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欣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廣東 廣州 510220)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加強當代中職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技工人才質量,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職業能力目標而言,中職生在校學習兩年后,就應具備就業需要的口語交際技能,從事專業崗位工作時,學生不但要會做,還要與他人恰當地溝通。如果沒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將制約學生進入職位后的發展。
盡管相當部分語文老師已經意識到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但實際教學中仍存在隨意性。在具體課堂里,口語訓練似乎只是各種形式的演講、辯論,或者作為調節課堂氣氛的一種即興安排,缺乏系統設計和科學訓練方法。此外,由于中職生本身學習基礎較弱,在初中時沒有參與課堂口語練習的習慣,缺乏組織語言進行流暢表達的意識;部分學生作為中考的落選者,自卑心理比較嚴重,學習能動性較差,不愿意在教師、同學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生怕說錯、出丑;有些農村學生語言習慣比較粗俗,在文明用語、邏輯思維方面還要加強。以上因素使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開展困難重重。如何使這一現況獲得根本性轉變呢?口語交際課是一門典型的技能課,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應以實踐練習為主,為此,筆者采用情境教學法策略,讓學生在可感多變的情境中不斷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獲得了顯著的效果。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借助一定感性材料和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象的接近生活的語言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情境感染,在特定語境之中進行交融互動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發學生積極體驗的態度及思維活動,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
目前,許多教師的口語教學只是把教材內容搬到課堂上,如教授一些發音方法、文體格式和演說技巧,或者表演課本劇、朗誦課文等,內容受到局限,方式比較單一。理想的口語教學應該是開放的,不受教材內容及訓練方式的限制。設置訓練內容應與學生今后工作、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學時可以分為個別發言、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互評、自評、搶答、抽答、即興表演、現場模擬等。創設情境時配上圖片、動畫或部分實際交際場景,效果會更好,如果條件許可,可以錄下課堂上學生對話練習時的實況,與理論學習對照使用,便于回顧和總結。這樣,會話情境更真實、更有交際意義,更有趣味性。
可以根據學生需要,盡可能設置各種會話場景,涵蓋學生生活、學習和工作各個方面,體現學有所用。學習時不是被動接受,而是從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想學,并能學有所成。因此,應充分考慮中職生就業、從業、創業的需要,注重基礎性和實用性。此外,情境口語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給學生盡量多的施展空間,否則,會失去應有意義。
現實生活是口語交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必須選擇適合學生的生活素材,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滋生交往動機,在互動語言環境中進行口語交際,讓心與心碰撞,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促進口語表達能力發展。
選取現實生活的場景,未必舍近求遠,在校園里運用語言溝通交流的情景就很多了,如“假設班主任發現本班一位男同學籃球打得不錯,恰逢學校組織籃球賽,就提議這位同學擔任班籃球隊隊長,負責訓練和比賽。這位男生從沒做過學生干部,對自己缺乏信心,認為自己打籃球問題不大,但管別人就沒有這個能力了,請你站在班主任角度,與他交談并說服他”。“班里一位同學光榮參軍了,請你扮演班長,在師生歡送會上發言”。“經過三年學習,你順利畢業了,在學校舉行的畢業典禮上,你將有一番怎樣的畢業感言”等。
出走校園,日常生活中的會話場景更是比比皆是,如“設想畢業十年后,在同學聚會上,你會怎樣發言”。教師還可以結合時事熱點,讓學生分析討論,如“目前多個城市明令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你怎么看,說說理由”。
進入職場生活之后,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人物,與不同人物打交道,口語交際能力在這個階段尤其顯得重要。社會中的不同人物角色會呈現出不同口語交際特色。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職業生活,訓練口語,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交際能力。如“在實習單位第一次見師傅時的說話”;“作為新員工在新員工歡迎會上發言”;“假設你是手機商城里面的一個銷售員,請你向以下對象銷售手機:中學生、老板、老年人、年輕美女,可以讓學生分組角色扮演銷售員和顧客”;“假設你是一公司的前臺接待員,來了一位客人要找你公司的某位經理,你如何招呼客人、向經理通傳、讓客人等候呢?請學生分角色模擬情境”;“假設你是一汽車4S店的店長,一早上班時發現汽修車間的工具亂放,地面較多塵土,墻角還有一些垃圾,你將在早會上跟你的下屬說些什么?”
