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熱詞:出版專業 技術人員 繼續教育 職業資格制度
繼續教育是學校教育之后,面向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作為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的有益補充,已經成為提高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能,促進從業人員職業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仍以短期崗位培訓為主
長期以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努力提高從業隊伍素質,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覆蓋全行業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為出版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2008年,新聞出版總署頒布了《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明確規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應按照規定參加繼續教育”。2010年,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至此,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有了專門的指導性文件。
如今,編輯繼續教育主要形式以短期的崗位資格培訓為主。同時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網上的遠程繼續教育學習平臺得以構建和應用,增加了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學習的選擇性和靈活性,受到普遍歡迎。在繼續教育內容方面,短期的崗位培訓主要以普適性的編輯業務基礎知識為主,網上遠程教育平臺的課程內容則相對豐富。為滿足行業需求,新聞出版總署教育培訓中心在本行業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編輯業務培訓體系。以2014年初總局公布的“2014年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新聞出版部分)”為例,2014年度共有124個各級各類的繼續教育培訓班,可見總局對于編輯人才繼續教育問題的重視。其中的新編輯業務培訓、總編輯培訓、編輯室主任培訓、期刊社主編培訓、出版職業資格考前培訓、圖書選題策劃、報刊策劃、職稱評定計算機水平考前培訓、新聞采編人員職業資格培訓等培訓項目,形成了品牌,得到業界的認可。
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亟需引進競爭機制
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在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意的地方。
1.繼續教育內容陳舊,方式單一
據部分參加過幾屆繼續教育培訓的從業人員反映,每年的繼續教育內容相差不大,大多數是低層次的重復,學不到新的知識。同時,由于目前對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方式較單一,以短期培訓班為主,培訓對象是在職人員,造成繼續教育的時間和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本職工作時間經常發生沖突。此外,《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指出“在職自學是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補充,鼓勵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在職自學”。其中“參加普通高等院校或成人院校舉辦的國家承認相關專業學歷、學位的教育”是在職學習的一種方式。但是調研發現,不少單位雖然名義上鼓勵編輯們在職深造拿學位,實際上卻以耽誤工作等為由,設置種種障礙。
2.繼續教育競爭機制尚未建立
目前,對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基本由各級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主導,由其所屬的教訓培訓中心負責實施。這種培訓多是計劃指令性的,任務性強,往往存在一定的形式色彩、重數量輕質量。《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提出要“鼓勵并引導行業協會、學術團體、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具備培訓條件的社會辦學單位參與繼續教育工作”,這一點現在沒有做到,導致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沒有引入競爭機制,市場化水平低。也正是因為市場化水平低,競爭少,各級的繼續教育機構更多的是執行政府的指令,缺乏自主性。
3.繼續教育覆蓋面窄
現階段,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覆蓋面窄。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普通一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機會少。分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2014年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新聞出版部分)”,從“圖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崗位培訓”“圖書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崗位培訓”“科技期刊社主編崗位培訓”“中央在京社科類期刊社主編崗位培訓”等各種培訓班的名稱可以看出,以總編輯、編輯室主任、主編等領導為繼續教育對象的培訓班很多,且多由財政撥款。而以普通一線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為繼續教育對象的培訓不多,且多為收費項目,這直接導致了普通一線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機會的減少。二是民營文化公司從業人員沒有被納入繼續教育的范疇。目前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針對的主要是國有出版單位的從業人員,廣大的民營出版從業人員被排除在外。這部分從業人員數量很多,長遠看,如果不把民營出版從業人員納入繼續教育體系統一培訓,對出版業健康穩定發展是不利的。
4.繼續教育考核機制不夠完善
2010年頒布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要求:“出版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72小時。其中,接受新聞出版總署當年規定內容的面授形式繼續教育不少于24小時。其余48小時可自愿選擇參加省級以上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認可的繼續教育形式。”但實際上由于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沒有形成嚴格的考核機制,上述規定的每年“累計不少于72小時”的繼續教育時間在業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很少有單位能完全督促自己的編輯做到。也正是由于考核機制不夠完善,在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培訓中,每年只有千余人參加,沒有達到繼續教育的目標。
5.繼續教育教材建設薄弱
《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要求:“省級以上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指導加強教材建設,逐步形成教材體系,以適應不同層次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需要。教材開發、編寫遵循一綱多本原則,提倡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教材開發社會化,鼓勵業內有能力的部門和單位按照統一的繼續教育大綱,參與開發、編寫繼續教育教材。”但實際上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沒有統一的繼續教育大綱,也沒有權威的教材,授課全憑專家自己準備。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教材建設任重道遠。
完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建議
為了將《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落到實處,筆者嘗試提出一些完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問題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1.更新繼續教育內容,創新繼續教育形式
各級承擔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機構,要督促授課教師及時更新繼續教育知識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與時俱進的培訓。各個出版單位要強化繼續教育政策的落實,引導從業人員創新繼續教育觀念,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實現繼續教育。此外,在傳媒市場多樣化、技術加速更新、行業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社會文化產品需求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現有的以短期培訓為主的繼續教育培訓形式是無法滿足需求的。出版業的發展需要新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形式。這種繼續教育可以由專業教育機構進行,也可以是自我教育;可以是崗位教育,也可以是集中脫產培訓;可以是社會實踐,也可以是參加科研活動發表學術論文。
2.引入競爭機制,實現繼續教育多元化
目前,出版業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絕大多數的出版單位已經完成轉企改制,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在此背景下,建議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也要順應這個趨勢,打破目前僅由政府和部分大型出版集團主導的繼續教育模式,引入競爭機制,行業協會、集團、高校及出版科研機構要發揮各自的優勢,舉辦各種類型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研討班和進修班,優化繼續教育資源,開拓繼續教育市場,實現繼續教育的多元化。
3.增加繼續教育人數,擴大繼續教育覆蓋范圍
政府和業界要強制推行《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各項要求的落實。通過多辦班、有針對性的辦班等措施擴大參加繼續教育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人數,特別是普通一線從業人員的人數。出版單位要保證和要求自己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參加繼續教育。此外,將民營文化公司出版從業人員納入統一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擴大繼續教育的覆蓋面,整體提高出版從業人員隊伍。
4.建立繼續教育登記制度,完善繼續教育考核機制
加強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考核機制,最有效的辦法是建立繼續教育的登記制度。建議將繼續教育登記制度與人事制度掛鉤,規定從業人員參加繼續教育達到一定標準后才能晉職、晉級,激勵和推動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去獲得更大的回報。同時,登記制度對未完成繼續教育學時、達不到標準的從業人員要制定懲罰措施,這個措施實質上是敦促、鞭策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自覺按規定和要求參加繼續教育學習。
5.制定統一的繼續教育大綱,推進繼續教育教材建設
現階段,建議由政府主導,行業協會、高校、出版科研機構、部分出版集團參與,共同研究編寫出“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大綱”,進而編寫與時俱進的編輯人才繼續教育的通用教材。教材可以是一綱多本,各培訓班、各出版單位、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適用的繼續教育教材,有針對性地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從而達到繼續教育的目標。
(作者單位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