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夜羽
摘要:通過語料庫手段分析《魔戒》的語言風格、主題,得出結論:《魔戒》語言平實簡單,風格樸實自然;主題反映了善惡斗爭和永恒追求,這正是這部作品廣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關鍵詞:語料庫;魔戒;文體分析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6011602
《魔戒》的恒久魅力不僅僅體現在托爾金創造的奇幻世界之上,也體現于他對語言的精密組織上。要仔細體味《魔戒》,就應該了解其基本的文體特征。文學文體學依賴于對文學文本的搜集和分析,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文學作品。而近年來,語料庫文體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加直觀的數據支持。這種方法,通過詞頻統計、索引和一些專門的語料庫軟件,可以幫助人們研究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主題及人物形象等方面[1]。
本文意在通過語料庫檢索手段分析《魔戒》的各種文體特征,以實證研究的方式來證明小說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和意義。本文中應用的語料庫分析軟件主要是wordsmith 4.0和PowerGREP Tool,使用的參照語料庫(RC)分別為RC1(《安徒生童話故事集》)、RC2《狄更斯作品集》以及RC3(BNC——英國國家語料庫)。
1《魔戒》的語言風格研究
Wordsmith是一款功能強大的軟件,包括關鍵詞搜索、索引行檢測、平均句長、詞長、詞頻等各種功能[2]。這里首先使用此軟件將《魔戒》與其他三個參照庫的基本語言信息加以統計,得出結果如下:
根據表1筆者計算出標準類符形符比(standardized type/token ratios),得出這些文本的詞匯密度(lexical density)為RC1 同時,表1中顯示了平均詞長,即The LotR 表1基本語言信息統計結果 WordSmith Tools 4.0NLotRRC1RC2RC3text fileOverallOverallOverallOverallfile size5585870202079135078331548730240tokens530726373663599188103781560tokens used for word list529400373527598708101939864types (distinct words)142171239923249385142type/token ratio (TTR)2.683.313.880.37standardised TTR40.6839.8843.3542.27standardised TTR std.dev.58.7359.4856.0857.18standardised TTR basis1000100010001000mean word length (in characters)4.064.134.324.64word length std.dev.1.901.982.332.55sentences3824318549284024770330mean (in words)13.8420.1321.0721.37std.dev.11.2214.1720.7018.35戒》和《安》中幾乎沒有,而在其他的參照庫中有少量。為了進一步分析比較結果,筆者將含有1—5個字母的單詞和6個及6個以上字母的單詞數據統計出來,結果顯示在《魔戒》和《安》中,低于5個字母的詞匯都是81%;而《狄》和BNC中低于5個字母的單詞分別占75%和70%;這個數據告訴我們托爾金更傾向于使用短的單詞。 在文體分析中,短的詞匯與長的詞匯有著不同的文體效果。短的詞匯或者長的詞匯分別對應了來自盎格魯撒克遜語系的單音節詞和來自拉丁語、法語或希臘語的多音節詞,那些短的單詞尤其是單音節詞一度被認為不夠文雅、考究或者具有藝術修養[3]。好的作家往往能夠恰當地使用這些詞匯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里則顯示出托爾金的語言風格就是傾向于使用短的單詞并適于普通人的閱讀。 綜合起來可以看出《魔戒》的語言風格,單詞和句子較短,語言樸實簡單,難度偏低,適合閱讀。因此,這部作品雖然描寫的是奇幻的第二世界卻不會給普通讀者造成語言障礙,這也是它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2《魔戒》的主題研究 關于《魔戒》的主題,很多人通過文學批評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推論。