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軍 牟秀禎
(1臨淄中學;2淄博工業學校,山東 淄博 255400)
進入高三復習階段后,高三總復習期間經常采用月考、模擬考試的方式,隨著模擬考試逐漸增多,試卷講評課成為后期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尤其復習沖刺階段,更顯出它的重要性。對于這類考試而言,學生的“考”只是前奏,考試目標的實現更重要的是考后的“評”,即試卷講評。它是考試的延續,其成敗直接影響考試效果強弱,甚至總復習質量。所以說試卷講評不同于一般復習課及復習過程中的習題課教學。試卷講評課是分析學生情況,糾正考試中的共性錯誤,彌補教學遺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一種課型。那么如何才能讓試卷講評課達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是我關于上好政治試卷講評課的幾點思考。
一、講評前——考情分析、診斷篩選、題型歸納必不可少。
首先,試卷分析。試卷講評應有準備,上課前,教師首先要整理試卷,分析試題,歸納題型,著重分析試題覆蓋了哪些知識點、考察了哪些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知識與能力,試卷中哪些試題類似高考題,具有典型指導作用。明確試題難易程度、區分度,解析命題意圖,并就學生出錯情況進行抽樣統計,正確收集信息,科學整理信息,再現答題過程,確定講評目標。
其次,教師對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分析,分析考試成績、答題情況、卷面是否規范整潔,尤其是一些共性錯誤與原因要指出來,并結合近年高考改卷情況對學生規范答題提出要求。以便授課時表揚成績優秀的學生,發揮典型示范帶頭作用。
最后,教師根據以上分析情況,選擇需要重點講評的題目,并對其中錯誤進行診斷分析,獲得有效講評信息,做到對試卷講評心中有數。
以上做法可以明確講評目標,增強講評效益,確保講評針對性。
二、講評中——學生主體地位要突出,教師主導作用要發揮。
(一)教師主導
1.教師要做好歸納引導。比如,在政治主觀題型中,我們經常見到一些詞語,如“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在審看所設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提醒學生看待該問題的角度,其次依據該問題角度組織答案,這樣才能把握好問題解答方向,給出相對標準的答案。
2.堅持講評與知識鞏固相結合,出題者往往以點帶面體現課本知識,教師講評時應從這一“點”出發,把“面”帶出來呈現給學生。因此,講評內容要反映政治知識之間的聯系。
3.堅持講評與傳授解題技巧相結合。講評試卷過程中應教會學生解各類題型的方法和技巧,不同題型有不同解題方法和技巧。應特別重視主觀題的解題方法指導。如題: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感嘆道:“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歷史上,洞庭湖的面積曾廣達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來,由于片面強調糧食生產,洞庭湖區大規模圍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積,造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近些年,該地區逐步退耕還湖,尤其是自1998年以來,政府投資70億元進行綜合治理,洞庭湖面積擴大了1/5,湖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除傳統種植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等,湖區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轉變,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這是一道啟示型設問題。方法指導:對材料認真分析、提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哲學角度回答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能這樣做、不這樣做有什么危害,然后推論出我們現在應該怎么辦。以后遇到這一類題型,都可以按照這一方式思維。如為什么要這樣做:哲學依據是:(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我們必須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辦事情,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怎么辦:啟示發展經濟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2)規律具有客觀性,規律的客觀性集中表現在它的不可抗拒性,違背客觀規律,必然會遭到規律懲罰,啟示我們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3)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啟示我們必須樹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通過解題方法的指導、學習、鍛煉,希望達到解一題、學一法、會一類的效果。
(二)學生主導
學生要能根據教師對典型事例的講解,自主消化教師講評的內容,并對教師未講解的內容進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我改錯、評價和完善的能力,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閱讀材料時能抓住關鍵詞句,分清所屬板塊,理解好材料中的特定內容和圖表中的注釋。
例1:我校在2014年模擬考試中有這樣一道題目:隨著“霧霾”等惡劣天氣與社會大眾的接觸越來越“親密”和頻繁,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舉國關注的社會問題。2014年全國“兩會”上,環境問題再次受到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做了政府工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要深入防治大氣污染,以霧霾頻發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新機制。毫無疑問,治理霧霾將是政府未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各民主黨派的提案都是具體治理措施,“建立京津冀協作聯動機制”、“加快氫能源利用”等。另外,霧霾引發了委員對生態環保的關注,這類提案所占比例比往年要高。問題設置如下:(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中的有關知識,談談政府在治理霧霾過程中應有的擔當。(2)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何要聽取民主黨派的建議。
講評此題時,首先需要學生把握此題考察的題型第一問是如何做,第二問是為什么。其次提取其中關鍵詞語“政府”、“黨”、“民主黨派”,這兩個詞語告訴我們回答問題的角度:分別從政府和黨的角度。
高中政治課本(必修)包含四個板塊: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哲學與生活。解答試題時,首先要把握試題所屬板塊,這樣就能把握試題解答方向,不至于造成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
在有些題的答案組織中,圖表本身包括注釋內容都占相應分值,在教師講評試卷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審題方法和答案組織過程給學生講述明白,并反復予以強調,接下來就是組織答案,組織答案的過程就是將自己的審題過程付諸筆端。“審題要慢,答題要快”,除了一直強調的書寫工整、層次清晰、條理分明外,學生組織答案時一定不要忘記萬變不離其宗,答案組織一定要回歸教材,將課本知識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整合,不要忘記很多題目問的都是“結合材料運用教材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往往是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材料與教材分離,材料與教材“兩張皮”的問題所在。講評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圖表形式自己總結歸納,哪些題目由于方法問題,哪些由于知識本身的問題,除此之外其他問題出現的原因是什么,馬虎了、緊張了還是……
三、講評后——摘錄錯題、補償訓練不可缺。
學生要根據失誤原因、方法與規律歸納建立“錯題集”,著重說明錯在何處,并歸納正確解題思路,以徹底解決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走出復習誤區。
針對集體糾錯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出錯集中的問題,教師要設置一定數量的針對性補償題,在每一類錯題解析后面,至少要有一道針對性補償題,并及時投放,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和研究,然后反饋補救,當堂完成,當堂講評,以獲得真實的信息反饋。一次補償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次投放補償性試題。
以上做法可以補償課堂講評,增強講評實效性。
以下是筆者在試卷講評課中歸納出來的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實踐證明對學生解答主觀性試題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擺理子
把觀點、原理、論點亮在本題或本角度的最前面,而且要觀點明確、論點準確,不要讓閱卷老師一點一點地尋找答案。以高考改卷速度而言,原理放置不對位的試卷很難得高分。
(二)分段子
學生要根據題目所給分數和設問情況,能分段就分段,能分點就分點。分清要點,思路清晰。讓閱卷老師一眼就可以看清答案,提高試卷得分率。
(三)扣料子
緊扣題眼,引用材料,每個角度在所擺理論的后面,都要緊扣材料進行分析,不要只擺理論或只扣材料,切忌觀點材料“兩張皮”。
(四)挖坑子
盡量多寫,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進行分析,爭取把所有知識點都羅列出來,同時要詳略得當,以防遺漏部分知識點。
(五)補漏子
做完試題后,要做好主觀題的題后修補工作,看哪些知識點疏漏了或由于審題不當而多余了,及時進行損益。
總之,上好試卷講評課不僅可以復習、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可以促使學生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啟發思維,激發興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老師可以發現、解決教學疑難,改進教學,提升業務水平。所以,教師要予以充分重視,提高試卷講評課的實效,讓其在高三后期復習中發揮巨大效率。
[1]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
[2]思想政治教學.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