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心華
摘要:醫藥健康類語篇在雅思閱讀考試中占的比重較大,難度較高。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快更準地熟悉和把握此類體裁的閱讀文章,本文以Hasan教授的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理論為指導,從語篇結構分析的角度出發,用歸納法來總結醫學類雅思閱讀語篇的體裁結構潛勢。通過對醫學類雅思閱讀語篇的結構潛勢模型進行構建,把體裁結構潛勢理念引入英語教學,從而達到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相互促進的目的。
關鍵詞:潛勢;體裁結構;雅思閱讀語篇;醫學類語篇
中圖分類號:H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6012203
引言
醫學類語篇在整個雅思閱讀考試中是出現頻率最高、專業性最強、最難于理解的一類篇章。它們在雅思閱讀語料庫中也是占比最大的。據統計,在《國際雅思閱讀真題題源》叢書中共收錄文章122篇,醫藥健康類有15篇[1],占比12.3%;在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授權出版的《Cambridge IELTS》系列真題叢書中共收錄閱讀文章108篇,醫學類有14篇,占比13%。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雅思閱讀語篇的結構特點,幫助師生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將以系統功能語言學家Hasan的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理論為指導,探討雅思閱讀文章中醫學類語篇的結構特點,分析并總結出這一特定類別語篇的體裁結構潛勢。
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研究屬于語篇分析的一種方式。每一類語篇都有其語篇體裁結構潛勢[2]。單就語篇體裁結構的分析而言,這一分析可以幫助學生熟悉特定語篇體裁的綱要式結構,了解這類語篇典型的構建方式[3],并以此指導學生的理解過程。掌握醫學類雅思閱讀語篇的體裁結構潛勢,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雅思閱讀文章的理解能力,從而在考試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績。
1語篇結構潛勢研究的理論基礎
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研究屬于語篇分析的一種方式。無論是Hasan的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理論,還是Martin的綱要式結構理論[4],在本質上都是要從語篇分析的角度來確立語篇體裁的宏觀結構。Hasan教授是一位系統功能語言學家,他對語篇體裁進行的研究為其他學者開啟了思路,奠定了研究的理論基礎。Hasan認為,語篇體裁結構潛勢是對某一類特定體裁范圍內所有語篇結構的總體描述,也是某個體裁在其意義結構上所具有的可能性[5]。因此,語篇體裁結構潛勢體現的是一類語篇在語義層面上的結構相似性,它概括了特定類別語篇中可能出現的所有結構模式。如果要使一個體裁結構潛勢能夠真正代表一種語篇體裁的所有結構可能性,那么它應該包含以下內容:(1)必要成分,(2)選擇性成分,(3)成分出現的順序,(4)成分出現的重復率。其中,必要成分是定義語篇體裁的關鍵,也就是說,只有一篇文章具備了某個體裁結構潛勢中所有的必要成分時,才會被認定為該語篇體裁中的一員。而選擇性成分的存在與否都不會影響到語篇的體裁地位。所以說,必要成分代表語篇體裁中的恒定因素,選擇性成分則代表了語篇體裁中的變化可能。
2語料收集與研究過程
研究對象來源于劍橋大學外語考試中心在中國大陸地區官方許可出版的《Cambridge IELTS》系列真題叢書1—9冊,在這個由108篇文章構成的語料庫里,作者把醫學健康類語篇挑選了出來,總計有14篇。然后采取歸納法作為研究方法,在對所有語篇個體結構進行逐一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出一個可以描述醫學類雅思語篇的總體的體裁結構潛勢。同時,借用Hasan的符號體系來構建并且闡述醫學類雅思語篇的體裁結構模型。因為篇幅所限,本文將以此語料庫中的一篇抽樣文本為例[6],提煉出各個意群(段落)的主題句,再逐句進行分析,以顯示實際的語篇分析過程。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has been called the Holy Grail of modern biology.
→Importance(開篇點明話題的重要程度,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引發興趣)
The objective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is to map and nalyse every single gene within the double helix of humans DNA.
→Topic(指出話題)
The human genome is the compendium of all these inherited genetic instructions.
But sometimes there are mistake.
More than 4 000 single gene defects are known to afflict human.
→Discussion(對話題進行討論)
But there is a hope of progress.
At the least, these scientific advances may offer a way of screening parents who might be at risk of transmitting a single gene defect to any children that they conceive. Foetuses can be texted while in the womb, and if found free of the genetic defect, the parents will be relieved of worry and stress, knowing that they will be deliverd of a baby free from the disorder.
→Conclusion(結論:現階段可以從優生學角度幫助人類檢測基因缺陷問題)
Momentum quickly built up behind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and its objective, bu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go far beyond a narrow focus on disease.
If properly applied, the new knowledge generated by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may free humanity from the terrible scourge of diverse disease.
