活動的發展方向,為社團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在社團中,學生們抓住機會提升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約束能力,釋放主動性和潛能。社團內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傳遞著青春正能量。
5.明晰輔導員職責促進專業化發展
學院中的輔導員往往處于全能式工作狀態,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工作邊界相對比較模糊。由書院管理后,輔導員得以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職責更明確、主人翁意識更強,能夠集中精力投入到對學生的深度輔導之中。書院的輔導員兼有導師的作用,承擔著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綜合素質拓展、基礎學業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多項職能,這對輔導員的職業素質和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書院按照“學生統籌管理、工作專項側重、突出一項專長”的原則,合理安排書院輔導員工作任務,并實施了崗位培訓計劃、專業化發展計劃、學術研究支持計劃和海外研修計劃。
因勢而謀:持續構建教室之外的學術共同體
書院制實施以來,避免了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兩張皮”,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科學基礎、人文素養、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書院2013級學生獲得各類獎學金的比例比全校同年級平均數高13%,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的比例分別比全校同年級平均數高5%和4%。在全國大學生學習性投入問卷調查中,書院學生的“自我報告的教育收獲”“在校滿意度”評分也明顯高于同年級其他學院學生。
學校將認真總結書院制啟動以來的人才培養經驗,準確把握“95后”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進一步理順、完善書院管理運行機制,多元化推進書院建設,著力促進跨學科交流,實現書院制全覆蓋。要切實落實本科生導師制,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共同創新創造;要豐富社區文化資源和交流互動載體,不斷優化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校園環境;要建設量大面廣、與國際接軌的精品社團,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搭建廣闊舞臺。學校將進一步明晰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發展路徑,以書院建設的新成效推動一流創新人才培養的新發展,努力建設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富有時代特征、具有北航特點的現代書院制教育管理模式。
(作者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責任編輯: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