創設職場生活情境的優勢更在于讓學生體會到口語交際是人際交往的一個環節,會話過程中,人際關系往往發揮著十分微妙的作用,如果能以誠相待,尊重對方,語氣恰當,措辭得體,會話就會取得理想的效果,達到預期目的。對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很有幫助。
游戲活動每個人都喜歡,對處在青少年時期的中職生而言,更是樂于接受。將游戲中的趣味性教育功能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在娛樂中訓練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1.主題活動
(1)圍繞學生就業需要,開展自我介紹訓練、模擬面試等專項主題活動,使學生認真而有效地思考,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2)辯論賽,形式上指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就某一個觀點進行針鋒相對的辯解和論爭,實際上是圍繞辯題展開的知識競賽,是思維能力競賽,是語言表達能力競賽。將這一形式引入口語課堂中,就學生關心的問題進行辯論,如“在校應不應該帶手機”,“網絡讓人們更疏遠抑或更親近”等,讓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物,學生在賽前學會論辯方法和技能,在激烈爭辯中力求做到用語簡潔、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從而獲得能力提升。
2.趣味游戲
趣味游戲是一種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活動,具有趣味性、自主性、社會性、虛構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身心愉快,充分享受游戲帶來的歡樂,釋放出內心的天真,口語表達意識得到提高。
(1)故事接龍。從一個故事片段引入,讓學生根據這個故事的既定情節,接續下一故事情節,再讓下一位同學根據上一位同學的口述情節接續下去,讓每個學生在這個故事接龍游戲中有效獲得情感和智慧上的滿足,促進口語表達能力。
(2)傳話游戲。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組,以一句話為內容,進行豎行傳話。每一組的第一個學生將傳話內容小聲讀給第二個學生聽,第二個學生憑借記憶以最快速度往后傳,最后一個學生接到傳話后,立即大聲把內容說出來,以又快又準為勝。傳話內容舉例:①聯通公司將在下周五來校招聘,請同學們帶身份證復印件1份、推薦表1份、小一寸彩照2張準備面試②今天下午15:30在教室集合開班會,商量3月20日全校學生春游的事情。③各班團支書明天晚上6點半在教學樓203室集合,準備參加7點鐘的感恩教育報告會。④本周六上午8:30前在體育館集合,參加躍進汽車公司實習招聘的體能測試,要求穿學校運動服、帶學生證、吃好早餐。游戲結束后分小組總結本小組的傳話情況,要求每個小組從聽話、傳話、說話方面進行評價,總結失敗原因。并要求學生從用心聽、認真記、善于把握住說話內容中的重點等方面提高自身在聽話、傳話中的關鍵環節和技巧。
(3)情境游戲。讓6名同學分別扮演6個角色,孕婦(懷胎八個月),發明家(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車,將給環境保護帶來重大貢獻),醫學家(長期研究艾滋病治療方案,已有重大進展),宇航員(即將遠征火星,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新空間),生態學家(負責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流浪漢(歷經生活困苦,生存能力強)。創設情境:6人乘坐飛機去旅行,中途飛機失事了,降落在一個荒島上,只有上述6人存活。現在僅有1個只能容納1人的救生熱氣球吊籃可以逃生,但沒有水和食物。要求6個人針對誰先離島逃生的問題各自陳述理由。除了第1個人以外,其他人陳述理由時要先復述前一個人的理由,然后才能闡述自己逃生的理由。最后全班其余同學根據復述他人理由的完整性和陳述自身理由的充分性,決定6人中誰先離島。通過創設虛擬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在積極思考、歡快氣氛的游戲中,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欲,感受到口語交際帶來的樂趣。
中職學生畢業后直接面臨就業,口語交際課程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切實掌握一些能幫助未來職業發展的口語交際技能。比如,如何講解一件商品,如何在商場回答顧客詢問,如何在不同場合下進行自我介紹,如何進行工作匯報,如何講述一個工作思路或方案,等等。每個模擬情境的設置都應符合絕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以他們的知識結構很好地勝任這些模擬角色,使學生在領會知識點之后,真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當然,我們創設的情境不能僅停留在學生原有水平上,否則將失去口語交際課程教學意義。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充分熟悉的情境應盡量避免在課堂中再次出現,要體現口語交際課程中“教”與“學”的特點。
首先,教師在情境創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師指導學生在各種情境下揣摩各種不同情境,扮演不同角色,使學生在不同情境中能有效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教師發音,要求語氣語調準確自如,用語得體,起到模范作用。其次,口語交際課程實踐性很強,為了讓學生充分掌握,一定要抓緊有限的課堂時間,盡可能讓每個學生得到充分訓練。
口語交際是信息雙向交流,每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并不相同,有能力高下之別。在學生中,由于男女生生理、性格、興趣、知識能力、城鄉等方面存在差異,致使每一個學生不可能在相同課程中,口語交際能力有相同發展。或在每一種情境中能勝任每一個模擬角色。所以在情境設計、實施過程中,應兼顧學生的差異性,盡可能讓每一位同學選擇適合的位置。在確定會話情境的同時,可以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問題回答或練習。但要明確要求:說話應有條理,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既有利于他們在課堂上主動調節自己的行為,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又有利于他們體驗成功,確保學生在多種情境中各有所得。
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給學生準確、充分的反饋信息更能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因而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評價不僅要針對學生表達的結果,還要通過結果分析學生表達得失原因。說得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并鼓勵更進一步。不足之處則要深入分析原因,針對問題進行改進和完善,這樣,學生才能從中增長知識、形成技能。例如,學生說話時經常出現同樣的口頭語,其原因有的是說話習慣,有的是緊張,有的是思維阻塞,一時無話可說。訓練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原因,對癥下藥,適時點撥,使學生把話講順。教師還應注意多給學生提供成功機會,采用合理的目標定位,教會學生自我評價,建立全方位、過程性的考核制度,多層次、多樣化的測驗方式。實踐證明,過程性評價方式可大大提高學生參與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口語交際教學在語文課堂中對體現“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這一教育宗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職口語交際課程中創設情境,利用情境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是勢在必行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1]王志凱,王榮生.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33.
[2]王玲玲.淺談如何提高中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J].語文教學,2009(2).
[3]麥麗玲.論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教學[J].職業·中旬,2010(2).
[4]陳旭光.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初探[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