Robert S. Ellwood 和Stuart D. Lee將其定為“追尋(Quest)”[4];李為祎認為其反映人類的心靈世界[5];施至媛則將其定義為“追尋”救贖之路[6]。而在本文中,筆者通過語料庫手段與文學批評結合的方式,對《魔戒》的主題也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結果發現作者對作品善惡主題的處理十分鮮明,善惡分明,美丑畢現,這充分反映了作者的道德價值觀念,同時也營造了非凡的美學效果。 2.1精靈和獸人——善與惡的代表 首先,托爾金通過使用大量具有積極意義的詞匯和整齊美觀的句式來描寫精靈族,使用具有消極意義的詞匯來描寫獸人族。比如描寫精靈時,用“clear ”“fair”來描寫他們的聲音; 他們眼睛里面的“starlight”閃爍“glimmering”;行走時,微光“shimmer”落在腳下。在故事的主人公與精靈接觸時,看到他們有著不老(ageless)的面孔,眼睛“grey as a clear evening”,頭發“shinning gold”或者“dark as the shadows of twilight”,充滿了智慧(wisdom) 和力量(strength)[7]。同時這種特征也體現在作者對句式的選擇上,比如使用排比句式來描寫精靈。在作品中,托爾金應用了明喻、排比、頭韻等修辭方法分別展現了精靈的永恒、智慧、善良和美麗。
相反,在形容作為“惡”的仆人的獸人時,托爾金選擇的詞匯則具有了強烈的消極意義,并使用了語義偏移造成物化效果。筆者對Orcs進行了索引行檢索,結果發現在與此詞搭配的詞匯中多有貶義色彩和物化傾向。這些詞匯,包括如“beastly”“swart”“slanteyed”“foul”“dreadful”等等,與獸人Orcs搭配在一起,體現了作者愛憎分明的態度。而在描寫獸人說話時,使用的是吵吵嚷嚷(making noise),他們還“yell”“jeer”“hoot”以及“scream”,這些聲音描寫營造出獸人隊伍的野蠻混亂。他們生活在黑暗之中,與邪惡緊密相關,中州的人們認為要摧毀(destroyed)而不是殺死(killed)他們,精靈則要狩獵(hunt)獸人,作者還用如“a dozen orcs”等表達方法體現一種語義偏移,物化了獸人的充滿惡意和殘酷的意象。而索引行檢索的結果,就是對這種描寫的實例支持。
2.2白與黑——善與惡的色彩
人們常常使用相反的形象象征善與惡,比如黑夜和白天,真與假等。在托爾金的世界中,善與惡是清晰體現的,比如精靈住在光明中,而獸人藏身黑暗的地下。除此之外,還有顏色的象征意義也表現著文中的善惡主題。比如邪惡的黑暗魔王索倫、黑暗之門、黑騎士(戒靈),對應了象征正義和善良的白騎士(the White Rider)、白色議會。而白與黑的最大的體現就是薩茹曼與甘道夫的巫師袍。白袍薩茹曼是巫師的領袖,而后來他慢慢轉向邪惡,于是后來他的袍子變成了黑色;而甘道夫,開始是善惡未明的灰袍巫師,而在護衛中州和平之時,他犧牲自己,最后從深淵歸來,他變成了白袍,成了新的領袖。在歸來之時,他這樣宣稱:
“Behold, I am not Gandalf the Grey, whom you betrayed. I am Gandalf the White, who has returned from death....”[7]
甘道夫沒有選擇用復仇來顯現自己的權威,而是體現了自己靈魂的純凈和正義。他宣稱剝奪薩茹曼的白袍,因此薩茹曼失去了白袍,同時也被剝奪了魔力,只剩痛苦和憤怒。
綜上所述,通過語料庫手段和文學批評的結合,筆者認為,《魔戒》體現了神話甚至是童話中的永恒的主題和教育意義:善與惡的斗爭。
3結論
語料庫分析方法為人們研究文體學提供了數據支持,使得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互結合起來;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使得完全感性的解讀有了理性的支持,有利于人們更準確地解讀文學作品。同時這種方法也可以拓展到其他領域如教學領域,使人們更簡單快速直觀地解讀文章,總結規律。
參考文獻:
[1]戴煒棟,張愛玲.語料庫計算機語言學[J].外國語,1999,(6).
[2]曹彥.文學文體學與文體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5).
[3]Drout, Michael D.C.Tolkiens Prose Style and Its Literary and Rhetorical Effects.
[4]Solopova, Stuart D.Lee,Elizabeth. The Keys of MiddleEarth. New York.
[5]李為祎.幻構人類心靈之鏡——《魔戒》的文化解讀[J].當代外國文學,2004,(3).
[6]施至媛.弗羅多追尋救贖之路——《魔戒》的宗教解讀[D].武漢:武漢大學,2005.
[7]Tolkien, John Ronald Reuel.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