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寶+季景濤+李文彬
摘要:通過對國內典型工科院校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方式的調研,以及對抽樣的部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參加GCT考試結果的分析,比較了現行全日制工程碩士與非全日制工程碩士和全日制工學碩士選拔方式的特點,提出進一步完善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方式的建議:全日制工程碩士應當采取與全日制工學碩士相類似的選拔方式,并適當引入類似GCT的語言表達能力測試和邏輯推理能力測試的考試內容,加強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核。
關鍵詞: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方式;調研
中圖分類號:G64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6000503
一、引言
1.全日制工程碩士提出的背景
自2009年起,教育部決定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范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得到迅速發展[1]。2011年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量已經達到14.9萬人,占當年研究生招生總量的30.1%[2]。全面開展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既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也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進一步完善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的需要。全日制工程碩士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的一個重要門類,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某一工程領域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門知識,以及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2.與非全日制工程碩士和全日制工學碩士的比較
全日制工程碩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的生源背景和培養過程不同。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的生源一般都具有較長的實踐工作經歷,其理論知識較為欠缺,但實踐經驗豐富。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是一個繼續教育的過程,集中在工作單位進行,主要目標是傳授學生必要的理論知識,培養其進行系統工程技術研究和實踐的能力。全日制工程碩士的生源背景與全日制工學碩士相同,主要生源都是應屆學生或者剛畢業不久的學生,基本沒有工程實踐經歷,知識背景、知識結構和學習經歷也基本相同。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是一個學歷教育的過程,大部分集中在學校進行。與全日制工學碩士更注重培養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相比,全日制工程碩士更注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方式的改革應與全日制工學碩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方式的改革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并各有側重。
二、全日制工程碩士現行選拔方式的調研
2009年,我國首次開始擴大招收全日制工程碩士的范圍時,由于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已經結束,全日制工程碩士全部按照“專業相近”的原則從學術型碩士中調劑錄取。自2010年起,全日制工程碩士采取與全日制工學碩士相類似的選拔方式,主要有推薦免試和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全國統考”)兩種。
1.推薦免試
教育部將推免生名額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學位兩個部分,學術型名額用于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攻讀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名額專門用于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學位推免生名額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全日制工程碩士,數量與比例逐年增加,極大地改善了全日制工程碩士的生源質量。
2.全國統考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安排,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整體上采取“分列招生計劃、分類報名考試、分別確定錄取標準”的考試模式,各招生單位應按照“科目對應、分值相等、內容區別”的要求設置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科目。本文共選取了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在內的12所工科特色明顯的高校,對全日制工程碩士與工學碩士的招生考試進行調研,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調研結果顯示,在初試考試科目方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初試科目與全日制工學碩士的考試科目完全相同。其他8所高校部分學科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的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考試科目與全日制工學碩士有所不同,一般選擇英語二和數學二。此外,12所高校全日制工程碩士與全日制工學碩士的自命題業務課完全相同。在學校復試分數線方面,上海交通大學等8所高校的全日制工學碩士和全日制工程碩士執行相同的復試分數線,這與教育部劃定全國復試分數線的政策相一致。清華大學等4所高校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和全日制工學碩士分別劃定了復試分數線,全日制工程碩士分數線較全日制工學碩士分數有所降低。
進一步分析各高校典型學院在復試時的做法,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學等6所高校機械類院(系)全日制工學碩士和全日制工程碩士劃定了相同的學院復試線。清華大學等6所高校機械類院(系)分別劃定了不同的分數線,除西北工業大學外,全日制工學碩士分數線明顯高于全日制工程碩士分數線。此外,西北工業大學的機械類院(系)全日制工學碩士和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復試方案不同,其他11所高校的復試方案完全相同,各高校的復試權重略有不同。
表12012年全日制工程碩士與全日制工學碩士招生方式典型高校調研情況比較
典型高校初試科目比較初試線工學碩士工程碩士選取院系復試方案復試線工學碩士工程碩士清華大學完全相同335325機械工程系按方向同組進行400325上海交通大學完全相同340340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85385浙江大學完全相同340340機械系按方向同組進行372340哈爾濱工業大學完全相同330330機電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40〖〗340西安交通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40330機械工程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55340同濟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30330機械工程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55355華南理工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30330機械工程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30330天津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35335機械工程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35335華中科技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40330機械工程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6433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20320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20320大連理工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35315機械工程學院按方向同組進行351315西北工業大學第二、三單元不同330310機電學院復試方案不同330356*教育部—290290—注:(1)復試分數線包括單科線和總分線,限于表格篇幅,本文只列出了總分情況。(2)招生單位在學校分數線的基礎上劃定本院系進入復試的分數線要求,每所學校相同學院的不同學科復試分數線也有所不同,本表只列出了總分最低分的情況。
