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禮
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職投資與理財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分析,結合作者的一線教學經歷,提出了該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為該專業實踐性教學建設提供了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投資與理財;實踐性教學
一、高職投資與理財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師資力量不足,實訓教學能力有限。許多高職院校從事投資與理財專業教學的教師都是從經濟管理專業課程如經濟學、金融、數學、會計等專業轉過來的教學轉行而來,對于投資與理財專業理論知識沒有系統的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尚欠缺,對于實踐教學知識更是缺乏。許多高職院校在師資引進時過多地考慮了學歷的要求,而投資與理財學科知識更新較快,缺乏后續培訓也使得教師長期脫離了實際。另外,教學任務的繁重也使得很多教師客觀上很難有時間和機會去企業真正頂崗實踐鍛煉較長時間,實踐教學能力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二)企業目標難以與學校目標統一,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未能落到實處。目前大多數企業仍然是以追求企業利益為根本,企業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更多地考慮的是企業自身的利益,參與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很難進一步深入,基本只是停留在學生在第5-6學期的頂崗實習的階段,對于這將近一年的實踐教學,企業主要是以追求銷售額度為主,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許多實際學習困難難以得到解決。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三)培養目標不明確。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起步較晚,它是應市場需求在經濟學、金融學下發展起來的。由于是新興的熱門專業,為了搶抓機遇,在培養方案的制作過程中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論證,同時各個高職院校都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實踐教學內容不完善,教師指導實踐能力薄弱。高職教育有職業性和實踐性等特點,構建成熟科學的實踐性教學體系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投資與理財這樣應用型專業來說尤為迫切而重要。實踐教學是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就我校的投資與理財專業來看,目前我們的實踐教學的形式采用的為校內實驗室和校外社會實踐。但是實踐教學的課時在教學計劃中占的比例較低,開課的實驗學時和門數也都較少,基本上是模擬炒股或模擬期貨的實訓,比較單一、缺乏理財綜合方面的實訓。
(五)實踐教學條件無法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由于投入不足,缺少實踐教學的場地和師資,很多學校的投資與理財專業還沒有建成一個完善的高仿真模擬實訓室,即使初步建成了投資與理財實訓室,也不過就是幾臺電腦和一些實訓軟件而已,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缺乏真實情境的體驗,也無法直接體會證券投資公司或者其他公司業務真實的流程。
(六)實訓教材欠缺。現在市場上關于高職高專的系列教材特別多,更新也比較快。和投資與理財專業相關的主要有金融證券系列、金融管理與實務系列等。近幾年來又出了高職高專投資與理財專業規劃教材。這些教材普遍以理論為主,也沒有與之配套的實訓教材,給實踐課程的實施加大了難度。
(七)實踐教學管理和考核體系不完善。在投資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方面,沒有成立相應的管理機構,沒有管理制度,沒有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或者流于形式。目前我校投資與理財專業的教學考核偏重于知識的終結性評價,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的最終結果,輕視或忽略實踐過程的操作性,最后的成績中期末成績占60%,平時成績(包括校內實訓成績)僅占40%,因此平時的實訓表現對最后的成績影響不大,所以學生基本上只要最后一次考好就行了,中間的操作過程就弱化了。對于校外的實踐教學,高職生的在校學習時間是兩年,第三年就要去企業頂崗實習。許多學生專業能力欠缺,又不愿意長期在一個企業工作,導致流動性很大,最后僅通過他們提交的實習報告來評分,至于是不是完成了實踐教學的過程很難評定。
二、高職院校投資與理財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
(一)學校建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學校要建立由專業教師、校外同行專家與行業企業專家等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通過座談會,與行業企業專家進行深度訪談專業論證會等形式,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更精準的定位,形成新的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專業培養目標。
(二)加強實踐教學師資建設力度,為校企合作提供教學師資保障。學校要加強實踐教學師資建設,一方面在教師人才引進時應對教師實踐能力有所側重,有過一定實踐經驗的教師,相比從未有過實踐經驗的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更容易發現自身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再次返回企業進行頂崗實踐的過程中將會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教師聘用制度,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充實學校的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將會為校企合作提供了穩定的教學師資保障。
(三)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主要是建設高仿真模擬實訓中心,以貼近投資與理財行業發展趨勢,真實體驗在企業的工作過程,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發揮自己的技能。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首先盡量選擇投資與理財行業內的優秀企業作為實習基地,為實踐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和氛圍;其次,實習基地要相對穩定不隨意更換。
(四)校企合作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一是完善管理制度。高職院校要嚴格制定并執行教學規范和各項制度保持實踐教學工作穩定運行保證教學質量。二是要建立相應的專業建設委員會,制定出各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辦法。三是教務處和督導部門應建立實踐教學的檢查和評價體系通過科學的評價,定期的考察分析實踐教學成果,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五)完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校內實踐方面,減少卷面考核范圍,加大實際操作的考核比重。將平時操作時的表現與效果記入成績,注重加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校外社會實踐方面,可考慮實施頂替學分制度,即當學生進行校外社會活動時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且提前錄用,可提出申請,經教學院系和教務處審批同意,可以用社會實踐的相關成果來頂替校內專業課程的學分,同樣順利圓滿地畢業。
(六)優化實踐教學內容。以中高職稱教師、專業主講教師、青年骨干教師為主,從專業技術核心課程入手并且逐步拓展,編寫完整的突出自身特點的教材、講義、多媒體課件、實訓大綱與指導書,建立一整套完備的課程資源庫,努力為學生創造立體學習的環境,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
(七)搞活實踐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培養創新人才,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首先,高職院校應鼓勵教師采用電子教案、課件、網上教學、答疑與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使得教學方式由灌注式向啟發式、討論式和問題引導式轉變,形成教學互動,以此力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參與意識及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其次,基于高職教育規律,采取“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再者,拓寬培養途徑,重視第二課堂的開發。定期舉辦模擬證券期貨交易大賽,學生可從中體驗和掌握諸如投資策略分析、實戰時機選擇、實戰技巧運用、投資理念與紀律等內容,從而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領會。
參考文獻:
[1] 高職投資與理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析,楊煒紅;楊印山;董浩潔,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9
[2] 高職投資與理財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對接研究,張薇,時代教育,2014.03