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高燒”不退說明教改新政未落實好
學區房并非新話題,近年來,許多大城市內學區房價格一路走高。從去年至今,多個城市為抑制學區房升溫出臺了政策。即便如此,不少地方學區房價格依然上揚。這就需要認真思考其中的癥結了。一些地方學區房仍然“高燒”不退,恰恰說明教改新政尚未落實好。從這個角度來看,學區房也是折射改革進程的晴雨表。只有讓改革政策落地見效,敢于觸及并啃下關系教育公平的硬骨頭,才能真正讓學區房降溫,讓天下父母舒心。(羅 攀)
學區房“高燒”不退說明教改新政未落實好
學區房并非新話題,近年來,許多大城市內學區房價格一路走高。從去年至今,多個城市為抑制學區房升溫出臺了政策。即便如此,不少地方學區房價格依然上揚。這就需要認真思考其中的癥結了。一些地方學區房仍然“高燒”不退,恰恰說明教改新政尚未落實好。從這個角度來看,學區房也是折射改革進程的晴雨表。只有讓改革政策落地見效,敢于觸及并啃下關系教育公平的硬骨頭,才能真正讓學區房降溫,讓天下父母舒心。(羅 攀)
鏟除野雞大學需要改變觀念
“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曝光了國內210所不具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涉嫌非法招生和網絡詐騙的虛假大學,類似的虛假大學警示榜已不是第一次發布,值得深思的問題是,為何接連多次發布虛假大學警示榜,可虛假大學卻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的趨勢?在筆者看來,這固然暴露出有關部門監管不力的問題,但也反映出,現實社會中依然存在虛假大學滋生、發展的“肥沃土壤”。 我國目前實行國家承認文憑的學位授予制度,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時,首先關注的是能不能獲得國家承認的文憑,而不是學校的辦學條件、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如果學生和家長深究一所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那么,虛假大學就很容易現出原形。
(熊丙奇)
國際化不能鬧國際笑話
隨著社會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對外交流越來越多,外文的使用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同時國內公共場所錯用、濫用外文現象卻十分嚴重。例如在公共衛生間里,“來也匆匆,去也沖沖”被譯為“Easy come,east go”, 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無處不在的。社會上外文濫用,謬誤頻出,對公眾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會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我們使用的外文不當甚至出現低級錯誤,會讓外國人士笑話,甚至有損國家形象。所以,寥寥幾個外國字,絕不是個小問題。(蔣永紅)
倡導文明校園豈能如此粗暴
江蘇徐州一所中學,竟然在校園電子屏上公開播放學生如廁的圖片,甚至沒打馬賽克。該校校長稱,這是在加強校園文明教育,最近學校發了創建文明校園的倡議書,將校園內的不文明行為用大屏幕播放予以曝光,包括餐廳不排隊、浪費糧食、躲廁所抽煙、大小便不入池等。學校倡導校園文明的初衷也許不錯,但如此不文明甚至粗暴的做法來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這直接違反了相關法律,有違教育的本義,也背離了創建文明校園的初衷。
(張曉震)
別讓節日來檢驗師生感情
5月20日,因為諧音是“我愛你”,這一天成為情侶們的節日。然而,令有些家長尷尬的是,有老師半真半假地通過微信段子索要紅包。“‘520還不算什么節,就這樣要紅包,一年到頭還有端午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這么多節,發紅包如果成了慣例,家長們怎么受得了?”家長們私下吐槽。節日固然值得慶賀,但不能脫離節日的本真,讓節日成為檢驗師生感情的工具(宋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