三、GCT聯考的測試與分析
目前,全日制工程碩士與全日制工學碩士的選拔采用全國統考的方式,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的選拔采用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簡稱“GCT聯考”)。全國統考主要是知識水平的考試,GCT聯考更側重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的考核。比較兩個考試的考試科目,GCT聯考沒有政治理論,全國統考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全國統考的數學和外語考試比GCT聯考中的數學基礎能力和外語運用能力測試有更高的要求。全日制工程碩士和非全日工程碩士的考核方式有著較大的差別,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為了更好地對兩種選拔方式進行比較,本文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參加GCT聯考的情況與參加全國統考的情況進行了分析。
1.GCT聯考測試樣本的選取
本文共選取2011級全日制碩士生425人、2012年推免碩士生44人和2012年參加全國統考的考生378人,選取的樣本總數為847人。2011級全日制碩士生和2012年推免碩士生全部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年參加全國統考的考生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79人,來自西安交通大學299人。本文對847名樣本學生參加GCT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并與201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已經錄取的1 173名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的GCT成績進行了比較,使用的統計分析軟件是SPSS。由于全日制工程碩士和全日制工學碩士采取相同的選拔方式,因此本文選擇的樣本未對兩類學生進行區分。
2.GCT聯考難度分析
試題難度值與試題實際難易程度正好相反。難度值越大表示能夠正確解答該題的學生越多試題越容易,而難度值越小則試題越難。根據以往學者們的研究表明,多數試題難度分布在0.3—0.7之間,選拔性測試P=0.5左右為宜。從表2中可以看出,對于全日制碩士生參加GCT聯考而言,除語言科目外,現有GCT的考試科目難度偏低。
表2全日制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研究生
參加GCT考試試卷的難度比較
科目
考生類別語言數學邏輯外語總成績全日制研究生0.5720.8090.7470.7230.713非全日制研究生0.610.510.580.520.553.GCT聯考成績與往屆生統考成績的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是指對兩個或多個具備相關性的變量元素進行分析,從而衡量兩個變量因素的相關密切程度。相關性的元素之間需要存在一定的聯系或者概率才可以進行相關性分析。皮爾遜積矩相關系數(Pearson Correlation)是用來度量兩個變量X和Y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指標,其取值范圍通常在[-1,+1]之間,通過皮爾遜積矩相關系數我們可以知道兩個變量是否具有相關性、程度的強弱,以及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通常其值絕對值較大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較高[3]。從表3中可以看出,往屆生(2011級)統考總分與GCT總分、以及GCT聯考科目的邏輯、語言、數學沒有相關性,與GCT聯考科目的外語具有一定相關性。這可以理解為經過一年的學習,考生的知識和能力都發生了變化,原有的考研成績已不能反映出考生現在的知識水平和能力。
表3GCT聯考成績與
2011級統考成績的相關性統計表
類別統考總分數學2外語2政治GCT總分Pearson相關性.119-.013.127.057外語1Pearson相關性.229**.057.183**.055邏輯Pearson相關性-.014-.122.032.030數學1Pearson相關性-.034.037-.009-.004語言Pearson相關性.065-.015.085.061注:** 表示在.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表示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數學1和外語1是指GCT聯考的考試科目,外語2和數學2是指全國統考的考試科目(下同)
4.GCT聯考成績與應屆生統考成績的相關性分析
從表4中可以看出,應屆生(2012級)統考總分與GCT總分、GCT科目中的數學、外語、語言和邏輯均具有相關性,即統考成績高,其GCT成績也高。GCT科目中的語言和邏輯,與統考總分及數學、外語和政治的相關性程度都較低。這也反映出,目前統考中沒有直接考核考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內容,是統考的一個薄弱環節。
表4GCT成績與2012級統考成績的相關性統計表
類別統考總分數學2外語2政治GCT總分Pearson相關性.419**.213**.281**.304**外語1Pearson相關性.352**.160**.299**.346**邏輯Pearson相關性.216**.115*.138**.127*數學1Pearson相關性.327**.224**.114*.106*語言Pearson相關性.120*.019.115*.137**四、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方式的建議
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經過30年的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建立了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結構比較合理的學位授權體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有質量保證的研究生培養制度。當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日新月異,職業分化越來越細,職業的技術含量和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對專門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大批量、多規格、高層次的特點,同時也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選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當結合現行模式、生源特點、社會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研究出切實可行的選拔方式。
1.全日制工學碩士和全日制工程碩士學生的生源背景相同,培養過程相似,培養目標也有共同的地方,培養過程基本以學校為主,都是一個學生培養過程,培養目標都需要有較為扎實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不同的是前者更強調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后者更強調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建議全日制工學碩士和全日制工程碩士繼續采用相類似的選拔方式。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方式的改革應和全日制工學碩士選拔方式的改革統籌考慮。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長期單一的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一直沿襲了30余年,與當前研究生就業形勢嚴重脫節,與學生的成長需要嚴重脫節,給研究生培養帶來許多問題。自2009起國家開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碩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些問題,但是現行的全國統考選拔方式缺乏對考生基本素質和能力的考核,因此,建議適當引入非全日制工程碩士中對考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核內容,不斷充實和完善全日制工程碩士選拔機制,實現科學選拔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平,等.淺議全日制工程碩士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3).
[2]張樂平,等.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3).
[3]薛薇.基于SPSS的數據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