But if the new knowledge is not used wisely, it also holds the threat of creating new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nd new methods of oppression.
→Prospect (將來發展前景和應注意避免的問題)
綜上,這篇文本的結構可表示為:Importance^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prospect
在通常長度為1 500字左右的雅思文章中,每個段落中的主題句只有一個,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主題思想的表述只覆蓋一個段落,往往一個話題會通過多個段落展開探討。所以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conclusion(討論結果)和prospect(發展前景)兩個主題部分涵蓋了不止一個主題句,這就意味著這兩部分包括了多個段落。這與Hasan的觀點不謀而合:在分析語篇結構時,不應以任何形式上的單位為依據,而應從意義著眼進行分析。
3醫學類雅思閱讀語篇的結構潛勢分析
本文用上述同樣的方法對所有的14篇文本進行了語篇分析,結果見表1。表1
1B2T1P3Background^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2B2T4P3Importance^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prospect3B3T1P2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4B3T3P3Topic^discussion5B4T2P2Background^topic^discussion6B4T2P3Topic^discussion^prospect7B5T1P1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8B5T2P2Topic^discussion^value9B6T2P2Topic^background^discussion^conclusion10B7T4P3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11B8T1P3Background^topic^discussion^coclusion12B9T2P1Importance^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13B9T2P3Topic^discussion^value14B9T4P2Topic^discussion根據對全部14篇語篇素材進行的結構分析,本文可以歸納出醫學類雅思閱讀語篇的結構潛勢模型,如圖1所示。
[(background)/(importance)]°topic^discussion^(conclusion)^[(value)/(prospect)]
圖1
在圖1所示的這個模型中,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本文采用Hasan教授設立的符號標識體系來解釋這個結構模型。其中,()內的是選擇性成分,其余的是必要成分;^表示符號兩側的成分順序固定,即此符號左邊的成分出現在前,符號右邊的成分出現在后;°表示符號兩側的成分可以互換位置,即出現的先后順序不固定[7];[]表示可調換成分的范圍,比如,value 與prospect兩個成分是二選其一的出現,但這種選擇關系僅限于這兩個成分之間。此外,符號“/”表示“或者”關系,即符號前后的成分都有可能出現,但究竟出現其中哪一個,是由篇章作者的主觀意志決定的。
在醫學類雅思語篇中,由于大部分的雅思閱讀語篇是節選的緣故,只有topic(話題)和discussion(話題討論)是必要成分,而其他成分均為選擇性成分。background或importance作為選擇性成分,分別是對話題的背景介紹或重要性闡述,用來引起讀者對即將討論之主題的興趣或者重視,這兩個成分通常來講應該處于文章的起始位置。然后語篇會順勢提出第一個必要成分——將要討論的話題,當然,有的時候話題的提出是先于背景介紹的。之后是另一個必要成分——話題討論,其中可以包括原因分析、影響范圍、相應對策,等等。而篇章的末尾通常以conclusion(觀點結論)來結束討論。另外兩個選擇性成分:value(話題價值)或prospect(研究前景),二者均可以作為學術文章的正常結語方式。本研究對象中的個別文章沒有總結性論述,是因為此類文章僅為新醫學技術的介紹或者某種健康問題的發散性討論,所以沒有總體觀點或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語篇體裁結構潛勢是一個描述性的概念,而不是發展性的理論。它是從眾多個體語篇結構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性模式,而不是對語篇結構的強制性規定。所以語料庫里的語篇越多,結構潛勢模型就會越粗放,反之就會更精細。對特定類別語篇體裁的結構潛勢有所了解,可以指導閱讀認知過程,尤其是對于不熟悉特定類別語篇的讀者而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將語料庫中的語篇系統化,從而對看似雜亂無章的語料進行分檢和歸類。從語篇分析的角度來說,體裁結構潛勢提供了一個對語篇進行有效分析的框架,能夠從不同層次描述語篇的內部組織機制,并在閱讀理解的認知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從輔助教學的角度來說,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的概念也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熟悉不同類型的文章,從宏觀上掌握特定語篇的結構特征,還能減少因文化差異和思維差異帶來的理解困難。把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研究引入雅思閱讀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師生了解各種雅思語篇的構建機制,而且可以從語篇的體裁特點出發,探求語篇形成背后的人文因素,從而實現理論研究為教學實踐服務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創.國際雅思閱讀真題題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Halliday.M.A.K. & Hason.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Vic: Deakin University,1985.
[3]于暉.語篇體裁結構潛勢及其應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1).
[4]Martin.J.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2.
[5]Hasan.R. Ways of Saying: Ways of Meaning[M].London: Cassel,1996.
[6]Cambridge IELTS 1—9[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014.
[7]楊美平.英語政治新聞的語篇體裁結構潛勢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