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張明鳳
摘要:在當今經濟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應具有整體性、學術和意識形態的統一性、服務性的學科定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對學生的政治思想產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學科定位;政治思想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6008502
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在馬克思主義中有透徹分析,并成為人類認識、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黨和國家歷來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見等文件精神的指導下,中宣部、教育部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等一些相關部門都提倡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建設,其中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國近現史基本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等幾個二級學科[1]。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如火如荼地展開,進一步明確馬克思理論學科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對學生的政治思想產生深遠影響。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其學科定位
1.整體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這門學科是從精神本質、科學內涵、理論體系等方面整體上去研究馬克思主義,并把研究成果廣泛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學科。馬克思主義中涵蓋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整體性,可以先從方法論的整體性著手,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這是理解其完整性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具有內在邏輯嚴密特征的綜合性理論體系。從理論的構成來看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這個學科最重要的三部分,然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又不是將這三個理論簡單相加,而是按照其中的邏輯性對理論的高度提煉和概括。這三個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邏輯對世界的發展、人的發展進行的是整體性探究,在強調世界、人類社會各自的內在邏輯性的同時,更是強調了馬克思主義揭示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最一般的規律性的理論。內外相統一體現的整體性是一種全面地反映歷史發展規律的整體性[2]。內在的整體性把握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展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在實現兩大轉變后,在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問題上做了徹底的思想路線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內在整體性的核心體現在思想路線和邏輯主線的統一。這三部分看似三條主線但是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必然聯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充分貫徹了理論學科外在的整體性。
世界觀、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根本基點,方法論的整體性通過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方法來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方法論的整體性;按照一定的邏輯性將六個學科從整體性出發去研究,凸顯其基礎性地位,對學科的整體性研究要堅持理論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要體現邏輯的整體性;從內外在的整體統一性來看,馬克思理論學科的二級學科有著自身的理論特色,要是把各個二級學科各自的理論體系看作是內在的整體性,外在整體性指的就是一級學科范圍內其他二級學科發展的整體性[3]。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對二級學科的整體性研究無論是從學科外在整體要求來講還是從內在整體性要求來說都是一個必經過程,是內外在整體性的一個必然要求。
2.統一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無產階級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體現出來的意識形態主要為無產階級服務[4]。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蘊含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精華,對真理進行了透徹的解釋,具有無可比擬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正因為馬克思主義能夠把高度嚴格的學術性與意識形態的功能統一在一起,才對世界各國的社會主義者有了強大的吸引力。
理解學術和意識形態的統一性首先要堅持思想路線和邏輯主線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學科研究的最主要內容包含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理論體系、精神本質及具體運用,這表明其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的確定是通過理論價值深入人心,學術性和意識形態相統一也是其研究范圍本身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學科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階級立場,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確立唯物歷史觀后,其思想路線是實現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理論研究的邏輯主線則為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5]。正是因為堅持思想路線和邏輯主線的統一才使得馬克思主義具有學術和意識形態統一性的重要特征。
此外,還應從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角度來理解學術和意識形態的統一性。馬克思主義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科,應注重從學術建設方面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在意識形態的建設中加強學術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所體現的學術與意識形態的統一性必須聯系當今世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我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中也必須聯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結合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歸納總結出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探索出來的思想路線、思維方式及其他觀念的問題,而不是與實際相脫節,漫談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當成簡單的標簽,機械地貼到具體問題上去,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當成僵化的教條。在學科建設過程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學術性帶動意識形態的實現,確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進而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3.服務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這個學科的服務性特征應同時體現在為社會和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服務,其他學科大多沒有這個特征。然而現實的教學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服務的特征往往被淡化,表現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不被學科建設所重視,而有些教師把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混為一談。這都不利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會導致其非學科化傾向,使理論研究缺乏實效性和針對性甚至與時代特征相脫離,這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服務產生不利影響。
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服務性,首先要明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強調科學理論與科學精神的統一。一方面教師要有嚴謹的教學態度、求真務實的敬業精神,另一方面要求學生產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崇敬和信仰,師生都應通過思想政治的課程教學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具體地歷史地統一,改變傳統教學的簡單化、教條化的模式,在實踐中完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增強馬克思理論學術和政治影響力[6]。
還應不斷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強化其服務性的特點,從而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師的專業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是關鍵。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是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重要保證,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提供動力。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定位對學生政治思想的影響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從思想上武裝自己,可以增強對社會主義的信念,以及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充滿信心,充分信任黨和政府。馬克思主義信仰本身具有“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定信念,具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概。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師通過科學理論的魅力打動學生,答疑解惑,使學生信仰科學理論,忠誠崇高事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一要武裝學生的思想,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政治和情感上的認同感;二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主動承擔歷史責任,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他們堅定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培養學生的愛國守法、誠實守信、堅強意志等道德品質[7]。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師應以教學目標和要求為依據,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成果,并對學科的成果進行整合,增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說服力、感染力。
在當今經濟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切實搞好學科建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變傳統的概念式教育,將時代發展的新內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提高學生政治思想覺悟的積極影響,這也是馬克思理論學科建設的內在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昆明.從學科定位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規范性[J].思想理論教育,2011,(1):4—9.
[2]李紅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出發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8):36—39.
[3]陳占安.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定位的再思考[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1,(1):38—42.
[4]紀亞光.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保障環節[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0):49—54.
[5]查少剛.馬克思主義理論協作教學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3,(9):52—55.
[6]李忠軍,劉靜.當代大學生認同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狀況調查報告[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39—44.
[7]段小艷,李昶罕.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狀調查與思考——以云南農業大學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3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